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一个自由的印度终将有一天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大家庭里。①中国当时把尼赫鲁视为 “帝国主义的走狗”,将他同保大、蒋介石、李承晚相提并论,称之为“人类的渣滓”。②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印度对华政策的主动性以及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所采取的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特别是毛泽东这一时期对“中间地带”的认识,中印关系开始进入所 谓的“蜜月时期”。毛泽东1954年10月在同尼赫鲁的四次会谈中,反复强调中印的友好关系, 指出:“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所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 都要对付帝国主义。”毛泽东把印度划入第三类国家,即“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这些不是共产 党领导的,而是由爱国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③毛泽东认为这些民族主义国家“既不站在帝国 主义的一边,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而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参加双方的集团,这是适合于 他们现在的情况的。”这种中立立场有利于和平事业,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④ 在后来的一些谈话中,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这三个主义 中,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⑤在中共领导人看来,中间地带正处于激烈的革命过程中, 是当前决定世界命运的重要环节之一,民族主义是中间地带的主要中间地带⑥。 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1956年5月2日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会谈时,针对尤金关于斯大 林时期对甘地主义和甘地的作用认识不正确,是由于对印度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的说法,指出斯 大林对印度、中国和英国作为大国的作用认识不足,由于他对这些国家的形势认识不正确,导 致了对这些国家的错误政策。毛泽东认为,印度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同英国和法国相 比,它对美国奉行更加自立的政策。⑦陈毅曾称赞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印度代表KP.S.梅农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朋友,是一位出色的谈判家”。对于印度占领果阿,中国表示并不相信军事 行动可以解决国际问题,但同时强调中国会尽自己所能结束殖民主义。⑧因此,中国当时对印度 的政策,正是中共对民族主义国家性质基本判断和“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践。 即便在中印关系这一“蜜月时期”,中国也从印度在一系列涉及中国外交的重大问题的态度 上,开始重新认识尼赫鲁的不结盟的“中立”政策。印度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活动,特别是在 联合国提出的有关遣返战俘的提案,被中国视为是“荒谬和非法的”⑨。在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 D Shri Ram Sharma,India China Relations.1947-1971:Friendship Goes with Powers.New Delhi:Dis covery Publishing House,1999,p.17. 2 John Rowland,A History of Sino Indian Relations:Hastile Coexistence.Princeton.N.J.:D.Van Nos trand Company,Inc.,1967,p.17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 社,1994年,第163一76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70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384页。 ©参见国际战略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一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第153页。 ⑦“毛泽东同尤金的谈话”,1956年5月2日,俄国档案,SD08102。此为北京大学现代史料研究中心收藏 的俄国档案原件复印件的自定编号,下同。 8 Purnendu Kumar Banerjee,My Peking Memoirs of the Chinese Invasion of India,pp.20,27. ⑨毛泽东:《在外交部一份外交工作汇报上的批语》,1952年12月3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624625页。 ·63·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一个自由的印度终将有一天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大家庭里。① 中国当时把尼赫鲁视为 “帝国主义的走狗”, 将他同保大、蒋介石、李承晚相提并论 , 称之为“人类的渣滓”。②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印度对华政策的主动性以及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所采取的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 特别是毛泽东这一时期对“中间地带”的认识 , 中印关系开始进入所 谓的“蜜月时期”。毛泽东 1954 年 10 月在同尼赫鲁的四次会谈中 , 反复强调中印的友好关系 , 指出 : “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所不同 , 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 , 那就是我们 都要对付帝国主义。”毛泽东把印度划入第三类国家 , 即“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 , 这些不是共产 党领导的 , 而是由爱国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③ 毛泽东认为这些民族主义国家“既不站在帝国 主义的一边 , 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 , 而站在中立的立场 , 不参加双方的集团 , 这是适合于 他们现在的情况的。”这种中立立场有利于和平事业 , 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④ 在后来的一些谈话中 , 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 : “共产主义 , 民族主义 , 帝国主义 , 这三个主义 中 , 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⑤ 在中共领导人看来 , 中间地带正处于激烈的革命过程中 , 是当前决定世界命运的重要环节之一 , 民族主义是中间地带的主要中间地带 ⑥。 基于上述认识 , 毛泽东 1956 年 5 月 2 日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会谈时 , 针对尤金关于斯大 林时期对甘地主义和甘地的作用认识不正确 , 是由于对印度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的说法 , 指出斯 大林对印度、中国和英国作为大国的作用认识不足 , 由于他对这些国家的形势认识不正确 , 导 致了对这些国家的错误政策。毛泽东认为 , 印度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 同英国和法国相 比 , 它对美国奉行更加自立的政策。⑦ 陈毅曾称赞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印度代表 K. P. S. 梅农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朋友 , 是一位出色的谈判家”。对于印度占领果阿 , 中国表示并不相信军事 行动可以解决国际问题 , 但同时强调中国会尽自己所能结束殖民主义。⑧ 因此 , 中国当时对印度 的政策 , 正是中共对民族主义国家性质基本判断和“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践。 即便在中印关系这一“蜜月时期”, 中国也从印度在一系列涉及中国外交的重大问题的态度 上 , 开始重新认识尼赫鲁的不结盟的“中立”政策。印度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活动 , 特别是在 联合国提出的有关遣返战俘的提案 , 被中国视为是“荒谬和非法的”⑨。在 1958 年台湾海峡危机 ·63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毛泽东 :《在外交部一份外交工作汇报上的批语》, 1952 年 12 月 3 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3 册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89 年 , 第 624 —625 页。 Purnendu Kumar Banerjee , My Peking Memoirs of the Chinese Invasion of India , pp. 20 , 27. “毛泽东同尤金的谈话”, 1956 年 5 月 2 日 , 俄国档案 , SD08102。此为北京大学现代史料研究中心收藏 的俄国档案原件复印件的自定编号 , 下同。 参见国际战略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 ———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3 年) 第 153 页。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 , 第 384 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2 年 , 第 370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 社 , 1994 年 , 第 163 —176 页。 John Rowland , A History of Sino2Indian Relations : Hostile Co2existence. Princeton. N. J. : D. Van Nos2 trand Company , Inc. , 1967 , p. 174. Shri Ram Sharma , India2China Relations , 1947 —1971 : Friendship Goes with Powers. New Delhi : Dis2 covery Publishing House , 1999 , p. 1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