第七章」 豆类作物栽培 第一节豌 豆 一、概述 豌豆(Pisum Satium.L.),又名毕豆、冷豆、国豆、麦豆、寒豆、荷兰豆等。本草 纲目云:“其苗柔弱宛宛,故得名豌豆名。”豌豆是我国传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 布广泛。 (一)豌豆生产的意义 1.营养价值较高和其它豆类作物一样,豌豆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8中氨基酸, 是我国人民蛋白质营养来源之一。其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出水稻、玉米2倍以上,高出小麦 1倍多。此外豌豆籽粒还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表7-1)。 表7-1每100g豌豆籽实所含有营养成分 项目 干豆 青豆 项目 千豆 青豆 热量(J) 1346-1450 334-673 磷(g) 194-400 71-127 水分(g) 13.0-14.4 55.0-78.3 铁(mg) 5.1-11.1 0.8-1.9 蛋白质(g) 20.0-24.0 4.4-11.6 胡萝卜素(mg) 0.01-0.04 0.15-0.33 脂肪(g) 1.0-2.7 0.1-0.7 维生素B:(mg) 0.73-1.04 0.11-0.54 碳水化合物(g) 55.5-60.6 12.0-29.8 维生素B(mg) 0.11-0.24 0.04-0.31 灰分(g) 4.5-8.4 1.3-3.5 维生素PP(g) 1.3-3.2 0.17-3.4 粗纤维(g) 2.0-3.2 0.8-1.3 维生素C(mg) 0 9-38 钙(mg) 71-117 13-63 豌豆籽粒磨粉是日常烹调、制作糕点、粉丝、凉粉、面条及其他一些食品工业的原料。 豌豆的嫩荚和鲜豆可制作罐头。豌豆的鲜嫩茎稍、豆荚和青豆含有较高的糖分、多种维生 素和矿物质,是质优味美的蔬菜。豌豆与青稞、小麦磨制成糌耙,营养丰富酥香适口而且 耐饥。 2.豌豆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豌豆的茎叶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据测定资料表明,豌豆 茎叶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达25.2%,嫩茎可消化蛋白质达21.1%,荚壳含蛋白质7.5%,是 营养价值较高的畜禽饲料作物。在我区高寒农区(半农半牧区),由于受低温的影响而常 常导致大部分豌豆不能正常成熟,但当地群众仍充分利用有限的积温种植一季豌豆秧,用 来做牲畜冬春饲料,在缓和冬春季的草畜矛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温暖河谷农区利 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水热条件进行复种栽培,仍能获得750kg以上的鲜草产量。 3.豌豆是固氮作物,在轮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豌豆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 素,除供本身的需要外,还遗留一部分于土中为后季作物生产奠定一定的基础。据国外资 料报道,生产50kg豌豆,其根瘤则可固氮3.3kg左右。 275
275 第七章 豆类作物栽培 第一节 豌 豆 一、概 述 豌豆(Pisum Satium .L. ),又名毕豆、冷豆、国豆、麦豆、寒豆、荷兰豆等。本草 纲目云:“其苗柔弱宛宛,故得名豌豆名。”豌豆是我国传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 布广泛。 (一)豌豆生产的意义 1. 营养价值较高 和其它豆类作物一样,豌豆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 8 中氨基酸, 是我国人民蛋白质营养来源之一。其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出水稻、玉米 2 倍以上,高出小麦 1 倍多。此外豌豆籽粒还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表 7-1)。 表 7-1 每 100g 豌豆籽实所含有营养成分 项目 干豆 青豆 项目 干豆 青豆 热量(J) 1346-1450 334-673 磷(mg) 194-400 71-127 水分(g) 13.0-14.4 55.0-78.3 铁(mg) 5.1-11.1 0.8-1.9 蛋白质(g) 20.0-24.0 4.4-11.6 胡萝卜素 (mg) 0.01-0.04 0.15-0.33 脂肪(g) 1.0-2.7 0.1-0.7 维生素 B1 (mg) 0.73-1.04 0.11-0.54 碳水化合物(g) 55.5-60.6 12.0-29.8 维生素 B2 (mg) 0.11-0.24 0.04-0.31 灰分(g) 4.5-8.4 1.3-3.5 维生素 PP (mg) 1.3-3.2 0.17-3.4 粗纤维(g) 2.0-3.2 0.8-1.3 维生素 C (mg) 0 9-38 钙(mg) 71-117 13-63 豌豆籽粒磨粉是日常烹调、制作糕点、粉丝、凉粉、面条及其他一些食品工业的原料。 豌豆的嫩荚和鲜豆可制作罐头。豌豆的鲜嫩茎稍、豆荚和青豆含有较高的糖分、多种维生 素和矿物质,是质优味美的蔬菜。豌豆与青稞、小麦磨制成糌耙,营养丰富酥香适口而且 耐饥。 2. 豌豆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豌豆的茎叶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据测定资料表明,豌豆 茎叶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达 25.2%,嫩茎可消化蛋白质达 21.1%,荚壳含蛋白质 7.5%,是 营养价值较高的畜禽饲料作物。在我区高寒农区(半农半牧区),由于受低温的影响而常 常导致大部分豌豆不能正常成熟,但当地群众仍充分利用有限的积温种植一季豌豆秧,用 来做牲畜冬春饲料,在缓和冬春季的草畜矛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温暖河谷农区利 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水热条件进行复种栽培,仍能获得 750 kg 以上的鲜草产量。 3. 豌豆是固氮作物,在轮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豌豆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 素,除供本身的需要外,还遗留一部分于土中为后季作物生产奠定一定的基础。据国外资 料报道,生产 50kg 豌豆,其根瘤则可固氮 3.3kg 左右
豌豆是西藏重要的养地作物。不论在河谷农区还是在高寒农区的作物轮作周期中,豌 豆在其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对培肥地力提高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生产资料表明,豌 豆后茬种植青稞比青稞连作田增产100-1120kg。所以是其它作物的良好前茬。主要轮作 方式有:豌豆一一青稞一一小麦:小麦一一油菜×豌豆一—一青稞等。不少地区群众把种植 豌豆后第一年种青稞的地称“上等地”:连作几年青稞豌豆混播或油菜豌豆混播的地,因 肥力不及豌豆茬地,所以称之为“中等地”:连作几年青稞或小麦的地称之为“下等地”。 此外各地群众利用养地作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以借助油菜做支架的油豌混播:以 青稞或小麦作支架的麦豌混播,也有用青稞油菜豌、麦子油菜豌三混播等方式。这些利用 方式在当时生产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这些 混作方式必须加以研究改进与提高,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4.豌豆是重要的绿肥作物据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豌豆植株中的养分 含量一般随植株的生长而不断增加,以盛花期含量最高,一般含氮素2.5229.2%。五氧 化二磷0.53`0.62%,氧化钾2.1-2.9%。利用豌豆植株做绿肥压青,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 0.24-0.56%,全氮增加0.01-0.03%。后茬种植春青稞喜马拉6号,平均亩产量达284kg, 比对照增产61%以上:利用根茬养地后种青稞亩产也比对照增产20%以上。1981年西藏自 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达孜县章多公社试验,豌豆于盛花期压青后种植冬小麦,平均亩产 460.3kg,比连作增产89.1%。据试验测定,一般翻压2500公斤鲜草,可增产青稞、小麦 18-30公斤。因此其培肥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是非常好的绿肥作物。 (二)豌豆的分部和生产概况 豌豆原产地中海沿岸、非洲北部、亚洲中部地区。人类驯化栽培已有6000多年历史, 引入我国栽培也有2000多年。 豌豆在豆类作物中属耐寒喜凉且早熟的类型,适应性强,地理分布广,全世界大部分 农业地区均有种植。近年来,全世界干豌豆总收获面积在800-900万公顷。此外,菜用豌 豆也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在欧美有较大发展。 我国常年播种面积约2000万亩左右。