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01000044 英文名称:Outline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学分:1.5 总学时:24。讲授24学时, 适用专业:全日制各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高中阶段)。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代史纲要》是面向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 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使同学们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和国情: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 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 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锅能农费来中国入民的爱西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日尊心,自信心和白豪感 生行现 的必 议性 进步 :自觉地线 承和发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因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数亡图存而进行限苦深 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 资产价级共和让位给人 民民主国和国的 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 (四)通过教学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 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 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讲清楚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 史史实。 (二)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三)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 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难点 (一)怎样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01000044 英文名称:Outline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学分: 1.5 总学时:24 。讲授24 学时, 适用专业: 全日制各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高中阶段)。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 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使同学们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史和国情;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 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 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 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 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 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民主国和国的 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 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四)通过教学,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 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 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一)讲清楚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 史史实。 (二)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三)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 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难点: (一)怎样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怎样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 析和评价历史、辨别历史是菲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对问 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园时, 行了专题讲座 零老地后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在教学兰中结合现实中的重大颈一 实中的各种问题, 对现实问题有 便学生能邮更清晰地去看特 粉发售学生益温金 忙用的理 子 感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1 表1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讲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和教 学任务 1 绪论 2 2 《中因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线索 3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规律 人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性 质的变化 反对外国侵 略的斗争 2 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 浪原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 对国家出路 3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破产 2 的早期探索 绝对平均主义和”中体西用”主张不能 数中国 辛亥革命与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天折 辛玄带金的胜知与生 4 君王专制制 度的终结 君主立宪的温和改良和三民主义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中闲出讲分乙接可古田士V的原闲 开天辟地的 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 2 大事变 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很辛深索 6 中国革命的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 新道路 中国革命石 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华民族 的建玉 7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为新中国而 两个中国命运的对立 国民党的统治危机和军事溃败 奋斗 中国共产党被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
(二)怎样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 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对问 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同时,更多地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在教学当中结合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进 行了专题讲座,并引导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去看待现 实中的各种问题,对现实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讨论的基 础上,结合所学理论,写出小论文,并给出专门时间进行论文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1。 表1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讲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述 课 1 绪 论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和教 学任务 2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线索 3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规律 2 反对外国侵 略的斗争 1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性 质的变化 3 2 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 根源 3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对国家出路 的早期探索 1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 2 2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破产 3 绝对平均主义和"中体西用"主张不能 救中国 4 辛亥革命与 君王专制制 度的终结 1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3 2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3 君主立宪的温和改良和三民主义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5 开天辟地的 大事变 1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2 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 2 的选择 3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 6 中国革命的 新道路 1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2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 2 3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7 中华民族的 抗日战争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 国共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 3 3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8 为新中国而 奋斗 1 两个中国命运的对立 2 国民党的统治危机和军事溃败 2 3 中国共产党被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
知识单元 知识点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述 课 社会主义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9 本制度在中 2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建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0 设在探索中 早期探索的积极成果 2 曲折发展 3 探索中的曲折及其教训 改革开放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1 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及其成就 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11 总计 24 六、作业要求 每次课程开始前都布置课前及课后思考题,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作答,每次上课前由学习委员 收作业本。 七、考核方式与要求 考试课。其中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主要采用期末计算机闭卷考试的方式评定:能力考核占 总成绩的70%,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和自由选题报告等能力进行评定。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有出版社,2010 2主要参考书: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费正清.剑桥晚清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10]肖生生.两种命运的决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讲 序号 描述 序号 描述 课 9 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在中 国的确立 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 2 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10 社会主义建 设在探索中 曲折发展 1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 早期探索的积极成果 2 3 探索中的曲折及其教训 11 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及其成就 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11 总计 24 六、作业要求 每次课程开始前都布置课前及课后思考题,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作答,每次上课前由学习委员 收作业本。 七、考核方式与要求 考试课。其中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主要采用期末计算机闭卷考试的方式评定;能力考核占 总成绩的70%,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和自由选题报告等能力进行评定。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主要参考书: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4] 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 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 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卷)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10] 肖生生.两种命运的决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 邓小平文选( 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中共中央党史办.中国改革开放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12] 中共中央党史办.中国改革开放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