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历史研究 自己对尼赫鲁和印度外交的正确性。1960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 年科(S.Chervonenko)会谈时突出表明了中方的立场变化。邓小平强调,周恩来最近对印度的 访问完全证实了“我们先前对尼赫鲁的看法和立场”。尼赫鲁是印度反华阵营的核心人物,他并 没有处在右派和其他反动分子向他施加压力的处境,他自己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来达到他 的目的。同时周恩来的访问证实了尼赫鲁不想解决边界问题,他的行动是以对内和对外的利益 作为基础的。尼赫鲁公开声称反对印度共产党,解决同中国的边界问题不能使他得到好处。从 外交政策的角度看,解决边界问题也不能使他得到好处。邓小平强调指出,同这类资产阶级代 表人物的斗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① 其次,中共批评苏联的“中立”政策,反对苏联把中苏分歧公之于世的做法。1959年12月 10日,周恩来和陈毅在接见契尔沃年科时指出,对尼赫鲁无原则的让步,只会使他更加向右转。 周恩来强调,中苏两党在某些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争论,可以在内部交换意见,但不应 该公开分歧,让资产阶级舆论抓住后大肆喧嚷,并加以利用,这无助于局势的缓和。契尔沃年 科认为,从赫鲁晓夫的讲话中不能得出支持印度的印象。1960年1月21日,契尔沃年科拜会陈 毅,强调苏共中央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将严守中立,反对第三国干预,他们一直坚持这种立场, 今后也将坚持这种立场。② 对苏联的上述立场,周恩来和陈毅在1月26日接见契尔沃年科时表示惊讶。周恩来申明, 在社会主义阵营里,一个兄弟国家在边界事件中受到了被资产阶级领导的国家的欺侮,而另一 个兄弟国家却表示中立,这在国际共产主义关系中是个新的现象,这实质上是替印度辩护,是 支持民族主义国家的观点。周恩来强调:“苏联不应当公开表明我们两党之间在中印边界问题上 的分歧。为了分清是非,我们不能不对苏共中央的答复做出全面的分析。”周恩来还指出,不能 用向尼赫鲁让步的办法来防止尼赫鲁向右转。1月27日,应苏联大使的要求,周恩来和陈毅同 契尔沃年科会谈。契尔沃年科解释说,“中立”一词是他口头传达时用词的错误。周恩来明确表 示,取消“中立”一词并不能改变昨日谈话的实质,在中印边界纠纷问题上,中苏是有分歧的。 1月30日,周恩来和陈毅同契尔沃年科会谈时再次指出,苏共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偏祖印度是不 正确的。③在1960年9月20日同苏共代表团的会谈中,中共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尖锐地责问道: 我想问问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究竞指望得到谁的帮助,是指望艾森豪威尔、尼赫鲁, 或者是类似的人物,还是指望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指望中国?针对苏方在会谈中宣称一旦中 国遭到侵略,苏联“将会尽一切力量保卫中国”的说法,邓小平指出当中印之间发生边界冲突 时,苏联并没有采取行动;同时邓小平也不同意苏联所说的印度对中国没有构成威胁。④ 此时中共领导人已经相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分歧的公开化,起源于1959年9月 戴维营会谈和塔斯社对中印边界争执的声明。毛泽东坚持认为苏联的行为就是反华,他在1960 年7月18日北戴河会议上说,赫鲁晓夫从去年以来反华就表面化了,就是9月9日塔斯社声明 发表以后就表面化了。依我看,越表面化越好,他放毒越多越好。多行不义必自毙,“多”是数 D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with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C CCP Member of the Politburo of the CC CCP,Deng Xiaoping,From the Diary of S.V.Chervonenko,June 1960,AVPRF (Archives of the For- eign Polic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f.0100,op.53,p.8,d.454,Il.165-169,Cold War Inter- 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Issue 10,pp.170-172. ②《周恩来年谱》中卷,第272、280281页。 ③《周恩来年谱》中卷,第283284、286页。 ④“中共中央代表团同苏共中央代表团会谈纪要”,1960年9月20日,俄国档案,SD10279。 ·68· C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自己对尼赫鲁和印度外交的正确性。1960 年 6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 年科 (S. Chervonenko) 会谈时突出表明了中方的立场变化。