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0 大学物 理 第28卷 幸遇上名师胡刚复先生,真是三生有幸.在南京的求 江大学发表的演讲.玻尔演讲地点设在浙江大学新教 学过程中,胡刚复先生给吴有训先生的指导和帮助 室楼三楼大教室内,玻尔演讲的题目是失于原子核 是良多的.据吴有训自己回忆”:“1918年吾在刚从 物理学之最近发展》玻尔的演讲很精彩,幻灯机也工 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归来,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 作得很好,听众200多人,浙江省广播电台也同时向 青年学者胡刚复教授的指导下,对X射线研究产生浓 全省转播.这次讲演会的主持人就是胡刚复先生,浙 厚兴趣.吴有训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物理学家康普 大的师生们都知道胡院长是个非常热情而且健谈的 顿(A.H Compton)教授,研究X射线散射问题,对康 人,话匣子打开就很难关住.讲演会的程序是由他说 普顿效应作过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其导师康普顿也 几句开场的话,然后请玻尔教授讲座,但胡先生话匣 由此获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毋庸置疑,胡刚复先 子一开,就又忘了时间,除了介绍玻尔的经历外,还讲 生是吴有训先生走上科研之路的引路人. 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时间过了15分钟,他还没有 1966年2月19日胡刚复先生在天津逝世,2月 结束的意思.王淦昌他们急了,在台下议论说:若不 23日,吴有训先生与夫人王立芬特赴北京车站接胡 提醒他,恐怕这个讲台就没有玻尔的份了.于是王淦 刚复先生的骨灰,后默默护送恩师至北京万安公 昌给胡先生递条子,请他不要讲了,把时间留给玻尔 墓,使恩师与其前妻华氏永久安息在一起 吧!胡先生看了条子,明白了,急忙说:“对不起,对不 据查考,胡刚复先生在浙江大学真是“五世同 起,请玻尔教授讲演.冶上台下都被胡先生这一突然 堂”,绝无仅有.因为胡先生在东南大学时期的亲授 举动引笑了,这是友善的、理解的笑,因为大家都知道 门生有张绍忠等:王淦昌是吴有训的门生,应该是第胡院长是个学问渊博而又平易近人的人 三代了;助教程开甲等是第四代:当时的门生李政道 52创立了康熙词典中找不到的一个熵字 等都是第五代门生了. 学习物理的人都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虽有克 胡刚复先生毕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桃李满天 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两种,但它们实际上都蕴 下.他早期的学生有吴有训、恽子强、严济慈、吴学 含着指出其他一切不可逆过程的共同规律:在一切 周、赵忠尧、柳大纲、施汝为、朱正元等,稍晚有余瑞 与热相联系的现象中自发地实现的过程都是不可逆 璜、顾静徽、钱临照、陆学善、钱学森、吴健雄、冯炳 的.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 铃、朱剑寒、卢嘉锡等,再晚有程开甲、胡济民、李政 就是因为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Rudilf Emanuel 道、李文铸、李天庆、李寿楠等著名科学家 Clausius1822一1888年)找到了态函数内能 U),才建立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而解决了很多 5胡刚复二件鲜为人知的事 实际问题.作为类比,善于构思物理概念的克劳修斯 51大教室里发出友善、理解的笑声 于1865年又找到了一个新概念态函数熵(S),用 1937年5月23至25日是浙江大学校史上的重 以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完成态函S的定义很自然, 要日子.1937年5月20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尔 倒是给S定名却使克劳修斯颇感踌躇,煞费苦心,最 Niels Bohr1885一1962年)偕夫人与儿子汉斯.玻 后考虑到S的物理意义与“能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在 尔Hans Bohr)应邀到中国访问,在上海讲学后,5月 字形上也应接近为好.为此,克劳修斯用字义为转 23日中午12时30分由浙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胡刚 变的希腊词语“印oπn为S命名,其德文同音字可 复先生陪同来到杭州).玻尔受到浙大当时3位突 写成“Entropie”英文为entropy/,以与“能的德文字 出青年科学家束星北、王淦昌、何增禄以及物理系主 “Energie”筷文为energy)在字形上接近从而定名.态 任张绍忠教授的迎接,并下榻在西冷饭店.5月24 函数“entopy的中文翻译是个熵字,左边是火字旁, 日上午9时,胡刚复和束星北、王淦昌、何增禄与张 右边是一个商字这种翻译是相当创新的,连诺贝尔物 绍忠主任一起陪玻尔夫妇和儿子游览西湖,玻尔一 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的导师吴大猷老先生原来也一 边游览一边向王淦昌介绍了关于原子核的复合核和 直不晓得到底是哪一位先生想出来的,创位了这样的一 液滴模型的思想,游完西湖各名胜古迹,胡刚复先生 个字,他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字.后来吴先生才知道原 就在西湖边一家中国饭馆请玻尔一家吃了一顿让玻 来是胡刚复先生所贡献出来的一个新名称), 尔儿子觉得是丰盛得令人难以想象的中国饭.吃完了 早在123年,1R普朗克(1858一1947年)来中国 鱼翅和许多别的菜肴,时间已是4时30分了.于是玻 南京讲学,著名物理学家胡刚复教授当时正在南京高师 尔和家人赶回他们下榻的饭馆,去准备将于5时在浙 陈南大学任教,由他当普朗克翻译,首次将“Entropy'” C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50 大 学 物 理 第 28卷 幸遇上名师胡刚复先生 ,真是三生有幸. 