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3月 全国来讲是兴起的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装饰材料 学制、经费到最终目的的教育管理体系,使俄侨的绝 市场亦因此久盛不衰。每一个家庭迁新居后都要大 大部分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系统的正规教育。特别 肆修缮一番,墙壁要刷油或贴面,地上要拼板或铺毯。 是俄侨在哈尔滨所办的一些学校亦“招收与俄国学生 这除了哈尔滨地处寒带的自然条件外,恐怕俄侨居住 享受平等待遇的中国孩童”。534]俄侨在哈尔滨兴 文化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学建校,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使相当 在出行方面,自1912年以后,中东铁路就己成为 数量的学子从旧式的士大夫群体中脱离出来,摆脱了 名副其实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而哈尔滨市内马 官、绅、士身份的新式知识群体,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 车及公共汽车的运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更加 进步。 贴近于现代社会。据史料记载“陆路有汽车、人力车, (四)语言的影响 四轮驾马者,曰‘快马车’,两轮如斗状者,曰斗子 众多的俄侨长期与哈尔滨人生活在一起,必然在 车’,大车则驾六七马,恒用以载物。航路有汽船、帆 语言文化上给当地人民带来一定影响。正是由于这 船,冬日有冰橇,俗呼日冰扒犁'。乡人皆养马,出行 个原因,哈尔滨人的俄语基础都比较好,直到今天一 则乘之”。4 些人对某些称谓仍然袭用外来语。 (三)俄侨新闻、教育对哈尔滨的影响 在穿着方面,哈尔滨人喜欢说穿“布拉吉” 哈尔滨是沙俄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 (aTbe),而不说穿连衣裙。严冬季节,男人穿的无 中心,也是俄国各派政治势力荟萃之地,同时还是俄、 面羊皮外衣,叫做“土鲁普”(py6。妇女穿毛朝外 日、英、美等列强在华权益的热点,而东北军阀及国内 黄皮大衣叫“赫辽克”(xopě)。半高腰皮鞋叫“波金 的进步力量亦积极向此渗透并施加影响,故而作为舆 克”(6 OTHHK)。 论宣传工具的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及新闻出版活动在 在饮食、用物方面,从俄语借用来词语较多。例 这里显得尤为活跃。作为舆论喉舌的哈尔滨俄侨新 如,把面包叫“列巴”(x,称棱形白面包为“塞克” 闻出版物,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在这里出现并不断 (caK④,烤面包干,为“苏合力”(cyxp四。称俄国烧 地发展的,形式有报刊、杂志、著作等多种,内容涉及 酒为“沃德克”(B0K④。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科技等多领域,性质亦 在职业和身份方面,把军官叫“戈必旦” 是进步的、反动的、中性的、消闲的共存,始终是处于 (KannTar时,兵士叫“骚达子”(coJa)。妇女叫“马达 一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 姆”(MaaW,商人叫“古瘪子”(KyneD)。俄语警察和 俄侨大量办报刊,特别是中东铁路办的影响颇大 警察局是OIH哈尔滨人就叫它“笆篱子”了。 的中文版的《远东报》,从正反两面刺激了哈尔滨早期 俄国式铁桶形壁炉,俄语是eKa,哈尔滨人叫 报刊业的发展。滨江道杜学赢曾在一份呈吉林督军 它“瘪拉搭”。俄语车辆、车厢是Baron中国人就把货 的咨文里指出:“近来俄文报馆已有三处,而铁路公司 车叫做“瓦罐”。 又特设华文报馆,独我中华报馆缺,…彼之报纸每 在地名方面,哈尔滨市里有些地名也用了外来 与我政治权限隐干涉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则我自不 语,如香坊就叫“斯塔拉哈尔滨”(C Tapbin xapomr,中 可以人之耳目为耳目,自当速议报馆,以期抵制”。在 央大街就叫“纪代斯嘎雅”(KHTanckan yt国,是“中 杜学瀛的倡议下,哈尔滨第一家华文报馆官商合办的 国大街”的意思。 《东方晓报》问世了。不久又先后办起了《日日画报》、 度量衡的方面,论重量,则用“普特”(y四,“封 《醒民报》、《滨江时报》等。哈尔滨出现了一股国人办 特”(y四,买木材时,则论“古棒”(y四,买一立方 报的热潮,俄国人在该地区办刊时间早,延续时间长、 米就来说买一古棒。 数量多,虽多为俄国人推行殖民政策服务,但也从不 上面这些都是译音,下面是译音加表意成分的: 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为 即前面按音译,后边加上个汉语表意成分,如“马林 我们研究东北地方史、中外铁路史及中俄、中外关系 果”(MaHH,“苏波汤”(Cy)等。俄语机器MaIIMHa,. 史提供了可借鉴的重要史料。 我们意译为“马神”,于是,小汽车就叫“马神车”。 俄国人一向注重教育,他们的文化教育普及率相 以上这些都是俄语外来语,其中有一些己经成为 对较高,即便是在哈尔滨也是如此,因而大部分俄侨 哈尔滨地区的俗语被接受下来。诚然,随着历史的推 都具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自1898年修筑中东铁路 移,大部分的外来语被逐渐地淘汰掉了,成为历史的 始至二三十年代,俄人在哈尔滨形成了一套以教材、 陈迹。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全国来讲是兴起的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 ,装饰材料 市场亦因此久盛不衰。