其中以四川居首,约为200多万亩,其次为青 海,约60万亩左右,其它省区有少量种植。解放初期至60年代中期,常年面积1000万 亩左右,以后随着其它夏收作物的发展,面积逐年下降,至80年代中后期仅200多万亩。 但亩产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优良品种的逐渐推广,干豌豆产量己从50年代初期的 40-50公斤/亩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的压力, 其它大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加之豌豆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又没有得到足够的 重视,豌豆现属杂粮,产量又低,因此生产面积逐渐缩小而让位于其它作物。但从今后发 展看,随着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提高,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其生产潜力。 豌豆是西藏传统的四大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由于豌豆具有喜凉耐寒的特点,在 西藏分布广泛,据1981-1984年西藏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资料表明,西藏豌豆垂直分布上 限为4500米。其播种面积仅次于青稞、小麦是西藏重要的粮食饲料兼用作物。据西藏民 主改革初期的统计,全自治区豌豆种植面积在41.06-46.42万亩,一般占作物播种面积的 15%左右,林芝、拉萨地区高达17-18%,常年平均亩产50-80公斤,豌豆总产量为2669-3017 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3-14%。调查结果说明,耕作管理粗放,品种混杂,病虫 危害是当时限制豌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276
276 豌豆是西藏重要的养地作物。不论在河谷农区还是在高寒农区的作物轮作周期中,豌 豆在其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对培肥地力提高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生产资料表明,豌 豆后茬种植青稞比青稞连作田增产 100-1120 kg。所以是其它作物的良好前茬。主要轮作 方式有:豌豆——青稞——小麦;小麦——油菜×豌豆——青稞等。不少地区群众把种植 豌豆后第一年种青稞的地称“上等地”;连作几年青稞豌豆混播或油菜豌豆混播的地,因 肥力不及豌豆茬地,所以称之为“中等地”;连作几年青稞或小麦的地称之为“下等地”。 此外各地群众利用养地作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以借助油菜做支架的油豌混播;以 青稞或小麦作支架的麦豌混播,也有用青稞油菜豌、麦子油菜豌三混播等方式。这些利用 方式在当时生产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这些 混作方式必须加以研究改进与提高,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4. 豌豆是重要的绿肥作物 据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豌豆植株中的养分 含量一般随植株的生长而不断增加,以盛花期含量最高,一般含氮素 2.52~29.2%。五氧 化二磷 0.53~0.62%,氧化钾 2.1-2.9%。利用豌豆植株做绿肥压青,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 0.24-0.56%,全氮增加 0.01-0.03%。后茬种植春青稞喜马拉 6 号,平均亩产量达 284kg, 比对照增产 61%以上;利用根茬养地后种青稞亩产也比对照增产 20%以上。1981 年西藏自 治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达孜县章多公社试验,豌豆于盛花期压青后种植冬小麦,平均亩产 460.3kg,比连作增产 89.1%。据试验测定,一般翻压 2500 公斤鲜草,可增产青稞、小麦 18-30 公斤。因此其培肥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是非常好的绿肥作物。 (二)豌豆的分部和生产概况 豌豆原产地中海沿岸、非洲北部、亚洲中部地区。人类驯化栽培已有 6000 多年历史, 引入我国栽培也有 2000 多年。 豌豆在豆类作物中属耐寒喜凉且早熟的类型,适应性强,地理分布广,全世界大部分 农业地区均有种植。近年来,全世界干豌豆总收获面积在 800-900 万公顷。此外,菜用豌 豆也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在欧美有较大发展。 我国常年播种面积约 2000 万亩左右。其中以四川居首,约为 200 多万亩,其次为青 海,约 60 万亩左右,其它省区有少量种植。解放初期至 60 年代中期,常年面积 1000 万 亩左右,以后随着其它夏收作物的发展,面积逐年下降,至 80 年代中后期仅 200 多万亩。 但亩产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优良品种的逐渐推广,干豌豆产量已从 50 年代初期的 40-50 公斤/亩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的压力, 其它大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加之豌豆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又没有得到足够的 重视,豌豆现属杂粮,产量又低,因此生产面积逐渐缩小而让位于其它作物。但从今后发 展看,随着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提高,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其生产潜力。 豌豆是西藏传统的四大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由于豌豆具有喜凉耐寒的特点,在 西藏分布广泛,据 1981-1984 年西藏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资料表明,西藏豌豆垂直分布上 限为 4500 米。其播种面积仅次于青稞、小麦是西藏重要的粮食饲料兼用作物。据西藏民 主改革初期的统计,全自治区豌豆种植面积在 41.06-46.42 万亩,一般占作物播种面积的 15%左右,林芝、拉萨地区高达 17-18%,常年平均亩产 50-80 公斤,豌豆总产量为 2669-3017 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 13-14%。调查结果说明,耕作管理粗放,品种混杂,病虫 危害是当时限制豌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民主改革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西藏豌豆生产与其它作物 生产一样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到1989年全区平均亩产 已达到156.4公斤,比民主改革初期增长了1.41倍:日喀则地区平均亩产已达到180.3 公斤,比1959年增长近2倍。尽管全区种植面积比60年代初期下降了23%,但豌豆总产 量仍然达到了5262.1万公斤,增长了85%,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 但是,由于豌豆的产量不及麦类作物,因此被人们不公正的列为低产作物而被压缩。 因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农业科技工作中也忽视了对豌豆的研究。特别是从70年代开 始,受河谷农区扩种冬小麦、高寒农区扩种春青稞等高产作物的影响,忽视了豌豆在农业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综合效益,使豌豆生产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种植面积由 60年代初的15-18%呈逐渐下降趋势,1976年下降到10%,到1980年全区种植面积只有 13万亩,仅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对作物轮作倒茬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不合理地压缩豌豆的种植面积,导致农作物种植比例失调,农田土壤肥力下降, 病虫草危害加剧,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80年代后期,有效地扭转这种被动局 面,农业生产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了豌豆在作物生产中的比例,到1989 年,豌豆种植面积已恢复到33.65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2%,特别是随着豌豆食 品加工的兴起,豌豆生产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部门恢复了豌豆育种、栽培和病虫 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豌豆的生产与健康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豌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分类与品种 豌豆属于豆科(Leguminosae)豌豆属(Pisum L.)