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发分子接受额外热能时,有可能使激发能转换为基态的振动能量,随后迅速振动弛豫而丧失振 动能量。另一个原因是溶液温度下降时,介质的粘度增大,荧光物质与溶剂分子的碰撞也随之 减少。相反,随着温度上升,碰撞频率增加,使外转换的去活几率增加, 由于荧光物质在低温下荧光强度比在室温有显著的增强,为了提高灵敏度,近年来低温荧 光分析已发展成为荧光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Gi)溶液pH值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带有酸性或碱性官能团的大多数芳香族化合物的荧 光一般都与溶液的pH有关因此在荧光分析中要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例如:在pH7~12 的溶液中苯胺以分子形式存在,会发生蓝色荧光,而在pH<2或pH>13的溶液中苯胺以离子 形式存在,都不发生荧光。因为化合物的分子与其离子在电子构型上有所不同,因此它们的荧 光强度和荧光光谱就会有差别 金属离子与有机试剂形成的发光螯合物也受到溶液pH的影响.一方面pH会影响螯合 物的形成,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整合物的组成因而影响它们的荧光性质。例如,镓与2,2~二 羟基偶氮苯在pH3~4的溶液中形成1:1螯合物,能发射光,而在pH6~7的溶液中则形 成非荧光性的1:2螯合物 v)内滤光作用和自吸收现象溶液中若存在着能吸收激发或荧光物质所发射光能的 物质就会使荧光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内滤光作用”例如在1吗·cm-3的色氨酸溶液中,如 有KCr2O,存在,由于在色氨酸的激发和发射峰附近正好是KCr2O2的两个吸收峰吸收了色 氨酸的激发能和色氨酸发射的荧光,使测得的色氨酸荧光大大降低 内滤光作用的另一种情况是荧光物质的荧光发射光谱的短波长一端与该物质的吸收光谱 的长波长一端有重叠(如图43中有部分重叠)。在溶液浓度较大时,一部分荧光发射被自身 吸收,产生所谓“自吸收”现象而降低了溶液的荧光强度 (3)溶液荧光的猝灭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他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 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荧光猝灭。能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物质称为猝灭剂。荧光猝灭的形式很 多,机理也较复杂,下面讨论儿种导致荧光猝灭的主要类型 (i)碰撞猝灭。这是荧光猝灭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是指处于激发单重态的荧光分子 M与猝灭剂分子Q相碰撞,使前者以无辐射跃迁方式回到基态,产生猝灭作用。这一过程可 以表示如下 M+hv(发生荧光) M-hy-K, K (非辐射猝灭) (吸收 K,,M+热(碰撞猝灭) 当溶液中不存在猝灭剂分子Q时,经激发光照射后的激发态荧光物质分子M',其释放能 量的过程除荧光发射外,还有非辐射跃迁的竞争。在各反应达到平衡时,未加猝灭剂时的荧 光强度(l)与加人给定浓度的猝灭剂时的荧光强度()Q之比为 ( K ()o K2+K.] ueo K Ido K2+K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