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资料编写人文伟彬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管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 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筐,这也是聪明 啊。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6、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贵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 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递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 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注释:3、时习:经常地复习。4、说():“悦”的古字,愉快。5、愠():生气、发怒。6、君子: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7、吾:人称代词,我。8、日:每天。9、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 省。三,泛指多次。10、信:真诚,诚实。11、传();老师传授的知识。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 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4殆:有謇。15、女:通“汝”, 人称代词,你。16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17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看齐。18、弘毅:刚强,勇毅。19、凋:凋谢。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问题:1.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不断学习、复习) 2.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答: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才能做老师;不会矛盾,因为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3.本文的语录中,孔子认为,任何人身上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学习他优点;如 果别人有缺点,那么自己也有就反省,并改正 4.说说本文中出现的现在仍在用的成语。答: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略 《狼》(P103)对着考标过关 公输盘》(P125)(对着考标过关)《陋室铭》(P134)(2013年已考) 《桃花源记》(P139)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a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dn)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萋子邑(y1)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考标上的题:1、解词:要()咸( )妻子()具言所闻 2、翻译:乃不知有汉,无论就晋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你怎样评价这种社会理想? B、补充识记: 1、译文: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闻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提酒杀鸡做饭菜。村 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暴是朝时候的桐乱,带领妻子几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 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 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要部感叹惋情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 告辞高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2、释词:要 通“邀”,邀请。威来问讯戚: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妻子儿女绝境 与世隔 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复:再无论魏晋无论:更不必说舊至其家延:邀请具言:详细地说出。 3、问题:(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哪些?答: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哪些?答:村中闻有此人,戚来问讯 (3)、“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答: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什么?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答: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宜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6)、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答: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详和 (刀)、桃源中人“不复出”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是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厌恶外界的战乱;同时,他们进来后能安 居乐业。 (8)作着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压迫的原始共耕社会;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种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复古倾 向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资料 编写人 文伟彬 8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 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3、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 啊。”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6、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 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 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注释:3、时习:经常地复习。 4、说( ):“悦”的古字,愉快。 5、愠( ):生气、发怒。6、君子: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吾:人称代词,我。 8、日:每天。 9、三省(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 省。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诚,诚实。 11、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 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殆:有害。15、女:通“汝”, 人称代词,你。 16、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17、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看齐。 18、弘毅:刚强,勇毅。 19、凋:凋谢。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问题:1.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不断学习、复习)。 2.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答: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才能做老师;不会矛盾,因为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3.本文的语录中,孔子认为,任何人身上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学习他优点;如 果别人有缺点,那么自己也有就反省,并改正。 4.说说本文中出现的现在仍在用的成语。答: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略。 《狼》(P103)对着考标过关 《公输盘》(P125)(对着考标过关) 《陋室铭》(P134)(2013 年已考) 《桃花源记》(P139)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考标上的题: 1、解词:要( ) 咸( ) 妻子( )具言所闻( ) 2、翻译: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你怎样评价这种社会理想? B、补充识记: 1、译文: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 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 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 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 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2、释词:要( ):通“邀”,邀请。咸来问讯 咸: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 与世隔 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复:再无论魏晋 无论: 更不必说 延至其家 延:邀请 具言:详细地说出。 3、问题:(1)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哪些?答: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哪些?答: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3)、“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答: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什么?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答: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6)、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答: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详和。 (7)、桃源中人“不复出”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是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厌恶外界的战乱;同时,他们进来后能安 居乐业。 (8)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压迫的原始共耕社会;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种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复古倾 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