中一个栽培种(P.Sativum)。种 以下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根据花色分类有白花豌豆(P.Sativum Var.Sativum又名菜豌豆)茎粗叶大,植 株较柔弱,抗旱抗寒性差,易受霜冻。但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快、千粒重高、品质好、丰产 性好,适合在肥沃湿润地区种植。紫花豌豆(P.Sativam Var,arvense.,又名红花豌豆或 谷豌豆)。茎细、叶小、株高、分枝开始早、多,分枝再生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种子 较小、品质差、产量较低。 2.根据荚型、花色和株型综合分类有软荚豌豆(P.Sativam.macrocarpam sor又名 糖荚豌豆或食荚豌豆)、谷实豌豆(P.Sativum Var.arvense poiret,又名田野豌豆或农 田豌豆)和矮生豌豆(P.SativumVar.humile poivet,又名矮豌豆)。 此外,在栽培学上还可依据荚型、籽粒用途及生育期长短、种子大小、生长习性等进 行分类。豌豆还有各种突变类型,已记录的自然突变和诱变型约有2000左右。如目前的 未叶豌豆(植上仅有正常的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叶)和无叶豌豆(植株上只 有退化的小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须)等。 我国是豌豆主产国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在西藏地区由于复杂多 样的生态环境的驯化下,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据 1981-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西藏农牧科学院共同主持完成的西 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结果表明,西藏的豌豆不同类型的栽培种有53种。从不同生态区域 的豌豆花色看,主要有白花豌豆和紫色豌豆两大类:从籽粒的颜色和形态看,可粗分为白 277
277 民主改革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西藏豌豆生产与其它作物 生产一样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到 1989 年全区平均亩产 已达到 156.4 公斤,比民主改革初期增长了 1.41 倍;日喀则地区平均亩产已达到 180.3 公斤,比 1959 年增长近 2 倍。尽管全区种植面积比 60 年代初期下降了 23%,但豌豆总产 量仍然达到了 5262.1 万公斤,增长了 85%,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 但是,由于豌豆的产量不及麦类作物,因此被人们不公正的列为低产作物而被压缩。 因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农业科技工作中也忽视了对豌豆的研究。特别是从 70 年代开 始,受河谷农区扩种冬小麦、高寒农区扩种春青稞等高产作物的影响,忽视了豌豆在农业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综合效益,使豌豆生产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种植面积由 60 年代初的 15-18%呈逐渐下降趋势,1976 年下降到 10%,到 1980 年全区种植面积只有 13 万亩,仅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4%,对作物轮作倒茬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不合理地压缩豌豆的种植面积,导致农作物种植比例失调,农田土壤肥力下降, 病虫草危害加剧,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80 年代后期,有效地扭转这种被动局 面,农业生产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了豌豆在作物生产中的比例,到 1989 年,豌豆种植面积已恢复到 33.65 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12%,特别是随着豌豆食 品加工的兴起,豌豆生产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部门恢复了豌豆育种、栽培和病虫 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豌豆的生产与健康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豌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分类与品种 豌豆属于豆科(Leguminosae)豌豆属(Pisum L.)中一个栽培种(P.Sativum)。种 以下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根据花色分类 有白花豌豆(P.Sativum Var.Sativum 又名菜豌豆)茎粗叶大,植 株较柔弱,抗旱抗寒性差,易受霜冻。但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快、千粒重高、品质好、丰产 性好,适合在肥沃湿润地区种植。紫花豌豆(P.Sativam Var.arvense.,又名红花豌豆或 谷豌豆)。茎细、叶小、株高、分枝开始早、多,分枝再生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种子 较小、品质差、产量较低。 2. 根据荚型、花色和株型综合分类 有软荚豌豆(P.Sativam.macrocarpam sor 又名 糖荚豌豆或食荚豌豆)、谷实豌豆(P.Sativum Var.arvense poiret,又名田野豌豆或农 田豌豆)和矮生豌豆(P.SativumVar.humile poivet,又名矮豌豆)。 此外,在栽培学上还可依据荚型、籽粒用途及生育期长短、种子大小、生长习性等进 行分类。豌豆还有各种突变类型,已记录的自然突变和诱变型约有 2000 左右。如目前的 未叶豌豆(植上仅有正常的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叶)和无叶豌豆(植株上只 有退化的小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须)等。 我国是豌豆主产国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在西藏地区由于复杂多 样的生态环境的驯化下,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据 1981-1984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西藏农牧科学院共同主持完成的西 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结果表明,西藏的豌豆不同类型的栽培种有 53 种。从不同生态区域 的豌豆花色看,主要有白花豌豆和紫色豌豆两大类;从籽粒的颜色和形态看,可粗分为白
色、黑色和麻色豌豆三大类型:依据植物学分类法,又可将白花豌豆分为5个变种,紫花 豌豆可分为黑、褐、蓝、棕、深麻、浅麻6个变种。从地理分布情况看,一般海拔在3500 米以下的广大农区以种植白花豌豆为主,其中,晚熟品种的生长期一般在120-140天,株 高可达150-180厘米,百粒重可达20-25克:而紫花豌豆一般分布在海拔3500-4500米农 区,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其生长期与植株高度随着海拔的上升呈梯度缩短的趋势。 (二)豌豆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豌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1.根和根瘤豌豆具有发达的主根,侧根细长,分枝较多,分布在70厘米左右土层, 主根深可达1米以上:整个根系呈钟罩形。豌豆根系一生中都保持着较强的吸收功能,豌 豆根上着生肾形根瘤,有时整个根瘤聚集呈花瓣状,主根着生根瘤多于侧根。 2.茎豌豆茎为方或圆形,中空质脆易折,呈绿或黄绿色,表面光滑多被白色蜡粉。 高茎型株高150-300厘米,多为中晚熟品种,矮生型30-60厘米,多为早熟品种,介于二 者之间称中间型。我国豌豆品种株高差异很大。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又可分为直立型、蔓生型和攀缘型三类。豌豆茎基部节间短、各节 都能发生分枝,但一般仅3-4个分枝能成株结荚。 3.叶豌豆为偶数羽状复叶,由1-3对小叶组成,少数有5-7对小叶的,小叶对生, 复叶互生。复叶顶端为退化变态小叶呈卷须状,能攀缘,个别品种无卷须。叶片大多数光 滑无毛表面被蜡粉。叶柄基部具有心脏形大托叶2枚,其大小长与小叶相同或超过小叶, 托叶下部边缘有锯齿,少数变异类型托叶变小成为退化的小叶,主茎基部1-2节不生复叶, 而生三裂小苞叶。小叶呈卵形或椭圆形,全缘或下部有锯齿,叶与茎同色,植株中部复叶 小叶数多,上下部复叶的小叶数少。 