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一个思考方法 (15’-3) 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环境流行病学方法、环境毒理学方法) 分析问题:研究设计、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解决问题:防治对策与措施、效果监测与评价(健康危险度评估) 第4节课(50')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概述 健康效应谱:人类暴露于致病因子后发生的各种临床和亚临床表现。 (4-5’) (一)自然环境与健康(原生环境:人群对环境适应不良产生的问题)p35-41 (4-5') 1、不良气象因素(以及天气、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安排在大气与健康内容中学习: 2、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与健康,自学,了解: 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结合第七章内容学习,主要学习第1、2、3、4节,重点是我 省常见地方病(氟、砷中毒和碘缺乏病),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病因、主要表现、流行因素、 防控对策与措施。 注意:传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包括两种类型,即生物源性地方病和地球化学性地方 病,前者指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病原生物引起,有传染性:后者由地壳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 没有传染性。现教材中不加区分,专指后者。 (二)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次生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p41-50 (4-15’) 1、急性危害:概念,两种类型(异常气象条件与意外事故),参考教材上四种类型: 2、慢性危害:概念,影响因素: 3、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 (三)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 p25-35 (25’-4) 1、有害物质毒性 2、剂量(强度)效应(反应) 3、作用时间与蓄积效应 4、人群易感性 5、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独立、拮抗、相加、协同 6、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点: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 剂量-效应关系:化学物摄入量与某一生物体呈现某种生物学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化学物摄入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呈现某一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占总体 比例之间的关系。 高危人群:由于机体敏感性或接触有害因素的机会,较容易受到健康危害的人群。 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四)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 1、环境流行病学:结合流行病学知识自学,掌握基本方法 2、环境毒理学:结合卫生毒理学知识自学,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五)健康危险度评价 (安排在环境质量评价部分学习) 第5节课(50’) 三、现代医学的内涵、分类 (5-15') 1.医学史表明,各国传统医学均含有预防与治疗内容 2.现代医学的四大领域及相互关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 3.预防医学的概念、特点 四、医学发展趋势 (一)现状 (5-20') 1发展与需求的矛盾:人口增长与老龄化,对健康需求的变化,经济落后的因窘 2.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重治轻防、见病不见人、忽视人文关怀 3高度专科化的弊端:麻烦、昂贵、效率低下 (二)趋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