在南京的求 学过程中 ,胡刚复先生给吴有训先生的指导和帮助 是良多的. 据吴有训自己回忆 [ 17 ] :“1918年吾在刚从 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归来,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 青年学者胡刚复教授的指导下,对 X射线研究产生浓 厚兴趣. ”吴有训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物理学家康普 顿 (A. H. Comp ton)教授,研究 X射线散射问题 ,对康 普顿效应作过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其导师康普顿也 由此获 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毋庸置疑,胡刚复先 生是吴有训先生走上科研之路的引路人. 1966年 2月 19日胡刚复先生在天津逝世 , 2月 23日 ,吴有训先生与夫人王立芬特赴北京车站接胡 刚复先生的骨灰 [ 17 ] ,后默默护送恩师至北京万安公 墓 ,使恩师与其前妻华氏永久安息在一起. 据查考 ,胡刚复先生在浙江大学真是“五世同 堂 ”,绝无仅有. 因为胡先生在东南大学时期的亲授 门生有张绍忠等;王淦昌是吴有训的门生 ,应该是第 三代了;助教程开甲等是第四代;当时的门生李政道 等都是第五代门生了. 胡刚复先生毕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 ,桃李满天 下. 他早期的学生有吴有训、恽子强、严济慈、吴学 周、赵忠尧、柳大纲、施汝为、朱正元等 ,稍晚有余瑞 璜、顾静徽、钱临照、陆学善、钱学森、吴健雄、冯炳 铃、朱剑寒、卢嘉锡等 ,再晚有程开甲、胡济民、李政 道、李文铸、李天庆、李寿楠等著名科学家. 5 胡刚复二件鲜为人知的事 5. 1 大教室里发出友善、理解的笑声 1937年 5月 23至 25日是浙江大学校史上的重 要日子. 1937年 5月 20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尔 (N iels Bohr, 1885—1962年 )偕夫人与儿子汉斯. 玻 尔 (Hans Bohr)应邀到中国访问 ,在上海讲学后 , 5月 23日中午 12时 30分由浙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胡刚 复先生陪同来到杭州 [ 10 ] . 玻尔受到浙大当时 3位突 出青年科学家束星北、王淦昌、何增禄以及物理系主 任张绍忠教授的迎接 ,并下榻在西泠饭店. 5月 24 日上午 9时 ,胡刚复和束星北、王淦昌、何增禄与张 绍忠主任一起陪玻尔夫妇和儿子游览西湖 ,玻尔一 边游览一边向王淦昌介绍了关于原子核的复合核和 液滴模型的思想 ,游完西湖各名胜古迹,胡刚复先生 就在西湖边一家中国饭馆请玻尔一家吃了一顿让玻 尔儿子觉得是丰盛得令人难以想象的中国饭. 吃完了 鱼翅和许多别的菜肴,时间已是 4时 30分了. 于是玻 尔和家人赶回他们下榻的饭馆,去准备将于 5时在浙 江大学发表的演讲. 玻尔演讲地点设在浙江大学新教 室楼三楼大教室内,玻尔演讲的题目是《关于原子核 物理学之最近发展 》. 玻尔的演讲很精彩 ,幻灯机也工 作得很好 ,听众 200多人,浙江省广播电台也同时向 全省转播. 这次讲演会的主持人就是胡刚复先生,浙 大的师生们都知道胡院长是个非常热情而且健谈的 人,话匣子打开就很难关住. 讲演会的程序是由他说 几句开场的话,然后请玻尔教授讲座,但胡先生话匣 子一开 ,就又忘了时间,除了介绍玻尔的经历外,还讲 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时间过了 15分钟,他还没有 结束的意思. 王淦昌他们急了,在台下议论说:“若不 提醒他 ,恐怕这个讲台就没有玻尔的份了. ”于是王淦 昌给胡先生递条子 ,请他不要讲了 ,把时间留给玻尔 吧 ! 胡先生看了条子,明白了,急忙说:“对不起,对不 起,请玻尔教授讲演. ”台上台下都被胡先生这一突然 举动引笑了,这是友善的、理解的笑,因为大家都知道 胡院长是个学问渊博而又平易近人的人. 5. 2 创立了康熙词典中找不到的一个“熵 ”字 学习物理的人都知道 ,热力学第二定律虽有克 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两种 ,但它们实际上都蕴 含着指出其他一切不可逆过程的共同规律 :在一切 与热相联系的现象中自发地实现的过程都是不可逆 的. 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 就是因为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 (Rudilf Emanuel Clausius, 1822—1888 年 ) 找到了态函数 ———内能 (U ) ,才建立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从而解决了很多 实际问题. 作为类比 ,善于构思物理概念的克劳修斯 于 1865年又找到了一个新概念 ———态函数熵 (S ) ,用 以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 完成态函 S的定义很自然 , 倒是给 S定名却使克劳修斯颇感踌躇,煞费苦心,最 后考虑到 S的物理意义与“能 ”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在 字形上也应接近为好. 为此 ,克劳修斯用字义为“转 变 ”的希腊词语“τροπη”为 S 命名 ,其德文同音字可 写成“Entrop ie”(英文为 entropy) ,以与“能 ”的德文字 “Energie”(英文为 energy)在字形上接近从而定名. 态 函数“entropy”的中文翻译是个“熵 ”字,左边是火字旁, 右边是一个商字.这种翻译是相当创新的,连诺贝尔物 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的导师吴大猷老先生原来也一 直不晓得到底是哪一位先生想出来的,创立了这样的一 个字,他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字. 后来吴先生才知道原 来是胡刚复先生所贡献出来的一个新名称 [2 ] . 早在 1923年, I. R普朗克 (1858—1947年 )来中国 南京讲学,著名物理学家胡刚复教授当时正在南京高师 (东南大学 )任教,由他当普朗克翻译,首次将“Entropy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