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 什度說不是?自有它不是的道理。 然?不然于不然。 為什麼說可?自有它可的道理。為 恶乎可?可於可。恶乎不 什度麼說不可?自有它不可的道理。 可?不可於不可。 万物各有其存在依据和合理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性,无物不是这样。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一】 为说明这个道理,可举草茎 和大柱子、丑厉和西施的例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 子。差异巨大的一切,都是 恢桅(鬼音)橘(绝音)怪, 齐一无别的。 道通为一【二】。 万物的分就是众体的成,新 事物的成又是旧事物的毁。 其分也,成也【三】;其成 切事物没有成与毁的分 也,毁也【四】。凡物无成 别,还是是齐一的。 与毁,复通为一【五】。 只有通达的人才会通晓万物 齐一的道理。因此,不用成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 毁的观点看问题,而托付于 而寓诸庸【六】。因是已。 循环往复的观点看问题,按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循环往复的变化行事,就叫 做道。耗费自己的聪明才智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才了解万物齐一,和了解万 物的本来面貌就是一样的, 谓之朝三。 这两者没有什么差别,可以 【六】【疏】寓,寄也。庸,用也。唯当达道之夫, 把它叫做“朝三”。 凝神玄鉴,故能去彼二偏,通而为一。人們勞其心 志求道能一致,而不知它們本來就是相同的,這情 形就叫作朝三。 什麼叫做朝三呢?有個養猴人狙 何谓朝三?狙公赋芋,曰: 公银猴群吃小栗子說:「早上吃三 “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升而晚上吃四升。」眾猴聽了都很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生氣。狙公又說:「那磨早上吃四 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 升晚上吃三升。」眾猴聽了都非常 为用,亦因是也【七】。是 高興。名實都無虧損而猴子喜怒卻 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 不同,這是猴子主觀自以為是的缘 钧【八】,是之谓两行【九】。 故。所以聖人不執著於是非而順應 著萬物自然調合均衡之道理,這就 是所謂的兩行。(註:兩行即兩端 第四章:破大小美丑成毁之 都可行,亦兩端都可觀照到) 执,以明是非之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一】。 恶乎至【二】? 【一】【疏】淳古圣人,运智虚妙,虽复和光混俗, 而智则无知,动不乖寂,常真妙本。所至之义,列 在下文也。【二】【疏】假设疑问,于何而造极耶? 1212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 然?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可於可。恶乎不 可?不可於不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一】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 恢恑(鬼音)憰(绝音)怪, 道通为一【二】。 其分也,成也【三】;其成 也,毁也【四】。凡物无成 与毁,复通为一【五】。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 而寓诸庸【六】。因是已。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 “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 为用,亦因是也【七】。是 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 钧【八】,是之谓两行【九】。 第四章:破大小美丑成毁之 执,以明是非之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一】。 恶乎至【二】? 什麼說不是?自有它不是的道理。 為什麼說可?自有它可的道理。為 什麼說不可?自有它不可的道理。 万物各有其存在依据和合理 性,无物不是这样。 为说明这个道理,可举草茎 和大柱子、丑厉和西施的例 子。差异巨大的一切,都是 齐一无别的。 万物的分就是众体的成,新 事物的成又是旧事物的毁。 一切事物没有成与毁的分 别,还是是齐一的。 只有通达的人才会通晓万物 齐一的道理。因此,不用成 毁的观点看问题,而托付于 循环往复的观点看问题,按 循环往复的变化行事,就叫 做道。耗费自己的聪明才智 才了解万物齐一,和了解万 物的本来面貌就是一样的, 这两者没有什么差别,可以 把它叫做“朝三”。 什麼叫做朝三呢?有個養猴人狙 公餵猴群吃小栗子說:「早上吃三 升而晚上吃四升。」眾猴聽了都很 生氣。狙公又說:「那麼早上吃四 升晚上吃三升。」眾猴聽了都非常 高興。名實都無虧損而猴子喜怒卻 不同,這是猴子主觀自以為是的缘 故。所以聖人不執著於是非而順應 著萬物自然調合均衡之道理,這就 是所謂的兩行。(註:兩行即兩端 都可行,亦兩端都可觀照到) 古之得道者,其智慧可达极致。何 以说是“至矣”?(此处陈本译为: 極致到哪裡呢?,默生译为:什么 【一】【注】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疏】物情 执滞,触境皆迷,必固谓有然,必固谓有可,岂知 可则不可,然则不然邪!陈译:萬物本來就有其是 的地方,萬物本來就有其可的地方。沒有東西不是, 沒有東西不可。【二】【注】夫莛横而楹纵,厉丑而 西施好。所谓齐者,岂必齐形状,同规矩哉!故举 纵横好丑,恢恑憰怪,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 则理虽万殊而性同得,故曰道通为一也。【疏】莛, 屋梁也。楹,舍柱也。厉,病丑人也。西施,吴王 美姬也。恢者,宽大之名。恑者,奇变之称。憰者, 矫诈之心。怪者,妖异之物。【三】【注】夫物或此 以为散而彼以为成。【四】【注】我之所谓成而彼或 谓之毁。【五】【注】夫成毁者,生于自见而不见彼 也。故无成与毁,犹无是与非也。 【六】【疏】寓,寄也。庸,用也。唯当达道之夫, 凝神玄鉴,故能去彼二偏,通而为一。人們勞其心 志求道能一致,而不知它們本來就是相同的,這情 形就叫作朝三。 【七】【注】夫达者之于一,岂劳神哉?若劳神明 于为一,不足赖也,与彼不一者无以异矣。亦同众 狙之惑,因所好而自是也。【疏】此解譬也。狙, 猕猴也。赋,付与也。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八】【注】莫之偏任,故付之自均而止也。【疏】 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夫达道圣人,虚怀不执, 故能和是于无是,同非于无非,所以息智乎均平之 乡,休心乎自然之境也。【九】【注】任天下之是非。 【疏】不离是非而得无是非,故谓之两行。 【一】【疏】淳古圣人,运智虚妙,虽复和光混俗, 而智则无知,动不乖寂,常真妙本。所至之义,列 在下文也。【二】【疏】假设疑问,于何而造极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