每一个家庭迁新居后都要大 肆修缮一番 ,墙壁要刷油或贴面 ,地上要拼板或铺毯。 这除了哈尔滨地处寒带的自然条件外 ,恐怕俄侨居住 文化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出行方面 ,自 1912 年以后 ,中东铁路就已成为 名副其实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而哈尔滨市内马 车及公共汽车的运营 ,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更加 贴近于现代社会。据史料记载“陆路有汽车、人力车 , 四轮驾马者 ,曰‘快马车’,两轮如斗状者 ,曰‘斗子 车’,大车则驾六七马 ,恒用以载物。航路有汽船、帆 船 ,冬日有冰橇 ,俗呼日‘冰扒犁’。乡人皆养马 ,出行 则乘之”。[4 ] (三) 俄侨新闻、教育对哈尔滨的影响 哈尔滨是沙俄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 中心 ,也是俄国各派政治势力荟萃之地 ,同时还是俄、 日、英、美等列强在华权益的热点 ,而东北军阀及国内 的进步力量亦积极向此渗透并施加影响 ,故而作为舆 论宣传工具的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及新闻出版活动在 这里显得尤为活跃。作为舆论喉舌的哈尔滨俄侨新 闻出版物 ,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在这里出现并不断 地发展的 ,形式有报刊、杂志、著作等多种 ,内容涉及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科技等多领域 ,性质亦 是进步的、反动的、中性的、消闲的共存 ,始终是处于 一种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的局面。 俄侨大量办报刊 ,特别是中东铁路办的影响颇大 的中文版的《远东报》,从正反两面刺激了哈尔滨早期 报刊业的发展。滨江道杜学瀛曾在一份呈吉林督军 的咨文里指出“: 近来俄文报馆已有三处 ,而铁路公司 又特设华文报馆 ,独我中华报馆缺 , ……彼之报纸每 与我政治权限隐干涉 ,颠倒是非 ,混淆黑白 ,则我自不 可以人之耳目为耳目 ,自当速议报馆 ,以期抵制”。在 杜学瀛的倡议下 ,哈尔滨第一家华文报馆官商合办的 《东方晓报》问世了。不久又先后办起了《日日画报》、 《醒民报》《、滨江时报》等。哈尔滨出现了一股国人办 报的热潮 ,俄国人在该地区办刊时间早 ,延续时间长、 数量多 ,虽多为俄国人推行殖民政策服务 ,但也从不 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 ,为 我们研究东北地方史、中外铁路史及中俄、中外关系 史提供了可借鉴的重要史料。 俄国人一向注重教育 ,他们的文化教育普及率相 对较高 ,即便是在哈尔滨也是如此 ,因而大部分俄侨 都具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自 1898 年修筑中东铁路 始至二三十年代 ,俄人在哈尔滨形成了一套以教材、 学制、经费到最终目的的教育管理体系 ,使俄侨的绝 大部分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系统的正规教育。特别 是俄侨在哈尔滨所办的一些学校亦“招收与俄国学生 享受平等待遇的中国孩童”。[5 ][344 ]俄侨在哈尔滨兴 学建校 ,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使相当 数量的学子从旧式的士大夫群体中脱离出来 ,摆脱了 官、绅、士身份的新式知识群体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 进步。 (四) 语言的影响 众多的俄侨长期与哈尔滨人生活在一起 ,必然在 语言文化上给当地人民带来一定影响。正是由于这 个原因 ,哈尔滨人的俄语基础都比较好 ,直到今天一 些人对某些称谓仍然袭用外来语。 在穿 着 方 面 , 哈 尔 滨 人 喜 欢 说 穿“布 拉 吉” (платье) ,而不说穿连衣裙。严冬季节 ,男人穿的无 面羊皮外衣 ,叫做“土鲁普”(труба) 。妇女穿毛朝外 黄皮大衣叫“赫辽克”( хорёк) 。半高腰皮鞋叫“波金 克”(ботинки) 。 在饮食、用物方面 ,从俄语借用来词语较多。例 如 ,把面包叫“列巴”(хлеб) ,称棱形白面包为“塞克” (сайка) ,烤面包干 ,为“苏合力”(сухрь) 。称俄国烧 酒为“沃德克”(водка) 。 在职 业 和 身 份 方 面 , 把 军 官 叫“戈 必 旦” (капитан) ,兵士叫“骚达子”(солдат) 。妇女叫“马达 姆”(мадам) ,商人叫“古瘪子”(купец) 。俄语警察和 警察局是 полиция哈尔滨人就叫它“笆篱子”了。 俄国式铁桶形壁炉 ,俄语是 печка,哈尔滨人叫 它“瘪拉搭”。俄语车辆、车厢是 вагои,中国人就把货 车叫做“瓦罐”。 在地名方面 ,哈尔滨市里有些地名也用了外来 语 ,如香坊就叫“斯塔拉哈尔滨”(Cтарыйхарбин) ,中 央大街就叫“纪代斯嘎雅”( Китайскаяулица) ,是“中 国大街”的意思。 度量衡的方面 ,论重量 ,则用“普特”(пуд) “, 封 特”(фунт) ,买木材时 ,则论“古棒”(куп) ,买一立方 米就来说买一古棒。 上面这些都是译音 ,下面是译音加表意成分的 : 即前面按音译 ,后边加上个汉语表意成分 ,如“马林 果”(малина) “, 苏波汤”(суп) 等。俄语机器 машина, 我们意译为“马神”,于是 ,小汽车就叫“马神车”。 以上这些都是俄语外来语 ,其中有一些已经成为 哈尔滨地区的俗语被接受下来。诚然 ,随着历史的推 移 ,大部分的外来语被逐渐地淘汰掉了 ,成为历史的 陈迹。 4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