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管理世界》(月刊) 2012年第4期 的利益行事,代理成本不一定能降低,却可能反而 因直接收购上市公司非常敏感,尤其在涉及国 凸显内部人“一人独大”的问题,在内部人控制下出 有股权转让而变更实际控制人时须报审,审批程序 现管理层寻求控制权回报的机会主义行为。鉴于 复杂严格通过率低,间接收购应运而生,在政府管 中西方的MBO制度和实践情景的巨大差别,国内的 制逐渐收紧至明令禁止的背景下,其比重逐渐增 MBO研究视角亦有所不同一主要关注MBO实施 加。何光辉、杨咸月(2004)总结了上市公司隐性 条件、实施过程本身(重点)及其经济后果。 MB0的四大类型:收购母公司间接控制型:收购子 1.MBO的实施条件 公司迂回实现型:拍卖、托管等快捷变通型和地下 根据之前的文献,公认的MB0实施条件或 隐蔽型。这些间接收购可以简化流程,规避有关法 MB0公司的特征有:传统行业领头企业,隐性资产 律监管和信息披露义务,易获通过。例如宇通客车 价值较大,较大的管理效率提升潜力,高层领导人 MB0的案例就采取了拍卖的间接方式,巧妙地避开 任职时间长、贡献大、威望高,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 了财政部和证监会有关国有股权的审批(朱红军 持等(毛道维、蔡雷、任佩瑜,2003)。 等,2006)。 2.MB0的实施过程 (2)收购资金来源。MB0涉及标的金额往往远 (I)MBO的运作模式。在国内已有的MBO案 远大于管理层个人和收购平台的资金能力,现有的 例中,管理层的收购对象基本都是选择非公众流通 可供管理层收购使用的合法融资渠道太少,收购资 股,尤其是国有股,采用协议收购的方式,避免从二 金来源就成了管理层讳莫如深的话题,很少有公司 级市场购买。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流 在公告中披露MBO的资金来源。学者推测资金的 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的巨大价差成为MBO的主要 可能来源有管理层自筹、股权质押贷款、现金分红、 推动力量,甚至成为最终决定力量:并且非流通股 关联交易等,其公正性和合规性一致受到质疑(益 的价格更依赖于账面净资产计量的“情结”,MB0中 智,2003:毛道维等,2003:刘燕,2008:何光辉等, 交易价格基本上是采用政府和管理层协议转让的 2003)。 方式,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基准参考价,在此基础上 (3)收购价格。收购标的资产的定价是MB0各 给予调整比例,操纵空间很大(刘燕,2008:朱红军、 种问题的焦点。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 陈继云、喻立勇,2006)。另外,收购过程中一般都 的事前控制权越大,操纵上市公司资源的余地也越 没有引入有管理层以外的收购主体公开参与的竞 大,其能获得更大比例的价格折扣(刘燕,2008)。管 价与拍卖机制。所以“中国上市公司MBO并非是 理层同时作为买卖双方的代理人,会导致对少数股 管理层看好整个公司未来前景而采取的承担风险 东的不公正待遇(DeAngelo,DeAngelo&Rice 的经营性收购行为,而是针对上市公司部分存量资 1984)。在我国,以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使得这种 产的一种寻租性收购行为”(益智,2003)。 “不公正”愈加严重,因为上市公司管理层除了可以 MBO的运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收购和间接 通过盈余管理产生有利于自己的成交价格③,还能 收购(隐性MBO、曲线MBO)。顾名思义,直接收购 绕开市场竞争、形成“合谋”,透明度低,再考虑到每 指针对上市公司股权的收购完成MBO。这种直接收 股净资产本来就不能代表国有股和法人股的真实 购会引发“做亏模式”,典型案例是“中关村”,为了到 价值(刘燕,2008:朱红军等,2006:益智,2003:高伟 达将企业做亏后再卖之的目的,经营者处心积虑,采 凯、王荣,2005),所以有学者提出MB0的障碍不是 取措施逼大股东就范(杨咸月、何光辉,2006)。“做亏 质疑经济上的合理性,而是质疑其程序上的公正 模式”不仅包括将企业真的做亏,还包括在行业平均 性,其中“收购价过低”和“收购资金来源”问题是质 向好的情况下公司资产增长却多年停滞不前的情 疑国有存量资产改革中“分配的公正性”(毛道维 况。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管理层将收购前的利润转 等,2003)。 移隐藏,使资源积累、盈利能力积聚处于较低的水平 (4)信息披露。MBO最大的制度风险是内部人 安排,以压低收购价格,达到财富转移的目的,这已 交易问题,解决该问题首先要规范信息披露(高伟 经得到实证结果的验证(刘燕,2008)。 凯等,2005)。MB0涉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变 -127-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管理世界》(月刊) 2012 年第 4 期 的利益行事,代理成本不一定能降低,却可能反而 凸显内部人“一人独大”的问题,在内部人控制下出 现管理层寻求控制权回报的机会主义行为。