4.花豌豆为总状花序第一个花序常随品种不同着生于植株第7-18节处的花轴上, 自主茎最下一节向上数第一个开花结荚的节位叫始花节位。始花节位的高低与早熟性有 关,一般始花节位低的品种生育期短,始花节位高的品种生育期长,着生在5-10节处的 多为早熟品种,它们对光照不敏感,若发芽后立即摘除子叶,可使这些品种推迟几个节始 花。11-15节处的多为中熟品种,而着生于15节以上者则多为晚熟品种。每一花轴上着 生1-3朵小花,多为2朵,少数有5-6朵。花为白、紫或红色,花萼5片,蝶形花冠,旗 瓣圆形宽大,翼瓣与龙骨瓣贴生,二体雄蕊10枚(9+1),子房上位。 豌豆为无限花序。全株开花时间很长,开花顺序由下而上,由主茎到分枝。为天然自 花授粉植物,子房比花粉成熟早,在花朵开放前即已完成授粉受精,异交率很低。但在干 燥和炎热气候条件下偶能发生杂交,杂交率在10%左右。 5.荚果豌豆授粉后花冠干枯,子房膨大,受精后最初几天,豆荚生长缓慢,约5 天后才迅速伸长。当豆荚露出花萼长达1厘米时称为座荚。豌豆荚果为圆筒或扁圆筒形, 分软荚和硬荚两种类型。硬荚内果皮变为干硬的膜,成熟时膜干燥收缩使荚果开裂,荚壳 不能食用。软荚型内果皮成熟时保持软而嫩的状态,荚熟时无膜不开裂,荚果柔软可食。 每株荚数5-10个,少数品种低于5个或多于15个。荚内含种子2-10粒。 6.种子荚内种子大致近圆球形。依品种不同其形状、大小、颜色有较大差异。形 状有圆粒、凹圆粒、皱粒、方形粒和扁圆粒等。我国地方品种中主要为凹圆粒和圆粒。目 前世界各国豌豆育种中除部分圆粒外,主要为适于速冻和制罐头的绿色或浅绿色皱粒品 278
278 色、黑色和麻色豌豆三大类型;依据植物学分类法,又可将白花豌豆分为 5 个变种,紫花 豌豆可分为黑、褐、蓝、棕、深麻、浅麻 6 个变种。从地理分布情况看,一般海拔在 3500 米以下的广大农区以种植白花豌豆为主,其中,晚熟品种的生长期一般在 120-140 天,株 高可达 150-180 厘米,百粒重可达 20-25 克;而紫花豌豆一般分布在海拔 3500-4500 米农 区,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其生长期与植株高度随着海拔的上升呈梯度缩短的趋势。 (二)豌豆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豌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1. 根和根瘤 豌豆具有发达的主根,侧根细长,分枝较多,分布在 70 厘米左右土层, 主根深可达 1 米以上;整个根系呈钟罩形。豌豆根系一生中都保持着较强的吸收功能,豌 豆根上着生肾形根瘤,有时整个根瘤聚集呈花瓣状,主根着生根瘤多于侧根。 2. 茎 豌豆茎为方或圆形,中空质脆易折,呈绿或黄绿色,表面光滑多被白色蜡粉。 高茎型株高 150-300 厘米,多为中晚熟品种,矮生型 30-60 厘米,多为早熟品种,介于二 者之间称中间型。我国豌豆品种株高差异很大。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又可分为直立型、蔓生型和攀缘型三类。豌豆茎基部节间短、各节 都能发生分枝,但一般仅 3-4 个分枝能成株结荚。 3. 叶 豌豆为偶数羽状复叶,由 1-3 对小叶组成,少数有 5-7 对小叶的,小叶对生, 复叶互生。复叶顶端为退化变态小叶呈卷须状,能攀缘,个别品种无卷须。叶片大多数光 滑无毛表面被蜡粉。叶柄基部具有心脏形大托叶 2 枚,其大小长与小叶相同或超过小叶, 托叶下部边缘有锯齿,少数变异类型托叶变小成为退化的小叶,主茎基部 1-2 节不生复叶, 而生三裂小苞叶。小叶呈卵形或椭圆形,全缘或下部有锯齿,叶与茎同色,植株中部复叶 小叶数多,上下部复叶的小叶数少。 4. 花豌豆为总状花序 第一个花序常随品种不同着生于植株第 7-18 节处的花轴上, 自主茎最下一节向上数第一个开花结荚的节位叫始花节位。始花节位的高低与早熟性有 关,一般始花节位低的品种生育期短,始花节位高的品种生育期长,着生在 5-10 节处的 多为早熟品种,它们对光照不敏感,若发芽后立即摘除子叶,可使这些品种推迟几个节始 花。11-15 节处的多为中熟品种,而着生于 15 节以上者则多为晚熟品种。每一花轴上着 生 1-3 朵小花,多为 2 朵,少数有 5-6 朵。花为白、紫或红色,花萼 5 片,蝶形花冠,旗 瓣圆形宽大,翼瓣与龙骨瓣贴生,二体雄蕊 10 枚(9+1),子房上位。 豌豆为无限花序。全株开花时间很长,开花顺序由下而上,由主茎到分枝。为天然自 花授粉植物,子房比花粉成熟早,在花朵开放前即已完成授粉受精,异交率很低。但在干 燥和炎热气候条件下偶能发生杂交,杂交率在 10%左右。 5. 荚果 豌豆授粉后花冠干枯,子房膨大,受精后最初几天,豆荚生长缓慢,约 5 天后才迅速伸长。当豆荚露出花萼长达 1 厘米时称为座荚。豌豆荚果为圆筒或扁圆筒形, 分软荚和硬荚两种类型。硬荚内果皮变为干硬的膜,成熟时膜干燥收缩使荚果开裂,荚壳 不能食用。软荚型内果皮成熟时保持软而嫩的状态,荚熟时无膜不开裂,荚果柔软可食。 每株荚数 5-10 个,少数品种低于 5 个或多于 15 个。荚内含种子 2-10 粒。 6. 种子 荚内种子大致近圆球形。依品种不同其形状、大小、颜色有较大差异。形 状有圆粒、凹圆粒、皱粒、方形粒和扁圆粒等。我国地方品种中主要为凹圆粒和圆粒。目 前世界各国豌豆育种中除部分圆粒外,主要为适于速冻和制罐头的绿色或浅绿色皱粒品
种。粒色有白(黄)、浅红、浅绿、绿、褐、麻、黑等各种。每100粒重12克以下为小粒 型种子,分布在河南、山西、湖北、西藏等地区,12-20克为中粒型。分布较多的省区有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青海等。20克以上为大粒型。豌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无 胚乳,两片子叶肥大,胚根、胚轴和胚芽所占的比例较小,发芽时上胚轴伸长子叶不出土。 (三)豌豆的生长发育 1.豌豆的一生从种子吸水萌发开始,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最后形成种子。 由于品种和生长环境不同,豌豆一生的长短相差很大,但一般要经过吸胀萌发、幼苗期、 抽蔓分枝期、开花结荚期、成熟期等阶段。 2.种子萌发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种皮和种吸水,胚根先从种 孔伸出成为幼根,继后胚芽突破种皮,并在上胚轴伸长的作用下露出土表称出苗。这时胚 极上己长出次生根,子叶留于土中,供幼株生长所需养分。 3.幼苗期出苗到分枝出现为幼苗期,约10-20天出苗后,根系和幼芽不断生长, 第一叶展开延伸,常由大小相似但没有卷须的两片小叶组成,侧根增多。此期以长根系为 主时期。 4.抽蔓分枝期在茎基部开始出现分枝到现蕾为抽蔓分枝期。长日照、气温低时分 枝出现较早,较多,反之则减少,另外延迟播种也使分枝减少。根的生长速度达到高峰, 此后生长减慢。 5.开花结荚期植株现蕾至豆荚停止伸长时称为开花结荚期。豌豆于苗期4-5片真 叶出现时,花芽原基己经形成。花蕾原始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花柄伸长,将花蕾 送出托叶肉眼可见时称为现蕾。从花蕾出现至花开一般需4-5天,全株开花共需15-35 天。至谢花后8-10天大多数豆荚便停止伸长,这时是食荚豌豆的采收适期。是决定每株 荚数和每荚粒数的重要时期。此期,一方面茎叶旺盛生长,另一方面花荚等生殖器官不断 产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最突出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如缺水或缺肥都能使豌豆 提前封顶收花,降低产量:也是花荚脱落的主要时期。豌豆是开花较多而结荚较少的作物, 其花荚脱落率一般在30%以上。花荚脱落的高峰期多出现在盛花末至结荚初的几天内。花 荚脱落与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有关。如直立茎品种比蔓生茎品种花荚脱落率低:高 温、大风、干旱、降雨过多等会增加花荚脱落率:密度大、水肥过多也会造成大量落荚。 此期也是根瘤固氮最多的时期。 6.成熟期豆荚的纤维素增多,籽粒中碳水化合物开始积累至最大果荚鲜重称荚的 充实期。以后荚开始退绿干燥,籽粒中逐渐积累淀粉、蛋白质,而全糖及还原糖的含量下 降,可溶性氮减少,维生素C迅速下降种子失水干燥呈固有色泽,种皮变硬,硬荚种的内 果皮干燥收缩荚果开裂。软荚种不开裂。豌豆荚成熟时不一致,当植株上80%的荚由绿变 黄时,为成熟收获期。 (四)豌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对温度的要求豌豆喜冷凉,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一般需要 2-8℃经历10-12天的时间。种子在1-2℃时即可发芽。但发芽速度极慢,随着温度的上 高发芽速度加快。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高温度为35℃,发芽温度过高,虽然发 芽速度快,但由于根易腐烂而影响出苗。幼苗较耐寒可忍耐-5℃的低温,因而豌豆可在早 春表土刚解冻时播种。豌豆苗期生长需要10℃以上的温度条件才能使分枝增多,生长茂 279
