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压。他明确表示“台湾问题谈不妥,将难以考虑双边经贸往来和交流等事宜。”在美方看来,《公 报》中提及经贸往来和交流等事宜将是尼克松访华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为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拉 取选票的重要一招。中方的这种强硬态度无疑令美方感到一丝恐慌。基辛格试探性地问:“若双方不 能达成一致意见,将会出现什么结果?”乔冠华答:“这很难回答,可能就没有《公报》了。”基辛 格答:“有这种可能,我们下一步考虑的是不该为我们努力避免的事做计划。”显然,堂堂美国总 统率领庞大的访问团,万里迢迢、屈尊访华,最终却两手空空,无功而返的场面是令美方万万不能接 受的。换句话说,中方对《公报》举重若轻、看似可有可无的轻漫态度转化成了打压对方的杀手铜。 四、有关国际形势的措辞 双方一旦在“台湾问题”上的表述初步达成一致,在国际形势、经贸往来和交流等方面的讨论 就进展得相对容易了。正如乔冠华所说的“在北京所进行的5天磋商中,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台湾 问题上,我们在任何其它问题上都没用多少时间,因为台湾问题确实是我们之间的关键问题。”但 尽管如此,基辛格仍旧认为中方提供的草稿措词强硬、具有挑衅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由于在近代曾饱受西方列强的 瓜分与凌辱,对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运动寄予深切的同情,并要表示道 义上的强烈支持。所以,体现在《公报》的话语中,就是要表达革命、反霸、激进的思想。而美国 的全球战略则是要以多极均势维护国家利益、遏制苏联张。所以,美方在公报中既要表达会继续 维持与盟友之间的关系,还要表示对地区冲突的关注。美方认为中方的措词较强硬,火药味浓,因 而要“软化”这些“高强度”措词,以防被“冒犯”:而中方则认为美方太狡猾,措词“模糊”, “清晰度不够”,所以要求美方的措词更明确,以防像泥鳅一样“滑过去”。这也是双方在审议 《公报》中有关国际形势各议题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双方的又一重要分歧体现在中、美同其它国家关系的表述上。基辛格认为,中方在《公报》中提及 了许多国家。如果遗漏一些国家,那么这些国家会质疑为何未被提及:如果提及所有的国家,那么所有 的国家都会质疑为何中美会谈要讨论这么多其它国家的事情。中美若在地区问题上分别表明观点,将不 利于阐明双方的共识。例如:在日本和朝鲜问题上,双方的意见接近,但若分别表述,美方会坚持尊重 同日本的条约协议,而中方会反对这个条约,这样的将不利于双方达成协议。此外,如何界定美国同 其盟友之间的关系,如何准确表达“度”的概念则需双方逐一斟酌,反复推敲。例如:在表述“美会继 续同韩国的关系时”,双方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汇,恰当地表达“度”的概念,双方反复斟酌,先后 逐一讨论:“培育”(foster)、“促进”(promote)、“加强”(strengthen)、“尊重”(honor)、“珍 惜”(cherish)、“发展”(develop)、“扩大”(expand)等诸多词语。最终出现在公报中的是“保持” (maintain),即维持原有的水平,不再“加强”,也不再“扩大”,没有“度”的加深。 双方争论的另一焦点就是在阐述某一问题时,关注情态动词的斟酌与选择。在表述“双方都不 寻求霸权”这层涵义时,争论集中在“将/会”(wi11)与“应该”(should)的使用上。中方认为 要使用“应该”(should),而美方认为应使用“将”(wi11)。基辛格认为:“如果你说双方都将不 会,那么你是在做承诺。如果你说双方都不应该,那么你是在表达一种通常的道德提议,这样的提 议可能会得到执行,也可能不会得到执行。”阿“should'”在现代美语中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必需, 2而“wi11”强调的是一种意愿。中方强调美应履行国际职责,而不应将这看作是一种单边的意 愿。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僵持许久,在中方不做丝毫让步的情况下,基辛格只好妥协。 此外,句式的长短、多样化,时态的统一,修辞的适当和文体的简洁等等诸多有关公报外在形 式上的问题,也都是双方讨论和反复修改的重要内容。总之,双方经过不懈的努力,《上海公报》 既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又达到了言之有物。 104 C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104 压。