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师:西周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一一公元前771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 秋时间是公元前770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间是公元前475 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第7 课一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讲授新课 教师: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造福千秋的都 江堰,我们来依次学习。 教师首先展示一段有关诸侯国问题的视频,再出示课后问题的一个图表材料, 让学生了解到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随后出示各国的地图,学生概括出问题。 出示问题: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形成的顺序?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3分钟)将学生分成前后四人组进行讨论。 1、长平之战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平之战,请同学进行朗读。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 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 言秦不怕廉频,怕的是赵括。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颠的防御部署及军规, 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 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 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教师:出示表格比较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 思考: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给同学们2分钟思考) 学生: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教师:展示战国时期的兵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 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提问: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 教师:西周时间是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 秋时间是公元前 770~前 476 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间是公元前 475~ 前 221 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第 7 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讲授新课 教师: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造福千秋的都 江堰,我们来依次学习。 教师首先展示一段有关诸侯国问题的视频,再出示课后问题的一个图表材料, 让学生了解到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随后出示各国的地图,学生概括出问题。 出示问题: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形成的顺序?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3 分钟)将学生分成前后四人组进行讨论。 1、 长平之战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平之战,请同学进行朗读。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 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 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赵括。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 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 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 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教师:出示表格比较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 思考: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给同学们 2 分钟思考) 学生: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教师:展示战国时期的兵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 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提问: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