279 种。粒色有白(黄)、浅红、浅绿、绿、褐、麻、黑等各种。每 100 粒重 12 克以下为小粒 型种子,分布在河南、山西、湖北、西藏等地区,12-20 克为中粒型。分布较多的省区有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青海等。20 克以上为大粒型。豌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无 胚乳,两片子叶肥大,胚根、胚轴和胚芽所占的比例较小,发芽时上胚轴伸长子叶不出土。 (三)豌豆的生长发育 1. 豌豆的一生 从种子吸水萌发开始,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最后形成种子。 由于品种和生长环境不同,豌豆一生的长短相差很大,但一般要经过吸胀萌发、幼苗期、 抽蔓分枝期、开花结荚期、成熟期等阶段。 2. 种子萌发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种皮和种吸水,胚根先从种 孔伸出成为幼根,继后胚芽突破种皮,并在上胚轴伸长的作用下露出土表称出苗。这时胚 极上已长出次生根,子叶留于土中,供幼株生长所需养分。 3. 幼苗期 出苗到分枝出现为幼苗期,约 10-20 天出苗后,根系和幼芽不断生长, 第一叶展开延伸,常由大小相似但没有卷须的两片小叶组成,侧根增多。此期以长根系为 主时期。 4. 抽蔓分枝期 在茎基部开始出现分枝到现蕾为抽蔓分枝期。长日照、气温低时分 枝出现较早,较多,反之则减少,另外延迟播种也使分枝减少。根的生长速度达到高峰, 此后生长减慢。 5. 开花结荚期 植株现蕾至豆荚停止伸长时称为开花结荚期。豌豆于苗期 4-5 片真 叶出现时,花芽原基已经形成。花蕾原始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花柄伸长,将花蕾 送出托叶肉眼可见时称为现蕾。从花蕾出现至花开一般需 4-5 天,全株开花共需 15-35 天。至谢花后 8-10 天大多数豆荚便停止伸长,这时是食荚豌豆的采收适期。是决定每株 荚数和每荚粒数的重要时期。此期,一方面茎叶旺盛生长,另一方面花荚等生殖器官不断 产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最突出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如缺水或缺肥都能使豌豆 提前封顶收花,降低产量;也是花荚脱落的主要时期。豌豆是开花较多而结荚较少的作物, 其花荚脱落率一般在 30%以上。花荚脱落的高峰期多出现在盛花末至结荚初的几天内。花 荚脱落与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有关。如直立茎品种比蔓生茎品种花荚脱落率低;高 温、大风、干旱、降雨过多等会增加花荚脱落率;密度大、水肥过多也会造成大量落荚。 此期也是根瘤固氮最多的时期。 6. 成熟期 豆荚的纤维素增多,籽粒中碳水化合物开始积累至最大果荚鲜重称荚的 充实期。以后荚开始退绿干燥,籽粒中逐渐积累淀粉、蛋白质,而全糖及还原糖的含量下 降,可溶性氮减少,维生素 C 迅速下降种子失水干燥呈固有色泽,种皮变硬,硬荚种的内 果皮干燥收缩荚果开裂。软荚种不开裂。豌豆荚成熟时不一致,当植株上 80%的荚由绿变 黄时,为成熟收获期。 (四)豌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对温度的要求 豌豆喜冷凉,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不十分严格,一般需要 2-8℃经历 10-12 天的时间。种子在 1-2℃时即可发芽。但发芽速度极慢,随着温度的上 高发芽速度加快。发芽的最适温度为 15-20℃,最高温度为 35℃,发芽温度过高,虽然发 芽速度快,但由于根易腐烂而影响出苗。幼苗较耐寒可忍耐-5℃的低温,因而豌豆可在早 春表土刚解冻时播种。豌豆苗期生长需要 10℃以上的温度条件才能使分枝增多,生长茂
盛,温度接近0℃时分枝停止发生。豌豆花序形成及开花期最适宜的温度是15-18℃,当 气温降到14℃以下时豌豆不再开花,温度低于5.5℃时花荚受冻害,温度低于-3℃时,会 使植株受冻致死,温度高于25℃时,则使开花过程过早结束,茎蔓生长停止,荚质变劣 易生病虫害,产量降低。豌豆荚果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20℃,如果温度高于25℃,则将 提早成熟降低产量和品质。 豌豆的呼吸作用在18-42℃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因此在豆荚发育过程中白天 温度较高光照充足,夜间温度较低,非常有利于籽粒发育。 2.豌豆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豌豆为长日照作物,绝大多数品种延长光照提早开花, 南方品种引种北方可以提早开花结实,但早熟品种对长日照不敏感。一般在长日照低温下 能促进花芽分化,在长日照高温下,顶芽和幼叶形成激素水平高,促使养分向顶芽部分移 动,较高节位的分枝多。在短日低温下,顶芽部分的激素水平低,抑制养分向顶芽移动, 使低节位的分枝增多。 豌豆是C3作物,它的光饱和点较低为17.6千勒克司。比较耐荫适于间套作。但较强 的光照能提高豌豆的同化产物生产与积累,有利于豌豆的生长发育。 3.豌豆对水分的要求豌豆属需水较多而又不耐涝的作物。由于种子含蛋白质较多。 萌发时吸水量比禾谷类作物多一倍以上,需要吸收本身重量的100-120%。发芽的临界含 水量为50-52%,低于50%时种子不萌发。生育期间足够的水分供给能促进茎叶生长。荚大 粒饱。如遇干旱则会严重减产。在生育后期,每形成一单位干物质需水800倍以上,但若 遇雨水过多,排水不易造成根腐,特别是在成熟期间如遇多雨天气,会使成熟延迟,因而 影响产量。 4.豌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豌豆较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故栽培区域较广。 在经过良好耕作能保持多量水分的土壤上,丘陵斜坡与河岸等排水良好的土壤上都可栽 培,而以含石灰质较多、排灌良好的粘质壤土为最佳。在轻质沙土或石砾土上生长较差, 在过早、过旱的沙土上也生长不好,在盐碱地以及低洼积水地上则不能正常生长,在腐殖 质过多的土壤上种植时,常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籽粒产量。豌豆生长适宜的pm值为6-7.5, 过酸则根瘤菌的生长受抑制,根瘤难于形成,植株发育不好。如Pu值小于5.5时应施石 灰中和。 5.对肥料条件的要求据分析:每生产100公斤豌豆籽粒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为N3.09 公斤,Pz050.85公斤,Kz02.86公斤,C01.93公斤。不同生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的情 况不同见表7-2。 表7-2豌豆生育期中营养元素的吸收 营养元素 出苗到始花 始花到终花 终花到完熟 N 40 59 1 P:O 30 36 34 K.O 60 23 17 Ca0 40 43 15 豌豆苗期和花期对氨肥的吸收较平稳,从苗期到成熟期都需要吸收磷:钾肥苗期吸收 多:钙肥花期吸收较多。 280
280 盛,温度接近 0℃时分枝停止发生。豌豆花序形成及开花期最适宜的温度是 15-18℃,当 气温降到 14℃以下时豌豆不再开花,温度低于 5.5℃时花荚受冻害,温度低于-3℃时,会 使植株受冻致死,温度高于 25℃时,则使开花过程过早结束,茎蔓生长停止,荚质变劣 易生病虫害,产量降低。豌豆荚果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15-20℃,如果温度高于 25℃,则将 提早成熟降低产量和品质。 豌豆的呼吸作用在 18-42℃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因此在豆荚发育过程中白天 温度较高光照充足,夜间温度较低,非常有利于籽粒发育。 2. 豌豆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豌豆为长日照作物,绝大多数品种延长光照提早开花, 南方品种引种北方可以提早开花结实,但早熟品种对长日照不敏感。一般在长日照低温下 能促进花芽分化,在长日照高温下,顶芽和幼叶形成激素水平高,促使养分向顶芽部分移 动,较高节位的分枝多。在短日低温下,顶芽部分的激素水平低,抑制养分向顶芽移动, 使低节位的分枝增多。 豌豆是 C3 作物,它的光饱和点较低为 17.6 千勒克司。比较耐荫适于间套作。但较强 的光照能提高豌豆的同化产物生产与积累,有利于豌豆的生长发育。 3. 豌豆对水分的要求 豌豆属需水较多而又不耐涝的作物。由于种子含蛋白质较多。 萌发时吸水量比禾谷类作物多一倍以上,需要吸收本身重量的 100-120%。发芽的临界含 水量为 50-52%,低于 50%时种子不萌发。生育期间足够的水分供给能促进茎叶生长。荚大 粒饱。如遇干旱则会严重减产。在生育后期,每形成一单位干物质需水 800 倍以上,但若 遇雨水过多,排水不易造成根腐,特别是在成熟期间如遇多雨天气,会使成熟延迟,因而 影响产量。 4. 豌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豌豆较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故栽培区域较广。 在经过良好耕作能保持多量水分的土壤上,丘陵斜坡与河岸等排水良好的土壤上都可栽 培,而以含石灰质较多、排灌良好的粘质壤土为最佳。在轻质沙土或石砾土上生长较差, 在过早、过旱的沙土上也生长不好,在盐碱地以及低洼积水地上则不能正常生长,在腐殖 质过多的土壤上种植时,常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籽粒产量。豌豆生长适宜的 pH值为 6-7.5, 过酸则根瘤菌的生长受抑制,根瘤难于形成,植株发育不好。如 pH值小于 5.5 时应施石 灰中和。 5. 对肥料条件的要求 据分析:每生产 100 公斤豌豆籽粒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为 N 3.09 公斤,P2O5 0.85 公斤,K2O 2.86 公斤,CaO 1.93 公斤。不同生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的情 况不同见表 7-2。 表 7-2 豌豆生育期中营养元素的吸收 营养元素 出苗到始花 始花到终花 终花到完熟 N 40 59 1 P2O5 30 36 34 K2O 60 23 17 CaO 40 43 15 豌豆苗期和花期对氮肥的吸收较平稳,从苗期到成熟期都需要吸收磷;钾肥苗期吸收 多;钙肥花期吸收较多
