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战结束以后,巴西经济也表现不俗,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了 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在这段时间里,巴西的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也在 迅速提升。此时的巴西,被人视为国家引导的工业化的成功典范。①巴西的经济 增长速度、工业化水平、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 展。 在1967年到1973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1.5%的速度增长,与此 同时,巴西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巴西制造业以年均12.9%的速度增长。 其中,钢铁产量从1964年的280万吨增加到1976年的920万吨;轿车产量从1964 年的18.4万辆增加至1976年的98.6万辆,而且巴西生产的轿车有着较强的国际竞 争力,大部分轿车出口到海外市场。②在这段时期,巴西的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增 长势头,1968年巴西的出口总额为19亿美元,到了1973年达到62亿美元。⑧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制成品的出口不断攀升,年均增长38%。1968年,制成品的出 口金额为4亿美元:到了1973年,增长至20亿美元:所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20.3% 增长至32.4%。④随着巴西制成品的出口越来越多,巴西出口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这让巴西摆脱了长期依靠咖啡出口的局面,展现了巴西产业升级与国际竞争力的 提升。 在这一时期,国际投资者对巴西充满信心,大量外资涌入巴西。在1964年, 巴西的国际直接投资额为4740万美元:到了1980年,巴西吸引的国际直接投资额 达到了14.61亿美元,增长了近31倍。⑧不仅如此,巴西还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修 建了横跨亚马逊丛林的高速公路,动工修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一一 伊泰普水电站,成立巴西国家航空公司,开工新建核电项目。在1980年,巴西的 人均收入要高于当时的香港、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不过,上面的故事仅仅展示了巴西经济成长的一个侧面。不少人认为巴西并 非是一个很成功的发展案例,因为巴西的经济发展没有持续下去,它的发展道路 一波三折。⊙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巴西经济遭遇危机,与其他拉美国家 一道进入“失去的十年”。在1980年还成绩骄人的巴西,到了1990年,其人均收 入被香港、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超过。此时的巴西,通货膨胀居高不 下,国际直接投资锐减,经济增长乏力,社会矛盾突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巴西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在1970年的时候,巴西的 通货膨胀率为16.4%,到了1985年,上升至235%。®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国际 直接投资锐减。在1988年,巴西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为958万美元,仅为1980年 的6.5%。®此外,就经济增长率来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与前期相 比显著下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巴西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5%:到 Gabriel Ondetti,Land,Protest,and Politics:The Landless Movement and the Struggle for Agrarian Reform in Brazil,Pennsylvani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8,p.57. Teresa Meade,A Brief History of Brazil,New York:Facts on File,2010,pp.167-168. Riordan Roett,Brazil:Politics in a Patrimonial Society,Westport:Praeger,1999,p.149-150 ④上述数据参见Riordan Roett,Brazil:Politics in a Patrimonial Society,p.l49-l50. Jorg Meyer-Stamer,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 and Radical Policy Change:The Case of Brazil,London: Frank Cass&Co.Ltd.,1997,p.40,Table 2. Eul-Soo Pang,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formation in Argentina,Brazil,and Chile since 1960,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2,p.124. Tulio Halperin Donghi,"Two Centuries of South American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in Francis Fukuyama eds.,Falling Behind:Explaining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p.36. Thomas Skidmore,Brazil:Five Centuries of Chan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178. Jorg Meyer-Stamer,Technology,Competitiveness and Radical Policy Change:The Case of Brazil,p.40,Table2 二战结束以后,巴西经济也表现不俗,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了 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在这段时间里,巴西的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也在 迅速提升。此时的巴西,被人视为国家引导的工业化的成功典范。①巴西的经济 增长速度、工业化水平、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 展。 在1967年到1973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1.5%的速度增长,与此 同时,巴西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巴西制造业以年均12.9%的速度增长。 其中,钢铁产量从1964年的280万吨增加到1976年的920万吨;轿车产量从1964 年的18.4万辆增加至1976年的98.6万辆,而且巴西生产的轿车有着较强的国际竞 争力,大部分轿车出口到海外市场。②在这段时期,巴西的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增 长势头,1968年巴西的出口总额为19亿美元,到了1973年达到62亿美元。③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制成品的出口不断攀升,年均增长38%。1968年,制成品的出 口金额为4亿美元;到了1973年,增长至20亿美元;所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20.3% 增长至32.4%。④随着巴西制成品的出口越来越多,巴西出口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这让巴西摆脱了长期依靠咖啡出口的局面,展现了巴西产业升级与国际竞争力的 提升。 在这一时期,国际投资者对巴西充满信心,大量外资涌入巴西。在1964年, 巴西的国际直接投资额为4740万美元;到了1980年,巴西吸引的国际直接投资额 达到了14.61亿美元,增长了近31倍。⑤不仅如此,巴西还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修 建了横跨亚马逊丛林的高速公路,动工修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 伊泰普水电站,成立巴西国家航空公司,开工新建核电项目。在1980年,巴西的 人均收入要高于当时的香港、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⑥ 不过,上面的故事仅仅展示了巴西经济成长的一个侧面。不少人认为巴西并 非是一个很成功的发展案例,因为巴西的经济发展没有持续下去,它的发展道路 一波三折。⑦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巴西经济遭遇危机,与其他拉美国家 一道进入“失去的十年”。在1980年还成绩骄人的巴西,到了1990年,其人均收 入被香港、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超过。此时的巴西,通货膨胀居高不 下,国际直接投资锐减,经济增长乏力,社会矛盾突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巴西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在1970年的时候,巴西的 通货膨胀率为16.4%,到了1985年,上升至235%。⑧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国际 直接投资锐减。在1988年,巴西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为958万美元,仅为1980年 的6.5%。⑨此外,就经济增长率来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与前期相 比显著下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巴西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5%;到 ① Gabriel Ondetti, Land, Protest, and Politics: The Landless Movement and the Struggle for Agrarian Reform in Brazil,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57. ② Teresa Meade, A Brief History of Brazil,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10, pp. 167-168. ③ Riordan Roett, Brazil: Politics in a Patrimonial Society, Westport: Praeger, 1999, p.149-150. ④ 上述数据参见 Riordan Roett, Brazil: Politics in a Patrimonial Society, p.149-150. ⑤ Jorg Meyer-Stamer,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and Radical Policy Change: The Case of Brazil, London: Frank Cass & Co. Ltd., 1997, p. 40, Table 2. ⑥ Eul-Soo Pang,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nsformation in Argentina, Brazil, and Chile since 1960,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p. 124. ⑦ Tulio Halperin Donghi, “Two Centuries of South American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 in Francis Fukuyama eds., Falling Behind: Explaining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 36. ⑧ Thomas Skidmore, Brazil: Five Centuries of Chan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78. ⑨ Jorg Meyer-Stamer,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and Radical Policy Change: The Case of Brazil, p. 40, Table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