邓小平强调 , 周恩来最近对印度的 访问完全证实了“我们先前对尼赫鲁的看法和立场”。尼赫鲁是印度反华阵营的核心人物 , 他并 没有处在右派和其他反动分子向他施加压力的处境 , 他自己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来达到他 的目的。同时周恩来的访问证实了尼赫鲁不想解决边界问题 , 他的行动是以对内和对外的利益 作为基础的。尼赫鲁公开声称反对印度共产党 , 解决同中国的边界问题不能使他得到好处。从 外交政策的角度看 , 解决边界问题也不能使他得到好处。邓小平强调指出 , 同这类资产阶级代 表人物的斗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① 其次 , 中共批评苏联的“中立”政策 , 反对苏联把中苏分歧公之于世的做法。1959 年 12 月 10 日 , 周恩来和陈毅在接见契尔沃年科时指出 , 对尼赫鲁无原则的让步 , 只会使他更加向右转。 周恩来强调 , 中苏两党在某些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 , 可以争论 , 可以在内部交换意见 , 但不应 该公开分歧 , 让资产阶级舆论抓住后大肆喧嚷 , 并加以利用 , 这无助于局势的缓和。契尔沃年 科认为 , 从赫鲁晓夫的讲话中不能得出支持印度的印象。1960 年 1 月 21 日 , 契尔沃年科拜会陈 毅 , 强调苏共中央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将严守中立 , 反对第三国干预 , 他们一直坚持这种立场 , 今后也将坚持这种立场。② 对苏联的上述立场 , 周恩来和陈毅在 1 月 26 日接见契尔沃年科时表示惊讶。周恩来申明 , 在社会主义阵营里 , 一个兄弟国家在边界事件中受到了被资产阶级领导的国家的欺侮 , 而另一 个兄弟国家却表示中立 , 这在国际共产主义关系中是个新的现象 , 这实质上是替印度辩护 , 是 支持民族主义国家的观点。周恩来强调 : “苏联不应当公开表明我们两党之间在中印边界问题上 的分歧。为了分清是非 , 我们不能不对苏共中央的答复做出全面的分析。”周恩来还指出 , 不能 用向尼赫鲁让步的办法来防止尼赫鲁向右转。1 月 27 日 , 应苏联大使的要求 , 周恩来和陈毅同 契尔沃年科会谈。契尔沃年科解释说 , “中立”一词是他口头传达时用词的错误。周恩来明确表 示 , 取消“中立”一词并不能改变昨日谈话的实质 , 在中印边界纠纷问题上 , 中苏是有分歧的。 1 月 30 日 , 周恩来和陈毅同契尔沃年科会谈时再次指出 , 苏共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偏袒印度是不 正确的。③ 在 1960 年 9 月 20 日同苏共代表团的会谈中 , 中共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尖锐地责问道 : 我想问问你们 ,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 你们究竟指望得到谁的帮助 , 是指望艾森豪威尔、尼赫鲁 , 或者是类似的人物 , 还是指望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 , 指望中国 ? 针对苏方在会谈中宣称一旦中 国遭到侵略 , 苏联“将会尽一切力量保卫中国”的说法 , 邓小平指出当中印之间发生边界冲突 时 , 苏联并没有采取行动 ; 同时邓小平也不同意苏联所说的印度对中国没有构成威胁。④ 此时中共领导人已经相信 ,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分歧的公开化 , 起源于 1959 年 9 月 戴维营会谈和塔斯社对中印边界争执的声明。毛泽东坚持认为苏联的行为就是反华 , 他在 1960 年 7 月 18 日北戴河会议上说 , 赫鲁晓夫从去年以来反华就表面化了 , 就是 9 月 9 日塔斯社声明 发表以后就表面化了。依我看 , 越表面化越好 , 他放毒越多越好。多行不义必自毙 , “多”是数 ·68 · 历 史 研 究 ① ② ③ ④ “中共中央代表团同苏共中央代表团会谈纪要”, 1960 年 9 月 20 日 , 俄国档案 , SD10279。 《周恩来年谱》中卷 , 第 283 —284、286 页。 《周恩来年谱》中卷 , 第 272、280 —281 页。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with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C CCP Member of the Politburo of the CC CCP , Deng Xiaoping , From the Diary of S. V. Chervonenko , J une 1960 , AVPRF (Archives of the For2 eign Polic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 f. 0100 , op. 53 , p. 8 , d. 454 , ll. 165 —169 , Cold W ar Inter2 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 ulletin , Issue 10 , pp. 170 —17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