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连成直线。AB梁的M图如图c所示。 例5-2梁的受力如图a示,利用微分关系作梁的Q、M图。 P=3kN m■3.6kN·ma=10kN/m (a) pLg 0.6m 70.6m-1.2m R 3 .5m (b)Z⊥ 虹名 (c) 例5-2图 解:(1)求支座反力 由平衡条件∑m=0和∑m4=0分别求出 R=10KN,Rg=5KN 利用平衡条件∑y=0进行校核 (2)分段确定曲线形状 由于载荷在A、D处不连续,应将梁分为三段绘内力图。 平线,弯矩图为斜直线:DB段内,g=常数,且为负值,剪力为斜直线,M图为向上凸的 抛物线。 (3)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值,绘Q、M图 Q图:Q右=-3KN,Q店=7KN,据此可作出CA和AD两段Q图的水平线。 Q=7KN,Q=-5KN,据此作出DB段Q图的斜直线。 M图:Mc=O,M佐=-l.8KNm,据此可以作出CA段弯矩图的斜直线。A支座的 约束反力R,只会使截面A左右两侧剪力发生突变,不改变两侧的弯矩值,故 M左=M4佑=M4=-1.8KNm,Mo=2.4KNm,据此可作出AD段弯矩图的斜直线。 D处的集中力偶会使D截面左右两侧的弯矩发生突变,故需求出M吨=-12KNm, Ma=0:由DB段的剪力图知在E处Q=O,该处弯矩为极值。因Ra=5KN,根据BE段 的平衡条件∑y=0,知BE段的长度为0.5m,于是求得Me=1.25KNm。根据上述三个 截面的弯矩值可作出DB段的M图。 连成直线。AB 梁的 M 图如图 c 所示。 例 5-2 梁的受力如图 a 示,利用微分关系作梁的 Q 、 M 图。 解:(1)求支座反力 由平衡条件 mB = 0 和 mA = 0 分别求出 RA =10KN , RB = 5KN 利用平衡条件 y = 0 进行校核 (2)分段确定曲线形状 由于载荷在 A、D 处不连续,应将梁分为三段绘内力图。 根据微分关系 q dx dQ = 、 Q dx dM = 和 q dx d M = 2 2 ,CA 和 AD 段内, q = 0 ,剪力图为水 平线,弯矩图为斜直线;DB 段内, q =常数 ,且为负值,剪力 为斜直线, M 图为向上凸的 抛物线。 (3)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值,绘 Q 、 M 图 Q 图: QC右 = −3KN , QA右 = 7KN ,据此可作出 CA 和 AD 两段 Q 图的水平线。 QD右 = 7KN,QB左 = −5KN ,据此作出 DB 段 Q 图的斜直线。 M 图: MC = 0, M A左 = −1.8KNm ,据此可以作出CA段弯矩图的斜直线。A支座的 约束反力 RA 只会使截面 A 左右两侧剪力发生突变,不改变两侧的弯矩值,故 M A左 = M A右 = M A = −1.8KNm , MD左 = 2.4KNm ,据此可作出AD段弯矩图的斜直线。 D 处的集中力偶会使 D 截面左右两侧的弯矩发生突变,故需求出 MD右 = −1.2KNm , MB = 0 ;由 DB 段的剪力图知在 E 处 Q = 0 ,该处弯矩为极值。因 RB = 5KN ,根据 BE 段 的平衡条件 y = 0 ,知 BE 段的长度为 0.5m,于是求得 ME =1.25KNm 。根据上述三个 截面的弯矩值可作出 DB 段的 M 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