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文集收入的第一组论文,或者文章本身、或者文中涉及到的讨论,都在李约瑟提出他的著名 历史问题之前。“李约瑟难题”并不是李约瑟所首创,这是最近的研究揭示出来的一个事实 早在16世纪末,第一个把西方科学传统介绍到中国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在考察当时的中国科 学之后,就发出了中国的天文历算何以停滞不前的疑问,并从中国的社会习俗和科举制度方 面来探讨其原因。清代中期,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对中国科学停滞的原因作过较深入的分析, 欧洲启蒙时代的一些思想家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清末学者在论述“西学中源”说时,也 有人指出,科学为中国人创其法,西人发扬光大使之超迈前古,而中国人创其法之后就不屑 从事罢了。这种极端的精神胜利法当然不属于学术探讨之列,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触及到“李 约瑟难题”所涵盖的要旨,即西方科学技术的优越地位仅仅始于近代而对此现象需要追究原 因。1915年,任鸿隽在《科学》杂志的创刊号上著文《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揭开了近代 中国学者讨论这一问题的序幕。20世纪二三十年代,竺可桢等科学前辈,开始认真探讨“中 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化学肇始在中国何故后世反衰落”等问题,已经提出了与后世 所谓“李约瑟难题”极其相似的问题。德国人魏特夫所著《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于1931年 出版不久就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并对李约瑟产生过较大影响,文集选入了一篇40年代中 国学者从其书中摘译出的文字,标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韩琦的近作则对 17、18世纪欧洲人关于中国科学停滞原因的论述作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 第二组论文直接讨论和介绍“李约瑟难题”。为了展示李约瑟本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文集 收入了他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通常学界公认关于“李约瑟难题” 的经典表述就出自该文。这一组论文还收入了李约瑟与日本两位著名科学史家的对谈录,通 过与他们的思想交流,李约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思路。一般人们期望,“李约瑟难题”的最 终答案将在SCC的第七卷“结束篇”给出。编者很荣幸得到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 的许可,在这里发表他的一篇新作,介绍即将问世的这一分册的内容,其中透露了些许人们 期待已久的SCC版的谜底。同时,这一组还收入了几位西方著名学者研究“李约瑟难题” 的经典文献。 第三组是属于解答李约瑟难题的一组论文。其中,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的《我国科学不发 达原因之心理分析》和著名哲学家唐君毅的《中国科学与宗教不发达之古代历史的原因》, 写作于50余年以前,却是两篇很有分量的论述,然而它们被人阅读的机会不如被人引用得 多。看到这两篇前辈的论述,今日的学人实在应该对近年来出现的那些拾人余唾的文字或种 种空泛之作予以反思。另一方面,金观涛等人20多年前发表的长篇论文《文化背景与科学 技术结构的演变》,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至今仍不失其价 值。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不同于大多数历史 学者和科学史学者的见解,饶有新意,是文集收入的近年来求解难题的唯一一篇国内学者的 著作。与国内热衷于回答“李约瑟难题”不同,国外学者很少以解题为宗旨展开自己的探讨。 本文集收入的著名汉学家伊懋可的一篇新作,探讨中国古代没有产生或然率思维的原因,与 我们常见的论述视角大异其趣。 第四组论文的主题是“李约瑟难题与科学编史学”。其中,席文的论文早已闻名中外,对中 国科学史界求解和质疑“难题”有一定的影响,现在收入的是其1992年改订本,与中国学 界熟悉的旧版有不少差别。卜鲁曾经长期担任李约瑟的秘书,他的文章分析了李约瑟从事中 国科学史研究的多方面的背景及其成就和价值。安特·埃岑加运用近年来科学史学、后现代 理论和科学的文化研究等新的学术理论分析了“李约瑟难题”内在理路。罗杰批评了中国科 学史研究中的“科学与文明”分析框架所具有的局限,并利用新的科学论说理论提出了新的文集收入的第一组论文,或者文章本身、或者文中涉及到的讨论,都在李约瑟提出他的著名 历史问题之前。