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量,“毙”是质量,到一定数量他就垮台了。① 最后,由于中苏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中共领导人对苏联内外政策的看法发生根 本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赫鲁晓夫及其政策的评价。毛泽东在1959年12月的杭州会议上指 出,赫鲁晓夫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大懂马列主义,比较肤浅,不大懂阶级分析的 方法,有大国主义,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毛泽东感到不能理解的是,赫鲁晓夫是苏联共产党 总书记,硬是迷信帝国主义。在国际问题上,赫鲁晓夫不支持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不 支持被压迫民族及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还帮助帝国主义进行恫吓,说只要燃起一星火花, 就会引起世界大战,必须马上扑灭。他美化帝国主义,散布和平幻想,麻痹世界人民,实际上 助长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对“世界为什么不和平?怎样才能和平”的问题,“赫鲁晓夫 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对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能再保持沉默”。在中国领导人看来,赫鲁晓夫的 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就是“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来讨好一些民族资产阶级”,在西藏 叛乱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上都是如此。② 这样,到1960年年中,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认为,“我们跟赫鲁晓夫的分歧,根本问 题是全世界除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三分之二的人民要不要革命的问题,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三 分之一的人民要不要继续革命的问题。这是两条路线分歧的根本问题。赫鲁晓夫是代表老板阶 级,代表资产阶级,不要革命,不要继续革命,不要共产主义。”到1961年,中国领导人对赫 鲁晓夫的评价更加明确。毛泽东在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我们同赫鲁晓夫的 斗争是阶级斗争,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在国家关系上是 国际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中国领导人完全相信,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一套理论己经形 成了。③ 而苏联在这一时期对中共政策的反应和批评,突出表现在1959年12月18日苏共中央书记 处书记苏斯洛夫向苏共中央政治局提交的《有关苏联党和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 告》,报告全面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的内外政策,其中特别表明了苏联在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 题上同中国的根本分歧④。报告首先指出:“联系到中国领导人的言论,人们不得不感到惊讶的 是:他们是如何理解有关和平共处的列宁主义原则的,他们是否把和平共处视为社会主义阵营 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他们是不是认为有必要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争取持久和平而努力。”苏斯 洛夫强调:“我们正得出这样的印象,即中国同志在赞同两种不同制度之间和平共处的原则的同 时,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个原则仅仅是暂时的策略手段。” 有关西藏问题,报告指出,帝国主义者的目的就是使西藏问题成为“中印两国产生争论的 一个原因,使亚洲两个大国相互争斗,恶化南亚地区的局势,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阵 营在那一地区的影响,削弱共产主义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报告指责中国没有考虑帝国主 ①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1956一96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34页。 ②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上,第231233、314334页,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 出版社,1999年)第367368、373页。 ③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上,第346347、463467页。 Mikhail Suslov,About the Visit of the Soviet Party-Governmental Delega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8 December 1959,TsKhSD,f.2,op.1,d.415,ll.56-91.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Issues 89,pp.259-262;David Wolff,"One Finger's Worth of Historical Events": New Russian and Chinese Evidence on the Sino Soviet Alliance and Split,1948-1959.Cold War Internation- al History Project,Working Paper,no.30,pp.68-72. ·6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量 ,“毙”是质量 , 到一定数量他就垮台了。① 最后 , 由于中苏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 中共领导人对苏联内外政策的看法发生根 本变化 ,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赫鲁晓夫及其政策的评价。毛泽东在 1959 年 12 月的杭州会议上指 出 , 赫鲁晓夫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 他不大懂马列主义 , 比较肤浅 , 不大懂阶级分析的 方法 , 有大国主义 , 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毛泽东感到不能理解的是 , 赫鲁晓夫是苏联共产党 总书记 , 硬是迷信帝国主义。在国际问题上 , 赫鲁晓夫不支持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 不 支持被压迫民族及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 还帮助帝国主义进行恫吓 , 说只要燃起一星火花 , 就会引起世界大战 , 必须马上扑灭。他美化帝国主义 , 散布和平幻想 , 麻痹世界人民 , 实际上 助长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对“世界为什么不和平 ? 怎样才能和平”的问题 , “赫鲁晓夫 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对这样的事情 , 我们不能再保持沉默”。在中国领导人看来 , 赫鲁晓夫的 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就是“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来讨好一些民族资产阶级”, 在西藏 叛乱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上都是如此。② 这样 , 到 1960 年年中 , 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认为 , “我们跟赫鲁晓夫的分歧 , 根本问 题是全世界除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三分之二的人民要不要革命的问题 , 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三 分之一的人民要不要继续革命的问题。这是两条路线分歧的根本问题。赫鲁晓夫是代表老板阶 级 , 代表资产阶级 , 不要革命 , 不要继续革命 , 不要共产主义。”到 1961 年 , 中国领导人对赫 鲁晓夫的评价更加明确。毛泽东在 9 月 1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 ,“我们同赫鲁晓夫的 斗争是阶级斗争 , 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 , 在国家关系上是 国际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中国领导人完全相信 ,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一套理论已经形 成了。③ 而苏联在这一时期对中共政策的反应和批评 , 突出表现在 1959 年 12 月 18 日苏共中央书记 处书记苏斯洛夫向苏共中央政治局提交的《有关苏联党和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 告》, 报告全面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的内外政策 , 其中特别表明了苏联在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 题上同中国的根本分歧 ④。报告首先指出 :“联系到中国领导人的言论 , 人们不得不感到惊讶的 是 : 他们是如何理解有关和平共处的列宁主义原则的 , 他们是否把和平共处视为社会主义阵营 外交政策的总路线 , 他们是不是认为有必要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争取持久和平而努力。”苏斯 洛夫强调 : “我们正得出这样的印象 , 即中国同志在赞同两种不同制度之间和平共处的原则的同 时 , 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个原则仅仅是暂时的策略手段。” 有关西藏问题 , 报告指出 , 帝国主义者的目的就是使西藏问题成为“中印两国产生争论的 一个原因 , 使亚洲两个大国相互争斗 , 恶化南亚地区的局势 , 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阵 营在那一地区的影响 , 削弱共产主义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报告指责中国没有考虑帝国主 ·69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Mikhail Suslov , About the Visit of the Soviet Party2Governmental Delegation to the Peopleπs Republic of China ,18 December 1959 , TsKhSD , f. 2 , op. 1 , d. 415 , ll. 56 —91. Cold W 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 ulletin , Issues 8 —9 , pp. 259 —262 ; David Wolff , “One Fingerπs Worth of Historical Events”: New Russian and Chinese Evidence on the Sino2Soviet Alliance and Split , 1948 —1959. Cold War Internation2 al History Project , Working Paper , no. 30 , pp. 68 —72. 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上 , 第 346 —347、463 —467 页。 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上 , 第 231 —233、314 —334 页 ;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中共党史 出版社 , 1999 年) 第 367 —368、373 页。 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 : 中苏关系回忆录 , 1956 —1966》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9 年) 第 334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