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催化加氢还原在铂、钯、镍催化下加氢,醛、酮分别生成伯醇和仲醇 OH RCH(R)+ H, Pt,Pd或Ni RCH, R) 如果醛、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三键、-NO2、-CN等基团时,这些不饱和基 团也将同时被催化加氢还原。例如: CHCH=CHCHO H/N CH CHCHCH OH (2)化学还原剂还原常用的化学还原剂有:氢化铝锂、硼氢化钠、异丙醇铝一 异丙醇。它们都能把醛、酮还原成相应的醇,而反应物分子中的碳碳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其中异丙醇铝一异丙醇选择性更高,除不影响分子中的碳碳不饱和键外,也不还原 NO2、-X、-COOR、-COOH等基团。 CHCH-CHCHO()NaBH ②HO CH,CH=CHCHOH (3)克莱门森还原在锌汞齐和浓盐酸的作用下,醛酮分子中的羰基可直接还原 为亚甲基,此反应称克莱门森还原( Clemmensen reduction)。例 O HCI,△ CH, CH3 芳香酮的克莱门森还原很重要,因为这是合成直链烷基苯的方法 (4)沃尔夫一凯惜纳一黄鸣龙反应醛、酮与85%的水合肼在高沸点溶剂(如 缩乙二醇)中与碱共热,羰基可被还原为亚甲基,此反应称为沃尔夫一凯惜纳—黄鸣龙 反应( Wolff-Kishner- Huangminlon reaction)。例如: 85%水合肼, KOH H O (CH2)2COOH三甘醇,195℃ CH2)3COOH 克莱门森还原和沃尔夫一凯惜纳—黄鸣龙还原都是把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反应,但 前者是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后者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可以根据反应物对反应条件的 要求不同选择使用。 1911年,俄国化学家沃尔夫首先发现;1912年,德国化学家凯惜纳也独立发现了 这个反应。黄鸣龙(1898~1979),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解放前在中专任教, 后三次出国(德、英、美(哈佛(f)大学任研究员))。解放后的首批学部委员,先在 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工作,后一直在上海有机所工作。他早期研究植物化学,最先发现甾 族化合物中的“双烯酚酮”;他对山道年类化合物立体化学的研究,奠定了他是中国甾 族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首创甾族口服避孕药。该类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和全合成的理 论基础。论文80篇,专著和综述近40本(篇)。1946年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已写入各 国有机化学书刊中。 3岐化反应不含α-氢原子的醛(如HCHO、R3CCHO、 ArCHo等),在浓碱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