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谨慎使用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与泛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存在相关关系,应加强干 预,国内外学者在不断尝试限制或调整抗菌药物应用以期降低或延缓耐药性产生。采取策略如 下: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指南:对某些抗菌药物的使用加以限制,例如抗菌谱特别广的碳青酶烯 类,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流,被称为“切开霉素”, 确实有效切开引流感染灶,使用各种各样的引流方法,其中体位引流很重要。感染灶必须引流, 不要一味依赖抗菌药物。 42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在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中,应重视泛耐药菌的发生,尽早发现泛耐药株并 迅速通知感染控制人员或医务主任,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防止该菌种在病区和院内的 进一步扩散。 43加强感染控制预防采取降阶梯防控措施,进行一、二、三级防控。对于泛耐药菌感染的患 者,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接触患者前后洗手,加强患者的接触隔离,加强患者用品、体液和分泌物 的管理,每例患者用品及医疗器械专用,同时在会诊及进行床边检查项目时,也要高度重视可 能造成的交又感染,以防科室间耐药菌传播。 4.4加强环境清洁的措施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设备,包括密切接近患 者的物体表面、患者诊疗环境中经常接触的表面。己知感染或定植泛耐药菌患者使用的低度 危险医疗器械尽量专用。优先与重点清洁实行接触预防的病房。 4.5教育性干预措施坚持不懈地对医疗保健人员进行泛耐药菌传播的危险及预防措施的教 育和训练,并定期提供最新教育资料,包括泛耐药菌预防策略和组织经验。 除以上预防措施外,另外减少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同时加强对患者 的营养支持及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等,也是行之有效的预防 措施。 5治疗进展4.1 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与泛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存在相关关系,应加强干 预,国内外学者在不断尝试限制或调整抗菌药物应用以期降低或延缓耐药性产生。采取策略如 下: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指南;对某些抗菌药物的使用加以限制,例如抗菌谱特别广的碳青酶烯 类,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流,被称为“切开霉素”, 确实有效切开引流感染灶,使用各种各样的引流方法,其中体位引流很重要。感染灶必须引流, 不要一味依赖抗菌药物。 4.2 监测 微生物实验室在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中,应重视泛耐药菌的发生,尽早发现泛耐药株并 迅速通知感染控制人员或医务主任,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防止该菌种在病区和院内的 进一步扩散。 4.3 加强感染控制预防 采取降阶梯防控措施,进行一、二、三级防控。对于泛耐药菌感染的患 者,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接触患者前后洗手,加强患者的接触隔离,加强患者用品、体液和分泌物 的管理,每例患者用品及医疗器械专用,同时在会诊及进行床边检查项目时,也要高度重视可 能造成的交叉感染,以防科室间耐药菌传播。 4.4 加强环境清洁的措施 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设备,包括密切接近患 者的物体表面、患者诊疗环境中经常接触的表面。已知感染或定植泛耐药菌患者使用的低度 危险医疗器械尽量专用。优先与重点清洁实行接触预防的病房。 4 .5 教育性干预措施 坚持不懈地对医疗保健人员进行泛耐药菌传播的危险及预防措施的教 育和训练,并定期提供最新教育资料,包括泛耐药菌预防策略和组织经验。 除以上预防措施外,另外减少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同时加强对患者 的营养支持及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等,也是行之有效的预防 措施。 5 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