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而要做到这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备课时,就不仅仅是停留在备讲义上, 而应该适当进行相关学科课程的科研,不断走在学生前面思考一些学术问 题,也可结合学生的需要在课前做一些思考和讲稿的准备;在讲课时,就不 应该只是读讲义,而应该围绕一些主要问题,组织同学们参与讨论,再根据 讨论的情况适当加以引导和点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到课程的核心问题, 不断围绕学科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做到教学相长,气氛活跃,富于 变化 试想,一个对本学科饶有兴趣又有所研究的教师,在具体讲授过程中还 需要一成不变的讲义吗?应该是可以不要的。但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有 定依赖心理,最好还是准备一些课件,但在讲解时应该随机应变,不可落入 俗套。而这样做的难度确实是不小的,特别是在教师不带状态的情况下,或 者是对一些表达能力不强的老师,都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了,也会感觉很辛 苫。但为了教书育人,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而且还能因此在课堂上获得灵 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自己的科研成果更突出。如此相得益彰,为什么 我们还不重视呢? 、上课需要点名吗? 有些学生对教师上课点名是反感的,也有一些教师在上课时从不点名。 曾经听过一种说法,认为教授上课点名会有失教授身份。这说起来好像有些 道理,当然是从教授身份的角度而言的,但我一直不敢苟同。尽管现在的大 学教师已按各种标准分成各种等级,就算是教授职称身份的,也分列出许多 名堂来。但依我看,不管是什么样的教授,或闻名中外,或资深高级,或平 凡普通,或男女老少,只要有授课和培训的任务,本质上都是教师的身份。 作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要传授科学知识,要教书育人,这是毋庸 置疑的。作为教授,即使面对的是一些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也 不能违背教育的规律。因此,只考虑到身份认同,而不依循教育规律,不能 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而要做到这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备课时,就不仅仅是停留在备讲义上, 而应该适当进行相关学科课程的科研,不断走在学生前面思考一些学术问 题,也可结合学生的需要在课前做一些思考和讲稿的准备;在讲课时,就不 应该只是读讲义,而应该围绕一些主要问题,组织同学们参与讨论,再根据 讨论的情况适当加以引导和点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到课程的核心问题, 不断围绕学科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做到教学相长,气氛活跃,富于 变化。 试想,一个对本学科饶有兴趣又有所研究的教师,在具体讲授过程中还 需要一成不变的讲义吗?应该是可以不要的。但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有一 定依赖心理,最好还是准备一些课件,但在讲解时应该随机应变,不可落入 俗套。而这样做的难度确实是不小的,特别是在教师不带状态的情况下,或 者是对一些表达能力不强的老师,都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了,也会感觉很辛 苦。但为了教书育人,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而且还能因此在课堂上获得灵 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自己的科研成果更突出。如此相得益彰,为什么 我们还不重视呢? 二、上课需要点名吗? 有些学生对教师上课点名是反感的,也有一些教师在上课时从不点名。 曾经听过一种说法,认为教授上课点名会有失教授身份。这说起来好像有些 道理,当然是从教授身份的角度而言的,但我一直不敢苟同。尽管现在的大 学教师已按各种标准分成各种等级,就算是教授职称身份的,也分列出许多 名堂来。但依我看,不管是什么样的教授,或闻名中外,或资深高级,或平 凡普通,或男女老少,只要有授课和培训的任务,本质上都是教师的身份。 作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要传授科学知识,要教书育人,这是毋庸 置疑的。作为教授,即使面对的是一些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也 不能违背教育的规律。因此,只考虑到身份认同,而不依循教育规律,不能 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