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怎样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 析和评价历史、辨别历史是菲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对问 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园时, 行了专题讲座 零老地后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在教学兰中结合现实中的重大颈一 实中的各种问题, 对现实问题有 便学生能邮更清晰地去看特 粉发售学生益温金 忙用的理 子 感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1 表1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讲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和教 学任务 1 绪论 2 2 《中因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线索 3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规律 人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性 质的变化 反对外国侵 略的斗争 2 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 浪原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 对国家出路 3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破产 2 的早期探索 绝对平均主义和”中体西用”主张不能 数中国 辛亥革命与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天折 辛玄带金的胜知与生 4 君王专制制 度的终结 君主立宪的温和改良和三民主义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中闲出讲分乙接可古田士V的原闲 开天辟地的 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 2 大事变 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很辛深索 6 中国革命的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 新道路 中国革命石 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华民族 的建玉 7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为新中国而 两个中国命运的对立 国民党的统治危机和军事溃败 奋斗 中国共产党被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二)怎样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 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对问 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同时,更多地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在教学当中结合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进 行了专题讲座,并引导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去看待现 实中的各种问题,对现实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讨论的基 础上,结合所学理论,写出小论文,并给出专门时间进行论文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1。 表1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讲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述 课 1 绪 论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和教 学任务 2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线索 3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规律 2 反对外国侵 略的斗争 1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性 质的变化 3 2 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 根源 3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对国家出路 的早期探索 1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 2 2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破产 3 绝对平均主义和"中体西用"主张不能 救中国 4 辛亥革命与 君王专制制 度的终结 1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3 2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3 君主立宪的温和改良和三民主义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5 开天辟地的 大事变 1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2 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 2 的选择 3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 6 中国革命的 新道路 1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2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 2 3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7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 国共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 3 3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8 为新中国而 奋斗 1 两个中国命运的对立 2 国民党的统治危机和军事溃败 2 3 中国共产党被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