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蟋蟀釋典:英雄不論出身低 西管崔豹的《古今注》,及三國陸璣的《毛詩陸疏廣要》。兩者之相 關討論,均本於對上引《詩經》〈唐風〉、〈盥風〉二篇中所提「莎 雞」及「蟋蟀」部分的解說。首先,《古今注》「魚蟲」下,所談 的「莎雞」與「蟋蟀」,除各舉異名之外,一舉地拋棄過去對兩者 者般形状、習性,與行止丶飛躍等描繪,不約而同地關注起其「鳴 聲」的問題,並對二物之鳴,作明顯而直截的道德性發揮·其說 「莎雞」,直稱「一名促織,一名絡緯,一名蟋蟀。」28並隨即對此 一物諸名的各種稱呼,會作了與鳴馨相關的教化性解釋,以: 促織,謂鳴聲如急織。絡緯,謂鳴聲如紡績也。29 因此處是目前文默上最早看到提及以「促織」名蟲者,同時亦 已將其名物與鳴聲聯想,故嚴格稽古之角度而言,莎雞(不論其指 何禽何蟲)或任何相似細物因其鳴聲而被赋予與紡織或紡績活動之 關聯,似乎是自始已然,難析其故·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此動物此 時雖已具「促織」之名,但古今注釋文並未明言以其鳴聲催織之 義·僅稱因其鳴之馨状,「如急織」,「如紡績」,乍聽之下,像極 了此時四處逐渐可聞的快速轉動中的紡織機動的聲音。同一出處 《古今注》「魚蟲」第五卷中,續對常與莎雞並提的蟋蟀,作了一番 說明,並且無獨有偶地亦著墨於其鳴聲。謂: 蟋蟀,一名吟蛩,一名蛩。秋出生,得寒則鳴。一云濟南呼 爲懶婦。30 05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