各种营养元素在豌豆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氮肥氮素是蛋白质和叶绿素的主要成分,缺氮时,营养体发育不良,植株矮 小叶色变黄。豌豆需氮较多,与其共生的根瘤菌仅能提供其所需氮量的20一80%,豌豆生 长越好其根瘤所提供的氮素越多。过去种植豌豆很少施用氮肥,这也是豌豆低产的原因之 一。研究证明,当土壤速效氮为30-60pm时即获得较高的产量,也能提高根瘤的固氮量。 我国各地种植豌豆的土壤多是氮肥较贫乏的土,因此底肥或苗肥追施适量氮素化肥均有明 显增产效果。但氮肥过多,豌豆茎叶徒长,结荚反而减产。 (2)磷肥磷不但是核算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能量转化物质运输和贮藏,缺磷不仅 植株生育缓慢,荚少粒少,开花成熟期延迟,而且主根浅侧根少,根系不发达根瘤少,根 瘤菌固氮活力小。因此增施磷肥是种好豌豆的基础。豌豆是喜磷作物,对磷酸具有高度的 吸收能力,每亩施10-40公斤过磷酸钙的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以 每公斤磷肥最大增产效率30-50公斤。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要提高施肥效果,一定要 深施,才有利于豌豆更好地吸收利用。 (3)钾肥钾肥除参与物质运输,转化和贮藏外还参与调节气孔开关,调节细胞质 中水分含量和抵抗干旱的能力。多施钾肥能保证茎秆组织健全,增强抗病抗虫能力,钾的 存在可以加强氮素的运转速度,促进固氮。 (4)钙肥钙是细胞壁中胶层的重要成分。可在豌豆成熟时钙渐渐输入种皮,可使 成熟的种皮变坚硬。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不但供应钙亦能中和酸度。 总之,豌豆的施肥应掌握:以底肥为主,底肥应以过磷酸钙、草木灰和堆肥为主:看 苗酌施氮肥,分期追施磷肥。基肥所含营养元素较全面,可以从出苗起源源不断地供给植 株利用。出苗后,种子内的营养已用尽,根瘤才形成,根瘤此时不但没有开始固氮,甚至 还要寄主供给营养,以致使幼苗缺氮,不过这一时期很短,大概在根瘤菌进入根部10天 以后,就可以从空气中固定氮素营养了。因此施用少量氮肥作底肥或苗期追施少量氮肥, 可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繁殖。孕蕾前是有效分枝大量分化时期,根瘤菌的固氮 能力尚未达到高峰期,此时供给足够的氮、钾肥,配合适当磷肥可以增加花芽数,刺激根 瘤菌的活力,有利分枝的发生。豌豆开花结荚是由下而上、由里向外,相互交叉进行。因 此,开花前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要求最高。据研究,豌豆从开花成熟需吸收60%的N,70%P, 4%K。要抓紧此时的追肥,可用过磷酸钙进行根外追肥,注意过磷酸钙不能作种肥,因为 过磷酸钙中含有3%以上的游离酸,单独施用除有烧根现象外,而且能抑制根瘤的形成。 混合在有机肥中可中和游离酸,也可以减少被铁、铝固定。 三、豌豆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制度 豌豆忌讳连作,连作会使土壤变酸,植株生长变劣结荚减少病虫害增加,土壤中氮磷 肥比例失调,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一般种过豌豆的地最好经过3-4年后方可重新种植,连 作一般可减产15-20%左右。豌豆良好前茬是马铃薯、甜菜等块茎、块根作物和其它中耕 作物。而豌豆又是一般禾谷类作物及其它作物的良好前茬,可以提高谷类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 豌豆还可与小麦、青稞或油菜进行间作或混作,豌豆与这些作物进行间、混作,能协 281
281 各种营养元素在豌豆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氮肥 氮素是蛋白质和叶绿素的主要成分,缺氮时,营养体发育不良,植株矮 小叶色变黄。豌豆需氮较多,与其共生的根瘤菌仅能提供其所需氮量的 20-80%,豌豆生 长越好其根瘤所提供的氮素越多。过去种植豌豆很少施用氮肥,这也是豌豆低产的原因之 一。研究证明,当土壤速效氮为 30-60ppm 时即获得较高的产量,也能提高根瘤的固氮量。 我国各地种植豌豆的土壤多是氮肥较贫乏的土,因此底肥或苗肥追施适量氮素化肥均有明 显增产效果。但氮肥过多,豌豆茎叶徒长,结荚反而减产。 (2)磷肥 磷不但是核算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能量转化物质运输和贮藏,缺磷不仅 植株生育缓慢,荚少粒少,开花成熟期延迟,而且主根浅侧根少,根系不发达根瘤少,根 瘤菌固氮活力小。因此增施磷肥是种好豌豆的基础。豌豆是喜磷作物,对磷酸具有高度的 吸收能力,每亩施 10-40 公斤过磷酸钙的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以 每公斤磷肥最大增产效率 30-50 公斤。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要提高施肥效果,一定要 深施,才有利于豌豆更好地吸收利用。 (3)钾肥 钾肥除参与物质运输,转化和贮藏外还参与调节气孔开关,调节细胞质 中水分含量和抵抗干旱的能力。多施钾肥能保证茎秆组织健全,增强抗病抗虫能力,钾的 存在可以加强氮素的运转速度,促进固氮。 (4)钙肥 钙是细胞壁中胶层的重要成分。可在豌豆成熟时钙渐渐输入种皮,可使 成熟的种皮变坚硬。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不但供应钙亦能中和酸度。 总之,豌豆的施肥应掌握:以底肥为主,底肥应以过磷酸钙、草木灰和堆肥为主;看 苗酌施氮肥,分期追施磷肥。基肥所含营养元素较全面,可以从出苗起源源不断地供给植 株利用。出苗后,种子内的营养已用尽,根瘤才形成,根瘤此时不但没有开始固氮,甚至 还要寄主供给营养,以致使幼苗缺氮,不过这一时期很短,大概在根瘤菌进入根部 10 天 以后,就可以从空气中固定氮素营养了。因此施用少量氮肥作底肥或苗期追施少量氮肥, 可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繁殖。孕蕾前是有效分枝大量分化时期,根瘤菌的固氮 能力尚未达到高峰期,此时供给足够的氮、钾肥,配合适当磷肥可以增加花芽数,刺激根 瘤菌的活力,有利分枝的发生。豌豆开花结荚是由下而上、由里向外,相互交叉进行。因 此,开花前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要求最高。据研究,豌豆从开花成熟需吸收 60%的 N,70%P, 4%K。要抓紧此时的追肥,可用过磷酸钙进行根外追肥,注意过磷酸钙不能作种肥,因为 过磷酸钙中含有 3%以上的游离酸,单独施用除有烧根现象外,而且能抑制根瘤的形成。 混合在有机肥中可中和游离酸,也可以减少被铁、铝固定。 三、豌豆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制度 豌豆忌讳连作,连作会使土壤变酸,植株生长变劣结荚减少病虫害增加,土壤中氮磷 肥比例失调,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一般种过豌豆的地最好经过 3-4 年后方可重新种植,连 作一般可减产 15-20%左右。豌豆良好前茬是马铃薯、甜菜等块茎、块根作物和其它中耕 作物。而豌豆又是一般禾谷类作物及其它作物的良好前茬,可以提高谷类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 豌豆还可与小麦、青稞或油菜进行间作或混作,豌豆与这些作物进行间、混作,能协
调营养。如小麦X豌豆,小麦需氮较多,豌豆需磷钾较多,豌豆根瘤固氮能为另一作物提 供氮素,小麦等作物茎秆又可为豌豆的支架,供其攀缘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所以间 作和混作时的各作物均生长良好,比单作增产10-32%。豌豆和小麦、青稞、油菜进行间、 混作时需注意以下两点:品种组合混作选择两个作物必须是成熟期一致的丰产品种,否 则将影响收获。麦类作物应选择硬不易倒伏的品种,以免在生长过程中被豌豆压倒,豌豆 则以成熟时不裂荚的软荚品种为好。混作、间作的作物比例:混作时一般根据土壤肥力来 确定,地力较好时麦、油菜为主:土壤肥力差时以豌豆为主,但麦类比例不能过少,否则 给豌豆搭不起架,反被豌豆拉倒。间作时根据作物株高,株型来定行距大小,太大起不到 间作目的。如豌豆与小麦间作采用两行豌豆四行麦的方式。 (二)整地与播种 1.精细整地豌豆是直根系,根系相对较弱,根群较小,土壤根层深、疏松则主根 长侧根多根瘤也多:反之,土壤耕层浅板结紧实,主根短侧根少根瘤也少。因此,深耕对 蓄水保肥,调节土壤水分,增强抗旱力,对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根瘤数目都有重要意义。 豌豆的耕地深度一般应视各地土壤、劳力、农具等条件而定。我区气候寒冷,豌豆多为春 播,整地方法是:当前作物收获后,先灭茬消除杂草,然后进行耕翻,春季土壤表层解冻 后进行浅耕和耙耱,沙土保水保肥力弱犁后要稍加镇压。 2.播种前种子处理首先精选种子,选用无病虫害,新鲜饱满纯洁、发芽率高的种 子做种。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3天,可提高发芽率,还可用盐水选种,每10公斤水加 3-4公斤盐将浮起受虫害的种子除去。在新垦的地上或从未种过豌豆的地上播种,播前应 进行根瘤菌拌种,每亩播种量应用根瘤菌剂50-100克,注意拌种后立即播种,避免日光 照射。 3.适时播种豌豆喜温凉气候,不耐高温,故播种期应使豌豆在炎热气候来临前结 荚成熟为宜,秋播过早冬前生长过旺,主茎有5个以上的节,春化阶段通过较早,耐寒性 相应降低,入冬后易受冻害。过晚越冬时幼苗弱小,根系发育差,冬季对低温的抵抗力弱。 秋播豌豆一般在10-11月播种,因地区不同而异,越往南播种越晚,当气温降至14-16℃ 时播种,入冬前主茎有4一5节,抗旱抗寒能力强,开花成熟也较早。春播豌豆应争取早 播,当土壤开始解冻,可以耕作时就应当下种,一般在2月下旬到4月中旬播种,越往北 播种越晚。我区豌豆一般在土壤解冻后土温稳定在10-12℃时开始播种。如林芝、山南以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拉萨、昌都在3月下旬,日喀则在4月份播种。 4.播种方法有点播、撒播和条播。南方多用点播,行距视品种特性而定,植株高 的品种较宽,反之。北方地区和西藏多用撒播或条播、撒播虽省工。但复土深浅不一,出 苗不整齐,出苗率低。 5.播种量豌豆的产量决定于每亩株数,每株结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在一定范 围内株数增加产量也随之提高。但如果密度过大,枝叶徒长,通风透气条件变劣造成减产。 因此适宜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力、品种、播种期的早晚等条件而定,如千粒重大的品种用种 量比小粒品种大:植株高大的品种用种量比植株矮小的品种少:蔬菜豌豆用种比谷实豌豆 用种多:秋播比春播用种量少:早播比晚播用种量少等。我区用种量一般为25-30斤/亩。 播种量可按下式计算: 282