鉴于 中西方的MBO制度和实践情景的巨大差别,国内的 MBO 研究视角亦有所不同——主要关注 MBO 实施 条件、实施过程本身(重点)及其经济后果。 1.MBO的实施条件 根 据 之 前 的 文 献 ,公 认 的 MBO 实 施 条 件 或 MBO 公司的特征有:传统行业领头企业,隐性资产 价值较大,较大的管理效率提升潜力,高层领导人 任职时间长、贡献大、威望高,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 持等(毛道维、蔡雷、任佩瑜,2003)。 2.MBO的实施过程 (1)MBO 的运作模式。在国内已有的 MBO 案 例中,管理层的收购对象基本都是选择非公众流通 股,尤其是国有股,采用协议收购的方式,避免从二 级市场购买。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流 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的巨大价差成为 MBO 的主要 推动力量,甚至成为最终决定力量;并且非流通股 的价格更依赖于账面净资产计量的“情结”,MBO 中 交易价格基本上是采用政府和管理层协议转让的 方式,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基准参考价,在此基础上 给予调整比例,操纵空间很大(刘燕,2008;朱红军、 陈继云、喻立勇,2006)。另外,收购过程中一般都 没有引入有管理层以外的收购主体公开参与的竞 价与拍卖机制。所以“中国上市公司 MBO 并非是 管理层看好整个公司未来前景而采取的承担风险 的经营性收购行为,而是针对上市公司部分存量资 产的一种寻租性收购行为”(益智,2003)。 MBO的运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收购和间接 收购(隐性 MBO、曲线 MBO)。顾名思义,直接收购 指针对上市公司股权的收购完成MBO。这种直接收 购会引发“做亏模式”,典型案例是“中关村”,为了到 达将企业做亏后再卖之的目的,经营者处心积虑,采 取措施逼大股东就范(杨咸月、何光辉,2006)。“做亏 模式”不仅包括将企业真的做亏,还包括在行业平均 向好的情况下公司资产增长却多年停滞不前的情 况。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管理层将收购前的利润转 移隐藏,使资源积累、盈利能力积聚处于较低的水平 安排,以压低收购价格,达到财富转移的目的,这已 经得到实证结果的验证(刘燕,2008)。 因直接收购上市公司非常敏感,尤其在涉及国 有股权转让而变更实际控制人时须报审,审批程序 复杂严格通过率低,间接收购应运而生,在政府管 制逐渐收紧至明令禁止的背景下,其比重逐渐增 加。何光辉、杨咸月(2004)总结了上市公司隐性 MBO 的四大类型:收购母公司间接控制型;收购子 公司迂回实现型;拍卖、托管等快捷变通型和地下 隐蔽型。这些间接收购可以简化流程,规避有关法 律监管和信息披露义务,易获通过。例如宇通客车 MBO 的案例就采取了拍卖的间接方式,巧妙地避开 了财政部和证监会有关国有股权的审批(朱红军 等,2006)。 (2)收购资金来源。MBO 涉及标的金额往往远 远大于管理层个人和收购平台的资金能力,现有的 可供管理层收购使用的合法融资渠道太少,收购资 金来源就成了管理层讳莫如深的话题,很少有公司 在公告中披露 MBO 的资金来源。学者推测资金的 可能来源有管理层自筹、股权质押贷款、现金分红、 关联交易等,其公正性和合规性一致受到质疑(益 智,2003;毛道维等,2003;刘燕,2008;何光辉等, 2003)。 (3)收购价格。收购标的资产的定价是 MBO 各 种问题的焦点。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 的事前控制权越大,操纵上市公司资源的余地也越 大,其能获得更大比例的价格折扣(刘燕,2008)。管 理层同时作为买卖双方的代理人,会导致对少数股 东 的 不 公 正 待 遇(DeAngelo,DeAngelo & Rice, 1984)。在我国,以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使得这种 “不公正”愈加严重,因为上市公司管理层除了可以 通过盈余管理产生有利于自己的成交价格⑤,还能 绕开市场竞争、形成“合谋”,透明度低,再考虑到每 股净资产本来就不能代表国有股和法人股的真实 价值(刘燕,2008;朱红军等,2006;益智,2003;高伟 凯、王荣,2005),所以有学者提出 MBO 的障碍不是 质疑经济上的合理性,而是质疑其程序上的公正 性,其中“收购价过低”和“收购资金来源”问题是质 疑国有存量资产改革中“分配的公正性”(毛道维 等,2003)。 (4)信息披露。MBO 最大的制度风险是内部人 交易问题,解决该问题首先要规范信息披露(高伟 凯等,2005)。MBO 涉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变 - 127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