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选题的过程,了解选题的标准,明确如何进行文献回顾。 (二)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要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策略以讲授和学生自主 学习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重点: 1.选题的过程和方法 2.选题的标准 3.如何查找文献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1.研究问题 (1)研究问题: 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2)研究主题: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现象或问题领域。 2.选题来源: (1)现实牛活 (2)个人经历 (3)现有文献 第二节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 (1)理论意义 ())实我音义 2.创造性:课题是否具有新的东西 3.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课题的条件 (1)主观限制: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性别、 年龄、语言、体力等 (2)客观限制:时间、经费、资料、对象、法律、道德伦理等。 4.合适性 (1)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2)兴趣、熟悉程度、与调查对象的相似性、资源等 第三节研究选题的明确化 1.问题的明确化 (1)笼统宽泛的研究范围和领域: (2)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和特定问题。 第四节文献回顾 1文献回顾的步骤 2文献回顾的目的 (四)思考与实践 1.一个好的选题应遵循哪些标准? 2.有哪些途径可以检索文献?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选题的过程,了解选题的标准,明确如何进行文献回顾。 (二)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要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策略以讲授和学生自主 学习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重点: 1.选题的过程和方法 2.选题的标准 3. 如何查找文献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1. 研究问题 (1)研究问题: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2)研究主题: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现象或问题领域。 2. 选题来源: (1)现实生活; (2)个人经历; (3)现有文献。 第二节 选题的标准 1. 重要性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2. 创造性:课题是否具有新的东西 3. 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课题的条件 (1)主观限制: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性别、 年龄、语言、体力等。 (2)客观限制:时间、经费、资料、对象、法律、道德伦理等。 4. 合适性 (1)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2)兴趣、熟悉程度、与调查对象的相似性、资源等。 第三节 研究选题的明确化 1. 问题的明确化 (1)笼统宽泛的研究范围和领域; (2)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和特定问题。 第四节 文献回顾 1 文献回顾的步骤 2 文献回顾的目的 (四)思考与实践 1. 一个好的选题应遵循哪些标准? 2. 有哪些途径可以检索文献?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