282 调营养。如小麦×豌豆,小麦需氮较多,豌豆需磷钾较多,豌豆根瘤固氮能为另一作物提 供氮素,小麦等作物茎秆又可为豌豆的支架,供其攀缘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所以间 作和混作时的各作物均生长良好,比单作增产 10-32%。豌豆和小麦、青稞、油菜进行间、 混作时需注意以下两点:品种组合 混作选择两个作物必须是成熟期一致的丰产品种,否 则将影响收获。麦类作物应选择硬不易倒伏的品种,以免在生长过程中被豌豆压倒,豌豆 则以成熟时不裂荚的软荚品种为好。混作、间作的作物比例:混作时一般根据土壤肥力来 确定,地力较好时麦、油菜为主;土壤肥力差时以豌豆为主,但麦类比例不能过少,否则 给豌豆搭不起架,反被豌豆拉倒。间作时根据作物株高,株型来定行距大小,太大起不到 间作目的。如豌豆与小麦间作采用两行豌豆四行麦的方式。 (二)整地与播种 1. 精细整地 豌豆是直根系,根系相对较弱,根群较小,土壤根层深、疏松则主根 长侧根多根瘤也多;反之,土壤耕层浅板结紧实,主根短侧根少根瘤也少。因此,深耕对 蓄水保肥,调节土壤水分,增强抗旱力,对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根瘤数目都有重要意义。 豌豆的耕地深度一般应视各地土壤、劳力、农具等条件而定。我区气候寒冷,豌豆多为春 播,整地方法是:当前作物收获后,先灭茬消除杂草,然后进行耕翻,春季土壤表层解冻 后进行浅耕和耙耱,沙土保水保肥力弱犁后要稍加镇压。 2. 播种前种子处理 首先精选种子,选用无病虫害,新鲜饱满纯洁、发芽率高的种 子做种。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 2-3 天,可提高发芽率,还可用盐水选种,每 10 公斤水加 3-4 公斤盐将浮起受虫害的种子除去。在新垦的地上或从未种过豌豆的地上播种,播前应 进行根瘤菌拌种,每亩播种量应用根瘤菌剂 50-100 克,注意拌种后立即播种,避免日光 照射。 3. 适时播种 豌豆喜温凉气候,不耐高温,故播种期应使豌豆在炎热气候来临前结 荚成熟为宜,秋播过早冬前生长过旺,主茎有 5 个以上的节,春化阶段通过较早,耐寒性 相应降低,入冬后易受冻害。过晚越冬时幼苗弱小,根系发育差,冬季对低温的抵抗力弱。 秋播豌豆一般在 10-11 月播种,因地区不同而异,越往南播种越晚,当气温降至 14-16℃ 时播种,入冬前主茎有 4—5 节,抗旱抗寒能力强,开花成熟也较早。春播豌豆应争取早 播,当土壤开始解冻,可以耕作时就应当下种,一般在 2 月下旬到 4 月中旬播种,越往北 播种越晚。我区豌豆一般在土壤解冻后土温稳定在 10-12℃时开始播种。如林芝、山南以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播种,拉萨、昌都在 3 月下旬,日喀则在 4 月份播种。 4. 播种方法 有点播、撒播和条播。南方多用点播,行距视品种特性而定,植株高 的品种较宽,反之。北方地区和西藏多用撒播或条播、撒播虽省工。但复土深浅不一,出 苗不整齐,出苗率低。 5. 播种量 豌豆的产量决定于每亩株数,每株结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在一定范 围内株数增加产量也随之提高。但如果密度过大,枝叶徒长,通风透气条件变劣造成减产。 因此适宜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力、品种、播种期的早晚等条件而定,如千粒重大的品种用种 量比小粒品种大;植株高大的品种用种量比植株矮小的品种少;蔬菜豌豆用种比谷实豌豆 用种多;秋播比春播用种量少;早播比晚播用种量少等。我区用种量一般为 25-30 斤/亩。 播种量可按下式计算:
基本苗数×千粒重(g) 播种量(公斤/亩)= 发芽率×出苗率×1000×1000 豌豆种子发芽出苗的特点是:发芽吸水较多,子叶不出土,子叶贮存养分多,芽苗出 土能力强宜适当深播。以6-7cm为好,在土壤干旱、风沙大时应适当加深,适当深播易保 证吸水,发芽出苗整齐,根扎得深耐旱。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田间管理苗期田间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措施有出苗前土 壤板结时应进行耙地松土,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松土锄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中 耕锄草可进行多次,一直到植株封行为止,其次应根据杂草及土壤通气情况而定,第一次 可在苗高10cm左右时结合施苗肥浇苗水进行。生长差的田块应早追肥早浇水,应采用吸 水漫灌,灌透而不淹苗,灌水后应及时破除板结促根下扎,以根壮苗使幼苗壮而不旺。 春播豌豆生育期短,根瘤形成少,固氮能力差。因此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要特别 重视苗期的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 2.花蕾期的田间管理此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增花荚数和每荚粒数,减少花荚 脱落。此期对水肥要求最多,盛花期是豌豆需水的临界期:又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 最突出的时期。因此要及时灌水,保证土壤湿润,同时,还有做好排涝工作,以免造成下 部叶片及早发黄腐烂,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产量的降低。及时防治蚜虫、前叶蝇、菜青虫等 害虫。 豌豆的开花结荚是由下而上,依次相互交叉进行的,往往是下部的豆荚己成熟而上部 仍能继续现蕾、开花、顶部的花结荚率很低,反而消耗养分增加落花数,因此,花后期摘 心,可以减少养分消耗,调节营养增加产量,同时又便于适时收获。 3.结荚成熟期田间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主要管理措施是浇好灌 浆水,延长根叶功能时间,促进光合产物向种子运输减少上部青荚,提高粒重。 (四)收获及贮藏 豌豆的荚是自下而上逐渐成熟,当上部青荚饱满,中部荚变黄,下部老荚不烂时即可 收获。最好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时收获,随收随运,以免炸裂损失。收获过早,豆荚尚 未成熟会降低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晚,豆荚落粒,也会造成损失。收获的豌豆晒干脱粒, 当种子含水量在13-15%时,可入仓贮藏。 豌豆的贮藏期是防治豌豆象最有效时期,方法是在豌豆脱粒后曝晒两天,中午趁热贮 藏囤的上下周围都围1-2尺厚的麦糠,密闭15-20天,可杀死潜藏在种子内的幼虫。此外 也可以用药剂熏蒸,把豌豆放在密闭容器内,按1m放入磷化铝1-4斤密闭5天,可杀死 豌豆象而不影响食用和种用。 第二节蚕豆栽培 一、概述 (一)发展蚕豆生产的意义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是栽培历史悠久的豆类作物之一。 283