他明确表示“台湾问题谈不妥,将难以考虑双边经贸往来和交流等事宜。”[22]在美方看来,《公 报》中提及经贸往来和交流等事宜将是尼克松访华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为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拉 取选票的重要一招。中方的这种强硬态度无疑令美方感到一丝恐慌。基辛格试探性地问;“若双方不 能达成一致意见,将会出现什么结果?”乔冠华答:“这很难回答,可能就没有《公报》了。”基辛 格答:“有这种可能,我们下一步考虑的是不该为我们努力避免的事做计划。”[23]显然,堂堂美国总 统率领庞大的访问团,万里迢迢、屈尊访华,最终却两手空空,无功而返的场面是令美方万万不能接 受的。换句话说,中方对《公报》举重若轻、看似可有可无的轻漫态度转化成了打压对方的杀手锏。 四、有关国际形势的措辞 双方一旦在“台湾问题”上的表述初步达成一致,在国际形势、经贸往来和交流等方面的讨论 就进展得相对容易了。正如乔冠华所说的“在北京所进行的5天磋商中,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台湾 问题上,我们在任何其它问题上都没用多少时间,因为台湾问题确实是我们之间的关键问题。”[24]但 尽管如此,基辛格仍旧认为中方提供的草稿措词强硬、具有挑衅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由于在近代曾饱受西方列强的 瓜分与凌辱,对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运动寄予深切的同情,并要表示道 义上的强烈支持。所以,体现在《公报》的话语中,就是要表达革命、反霸、激进的思想。而美国 的全球战略则是要以多极均势维护国家利益、遏制苏联扩张。所以,美方在公报中既要表达会继续 维持与盟友之间的关系,还要表示对地区冲突的关注。美方认为中方的措词较强硬,火药味浓,因 而要“软化”这些“高强度”措词,以防被“冒犯”;而中方则认为美方太狡猾,措词“模糊”, “清晰度不够”,所以要求美方的措词更明确,以防像泥鳅一样“滑过去”。这也是双方在审议 《公报》中有关国际形势各议题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双方的又一重要分歧体现在中、美同其它国家关系的表述上。基辛格认为,中方在《公报》中提及 了许多国家。如果遗漏一些国家,那么这些国家会质疑为何未被提及;如果提及所有的国家,那么所有 的国家都会质疑为何中美会谈要讨论这么多其它国家的事情。中美若在地区问题上分别表明观点,将不 利于阐明双方的共识。例如:在日本和朝鲜问题上,双方的意见接近,但若分别表述,美方会坚持尊重 同日本的条约协议,而中方会反对这个条约,这样的将不利于双方达成协议。[25]此外,如何界定美国同 其盟友之间的关系,如何准确表达“度”的概念则需双方逐一斟酌,反复推敲。例如:在表述“美会继 续同韩国的关系时”,双方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汇,恰当地表达“度”的概念,双方反复斟酌,先后 逐一讨论:“培育”(foster)、“促进”(promote)、“加强”(strengthen)、“尊重”(honor)、“珍 惜”(cherish)、“发展”(develop)、“扩大”(expand)等诸多词语。最终出现在公报中的是“保持” (maintain),即维持原有的水平,不再“加强”,也不再“扩大”,没有“度”的加深。[26] 双方争论的另一焦点就是在阐述某一问题时,关注情态动词的斟酌与选择。在表述“双方都不 寻求霸权”这层涵义时,争论集中在“将/会”(will)与“应该”(should)的使用上。中方认为 要使用“应该”(should),而美方认为应使用“将”(will)。基辛格认为:“如果你说双方都将不 会,那么你是在做承诺。如果你说双方都不应该,那么你是在表达一种通常的道德提议,这样的提 议可能会得到执行,也可能不会得到执行。”[27]“should”在现代美语中强调的是一种责任和必需, [28]而“will”强调的是一种意愿。[29]中方强调美应履行国际职责,而不应将这看作是一种单边的意 愿。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僵持许久,在中方不做丝毫让步的情况下,基辛格只好妥协。 此外,句式的长短、多样化,时态的统一,修辞的适当和文体的简洁等等诸多有关公报外在形 式上的问题,也都是双方讨论和反复修改的重要内容。总之,双方经过不懈的努力,《上海公报》 既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又达到了言之有物。 第 5 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8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