“李约瑟难题”并不是李约瑟所首创,这是最近的研究揭示出来的一个事实。 早在 16 世纪末,第一个把西方科学传统介绍到中国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在考察当时的中国科 学之后,就发出了中国的天文历算何以停滞不前的疑问,并从中国的社会习俗和科举制度方 面来探讨其原因。清代中期,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对中国科学停滞的原因作过较深入的分析, 欧洲启蒙时代的一些思想家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清末学者在论述“西学中源”说时,也 有人指出,科学为中国人创其法,西人发扬光大使之超迈前古,而中国人创其法之后就不屑 从事罢了。这种极端的精神胜利法当然不属于学术探讨之列,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触及到“李 约瑟难题”所涵盖的要旨,即西方科学技术的优越地位仅仅始于近代而对此现象需要追究原 因。1915 年,任鸿隽在《科学》杂志的创刊号上著文《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揭开了近代 中国学者讨论这一问题的序幕。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竺可桢等科学前辈,开始认真探讨“中 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化学肇始在中国何故后世反衰落”等问题,已经提出了与后世 所谓“李约瑟难题”极其相似的问题。德国人魏特夫所著《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于 1931 年 出版不久就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 并对李约瑟产生过较大影响,文集选入了一篇 40 年代中 国学者从其书中摘译出的文字,标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韩琦的近作则对 17、18 世纪欧洲人关于中国科学停滞原因的论述作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 第二组论文直接讨论和介绍“李约瑟难题”。为了展示李约瑟本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文集 收入了他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通常学界公认关于“李约瑟难题” 的经典表述就出自该文。这一组论文还收入了李约瑟与日本两位著名科学史家的对谈录,通 过与他们的思想交流,李约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思路。一般人们期望,“李约瑟难题”的最 终答案将在 SCC 的第七卷“结束篇”给出。编者很荣幸得到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 的许可,在这里发表他的一篇新作,介绍即将问世的这一分册的内容,其中透露了些许人们 期待已久的 SCC 版的谜底。同时,这一组还收入了几位西方著名学者研究“李约瑟难题” 的经典文献。 第三组是属于解答李约瑟难题的一组论文。其中,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的《我国科学不发 达原因之心理分析》和著名哲学家唐君毅的《中国科学与宗教不发达之古代历史的原因》, 写作于 50 余年以前,却是两篇很有分量的论述,然而它们被人阅读的机会不如被人引用得 多。看到这两篇前辈的论述,今日的学人实在应该对近年来出现的那些拾人余唾的文字或种 种空泛之作予以反思。另一方面,金观涛等人 20 多年前发表的长篇论文《文化背景与科学 技术结构的演变》,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至今仍不失其价 值。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不同于大多数历史 学者和科学史学者的见解,饶有新意,是文集收入的近年来求解难题的唯一一篇国内学者的 著作。与国内热衷于回答“李约瑟难题”不同,国外学者很少以解题为宗旨展开自己的探讨。 本文集收入的著名汉学家伊懋可的一篇新作,探讨中国古代没有产生或然率思维的原因,与 我们常见的论述视角大异其趣。 第四组论文的主题是“李约瑟难题与科学编史学”。其中,席文的论文早已闻名中外,对中 国科学史界求解和质疑“难题”有一定的影响,现在收入的是其 1992 年改订本,与中国学 界熟悉的旧版有不少差别。卜鲁曾经长期担任李约瑟的秘书,他的文章分析了李约瑟从事中 国科学史研究的多方面的背景及其成就和价值。安特•埃岑加运用近年来科学史学、后现代 理论和科学的文化研究等新的学术理论分析了“李约瑟难题”内在理路。罗杰批评了中国科 学史研究中的“科学与文明”分析框架所具有的局限,并利用新的科学论说理论提出了新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