283 播种量(公斤/亩)= 基本苗数×千粒重(g) 发芽率×出苗率×1000×1000 豌豆种子发芽出苗的特点是:发芽吸水较多,子叶不出土,子叶贮存养分多,芽苗出 土能力强宜适当深播。以 6-7cm 为好,在土壤干旱、风沙大时应适当加深,适当深播易保 证吸水,发芽出苗整齐,根扎得深耐旱。 (三)田间管理 1. 苗期田间管理 苗期田间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措施有出苗前土 壤板结时应进行耙地松土,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松土锄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中 耕锄草可进行多次,一直到植株封行为止,其次应根据杂草及土壤通气情况而定,第一次 可在苗高 10cm 左右时结合施苗肥浇苗水进行。生长差的田块应早追肥早浇水,应采用吸 水漫灌,灌透而不淹苗,灌水后应及时破除板结促根下扎,以根壮苗使幼苗壮而不旺。 春播豌豆生育期短,根瘤形成少,固氮能力差。因此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要特别 重视苗期的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 2. 花蕾期的田间管理 此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增花荚数和每荚粒数,减少花荚 脱落。此期对水肥要求最多,盛花期是豌豆需水的临界期;又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 最突出的时期。因此要及时灌水,保证土壤湿润,同时,还有做好排涝工作,以免造成下 部叶片及早发黄腐烂,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产量的降低。及时防治蚜虫、前叶蝇、菜青虫等 害虫。 豌豆的开花结荚是由下而上,依次相互交叉进行的,往往是下部的豆荚已成熟而上部 仍能继续现蕾、开花、顶部的花结荚率很低,反而消耗养分增加落花数,因此,花后期摘 心,可以减少养分消耗,调节营养增加产量,同时又便于适时收获。 3. 结荚成熟期 田间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主要管理措施是浇好灌 浆水,延长根叶功能时间,促进光合产物向种子运输减少上部青荚,提高粒重。 (四)收获及贮藏 豌豆的荚是自下而上逐渐成熟,当上部青荚饱满,中部荚变黄,下部老荚不烂时即可 收获。最好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时收获,随收随运,以免炸裂损失。收获过早,豆荚尚 未成熟会降低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晚,豆荚落粒,也会造成损失。收获的豌豆晒干脱粒, 当种子含水量在 13-15%时,可入仓贮藏。 豌豆的贮藏期是防治豌豆象最有效时期,方法是在豌豆脱粒后曝晒两天,中午趁热贮 藏囤的上下周围都围 1-2 尺厚的麦糠,密闭 15-20 天,可杀死潜藏在种子内的幼虫。此外 也可以用药剂熏蒸,把豌豆放在密闭容器内,按 1m 3 放入磷化铝 1-4 斤密闭 5 天,可杀死 豌豆象而不影响食用和种用。 第二节 蚕豆栽培 一、概述 (一)发展蚕豆生产的意义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罗汉豆。是栽培历史悠久的豆类作物之一
蚕豆籽粒营养丰富一般含淀粉46-49%,蛋白质28.2%,脂肪0.8%,还有氨基酸、维生 素等。蚕豆用途广,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茎叶中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又具有 根瘤菌固氮作用能肥田养地是良好的绿肥作物。在轮作换茬中也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内豆 制品加工业的主要原料。 (二)西藏蚕豆生产概况 蚕豆是西藏重要的食用豆科作物,其耐旱耐寒能力不如青稞和豌豆。因此主要分布在 海拔3700米以下的广大河谷农区,以达孜、堆龙德庆以及曲水一带的拉萨河流域和曲水 至乃东、桑日县一带的沿江地区为主要产区。其次在亚东、吉隆、加查、贡觉、芒康、札 达等县也有零星种植。全区常年种植面积为1.9-2.7万亩,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0.6-0.9%,总产350-640万公斤,一般亩产可达150-210公斤。平均产量水平与青稞、小 麦相近,高于其他豆科作物,在西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蚕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蚕豆的种与品种 蚕豆属于豆科植物,蝶形花亚种,蚕豆属,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目前,多将蚕豆分为三个种,即大粒种、中粒种、小粒种。我国对蚕豆这三种的统一 标准是:百粒重在120克以上者为大粒种,80-120克为中粒种,80克以下为小粒种。此 外按种皮颜色又可分为青皮种、白皮种和红皮种等。 西藏地区栽培用的品种主要是地方品种,以及引进和选育出的一些新品种。如蚕单3 号、蚕单12号、蚕单8号、青海小蚕豆等品种,一般都具有中早熟,结荚部位低,结荚 率高等特点。 (二)蚕豆的生长发育 1.蚕豆的一生蚕豆从播种到成熟,需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分枝、花芽分化、开花 结荚、鼓粒成熟等生育过程。在西藏地区全生育期150-180天。从出苗到初花为生育前期, 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正常的田块,此期要求单株干物重达到3克以上,叶面积指数 1.5-2.0。从盛花到盛荚为生育中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蚕豆需水需养分最多 的时期。此期要求有3个左右的分枝,单株干物重25-30克,叶面积指数最大,达5.5-6.5。 盛花以后蚕豆进入生育后期,完成结荚、鼓粒和成熟等过程。这一时期要求叶片不早衰, 维持叶面积指数3.0-4.0,净同化率3.0-3.6克/平方米·日,单株干物重45-50克。 2.种子萌发具有正常发芽力的蚕豆种子,在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和通气良好的条 件下,就可萌发。蚕豆因种子富含蛋白质、吸胀力强,必须吸足种子干重的1.2-1.5倍的 水分才能萌发。但因种皮较厚吸水较慢,出苗过程不如其他作物快。在萌发过程中,因下 胚轴无延伸性,发芽时子叶不出土。幼根先在胚旁长出,然后再长幼芽,发芽后开始长出 叶片。 3.幼苗生长和分枝幼芽出土后,胚芽逐渐形成幼茎。幼茎呈淡绿色成熟后变成黑 褐色。蚕豆茎秆直立呈四棱形中空多汁。出芽后主茎首先长出两片单叶通常称为基叶,以 后陆续发生羽状复叶,复叶由2-9片小叶组成,小叶随营养生长的繁茂逐渐增加,又随生 殖生长旺盛而逐渐减少:并因结荚鼓粒养分向籽粒输送,小叶叶面积渐趋缩小。 分枝主要从两片基叶的腋间发生的。一般从四叶期开始至开花期结束。蚕豆分枝能力 284
284 蚕豆籽粒营养丰富一般含淀粉 46-49%,蛋白质 28.2%,脂肪 0.8%,还有氨基酸、维生 素等。蚕豆用途广,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茎叶中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又具有 根瘤菌固氮作用能肥田养地是良好的绿肥作物。在轮作换茬中也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内豆 制品加工业的主要原料。 (二)西藏蚕豆生产概况 蚕豆是西藏重要的食用豆科作物,其耐旱耐寒能力不如青稞和豌豆。因此主要分布在 海拔 3700 米以下的广大河谷农区,以达孜、堆龙德庆以及曲水一带的拉萨河流域和曲水 至乃东、桑日县一带的沿江地区为主要产区。其次在亚东、吉隆、加查、贡觉、芒康、札 达等县也有零星种植。全区常年种植面积为 1.9-2.7 万亩,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0.6-0.9%,总产 350-640 万公斤,一般亩产可达 150-210 公斤。平均产量水平与青稞、小 麦相近,高于其他豆科作物,在西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蚕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蚕豆的种与品种 蚕豆属于豆科植物,蝶形花亚种,蚕豆属,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目前,多将蚕豆分为三个种,即大粒种、中粒种、小粒种。我国对蚕豆这三种的统一 标准是:百粒重在 120 克以上者为大粒种,80-120 克为中粒种,80 克以下为小粒种。此 外按种皮颜色又可分为青皮种、白皮种和红皮种等。 西藏地区栽培用的品种主要是地方品种,以及引进和选育出的一些新品种。如蚕单 3 号、蚕单 12 号、蚕单 8 号、青海小蚕豆等品种,一般都具有中早熟,结荚部位低,结荚 率高等特点。 (二)蚕豆的生长发育 1. 蚕豆的一生 蚕豆从播种到成熟,需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分枝、花芽分化、开花 结荚、鼓粒成熟等生育过程。在西藏地区全生育期 150-180 天。从出苗到初花为生育前期, 以营养生长为主。生长正常的田块,此期要求单株干物重达到 3 克以上,叶面积指数 1.5-2.0。从盛花到盛荚为生育中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蚕豆需水需养分最多 的时期。此期要求有 3 个左右的分枝,单株干物重 25-30 克,叶面积指数最大,达 5.5-6.5。 盛花以后蚕豆进入生育后期,完成结荚、鼓粒和成熟等过程。这一时期要求叶片不早衰, 维持叶面积指数 3.0-4.0,净同化率 3.0-3.6 克/平方米·日,单株干物重 45-50 克。 2. 种子萌发 具有正常发芽力的蚕豆种子,在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和通气良好的条 件下,就可萌发。蚕豆因种子富含蛋白质、吸胀力强,必须吸足种子干重的 1.2-1.5 倍的 水分才能萌发。但因种皮较厚吸水较慢,出苗过程不如其他作物快。在萌发过程中,因下 胚轴无延伸性,发芽时子叶不出土。幼根先在胚旁长出,然后再长幼芽,发芽后开始长出 叶片。 3. 幼苗生长和分枝 幼芽出土后,胚芽逐渐形成幼茎。幼茎呈淡绿色成熟后变成黑 褐色。蚕豆茎秆直立呈四棱形中空多汁。出芽后主茎首先长出两片单叶通常称为基叶,以 后陆续发生羽状复叶,复叶由 2-9 片小叶组成,小叶随营养生长的繁茂逐渐增加,又随生 殖生长旺盛而逐渐减少;并因结荚鼓粒养分向籽粒输送,小叶叶面积渐趋缩小。 分枝主要从两片基叶的腋间发生的。一般从四叶期开始至开花期结束。蚕豆分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