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2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0卷 求解过程,总结了各种组合方法的差异,并进行了实 桥梁墩柱底截面曲率P与桥墩柱底所受到弯矩M 例计算,同时结合时程分析进行检验比较,朱东生 满足: 等[-研究了曲线桥桥墩类型支座形式等对其抗震 =M (2) 性能的影响,通过地震反应谱,利用任意一个方向的 EI 地震输入来确定结构的最不利输入角度.范立础和 因此, 聂利英等[)最不利角度的确定标准作了讨论, 4=L2 3 (3) 并用弹性反应谱确定最不利输入方向,利用叠加原 其中,L为墩柱高度,E1为抗弯刚度 理和CQC方法研究地震响应量最大值,来确定最不 如果墩柱底部进入塑性状态,假设塑性铰长度 利角度 为L。,假定墩柱本身曲率保持极限屈服状态不变, 复杂结构的抗震验算时,结构弹塑性时程反应 而所有塑性变形集中在墩柱底部的塑性铰长度范围 分析是比较可靠的方法,能判断结构的屈服机制、薄 内,塑性铰区域内的曲率为9.,如图1,于是,墩柱 弱环节以及可能的破坏类型,但是面对城市曲线 顶部的位移可以用下式表示: 桥,需要考虑不同的地震输入角度,其计算工作量 △=△十(9.-9o)L(L-0.5Lp)(4) 大,结果处理繁杂,因此相对简单的静力非线性抗震 分析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0山].静力非线性抗震 其中,△,为墩柱底部达到屈服极限时的顶部位移. 分析方法(Pushover法)在房屋建筑方面应用比较 质量中心 广,而在桥梁方面的分析正在逐步完善];徐欣国 等I3]主要研究了Pushover法在桥梁双柱墩上的应 用,崔高航利用Pushover法分析了桥梁抗震和 结构的P一△效应,Saadeghvaziri等[l对多跨简支 桥梁作了二维和三维的模拟,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 方法和Pushover法,对比分析了两者的桥梁地震反 应,这些研究都主要是通过Pushover法研究桥梁位 移反应 图1单墩底部曲率与顶部位移关系图 对复杂桥梁结构的动力分析可以通过结构的位 Fig.I Relation between bottom curvature and top displacement of a 移和曲率实现,也就是广义位移的动力响应量,通常 single pier 这两个量分别在墩柱顶部和墩柱底部达到最大值, 把两种状态统一成一个形式,也就是: 当桥墩处于弹性状态时,对于桥梁墩柱同样的顶部 4p=4b十b(9。-9o) (5) 位移来说,墩柱本身高度不同,那么其底部发生的曲 其中, 率也不同.本文用Pushover法计算出在各个外荷载 9L2 方向时曲线桥墩柱底部曲率,通过建立曲率与地震 3 (9<9o) 波输入最不利角度的计算公式,进而使实际工程基 △ PoL2 于最不利角度进行的时程反应计算分析中的工作量 3 (9≥90) 大大简化 Lp(L-0.5Lp)(9<9o) 1 6= 基于Pushover法的曲线桥地震波输入最 (9≥o) 不利角度估算公式 Lp=0.2H-0.1D,且0.1D≤Lp≤0.5D. 1.1单墩位移与曲率关系 式中,o为墩柱底部的屈服曲率,9,为墩柱底部曲 对于单柱式桥墩,假设塑性铰形成于柱底部,水 率,H为桥墩高度,D为桥墩直径 平地震产生荷载作用在质量中心,也就是说不考虑 1.2二维双向地震输入 扭转效应,水平变形主要由墩柱在地震过程中受到 当单向地震波由结构水平面内任意方向输入 的弯矩作用产生,则在弹性范围内时,墩柱顶部位移 时,产生如图2所示位移最大反应,假设输入角度 △为: 与x轴夹角为α,那么对地震响应量作分解可以 L P(y)dydy= ML (1) 得到: u=ucos a十u,sina (6)求解过程‚总结了各种组合方法的差异‚并进行了实 例计算‚同时结合时程分析进行检验比较.朱东生 等[6—7]研究了曲线桥桥墩类型支座形式等对其抗震 性能的影响‚通过地震反应谱‚利用任意一个方向的 地震输入来确定结构的最不利输入角度.范立础和 聂利英等[8—9]对最不利角度的确定标准作了讨论‚ 并用弹性反应谱确定最不利输入方向‚利用叠加原 理和 CQC 方法研究地震响应量最大值‚来确定最不 利角度. 复杂结构的抗震验算时‚结构弹塑性时程反应 分析是比较可靠的方法‚能判断结构的屈服机制、薄 弱环节以及可能的破坏类型.但是面对城市曲线 桥‚需要考虑不同的地震输入角度‚其计算工作量 大‚结果处理繁杂‚因此相对简单的静力非线性抗震 分析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10—11].静力非线性抗震 分析方法(Pushover 法)在房屋建筑方面应用比较 广‚而在桥梁方面的分析正在逐步完善[12];徐欣国 等[13]主要研究了 Pushover 法在桥梁双柱墩上的应 用‚崔高航[14] 利用 Pushover 法分析了桥梁抗震和 结构的 P—Δ效应.Saadeghvaziri 等[15]对多跨简支 桥梁作了二维和三维的模拟‚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 方法和 Pushover 法‚对比分析了两者的桥梁地震反 应‚这些研究都主要是通过 Pushover 法研究桥梁位 移反应. 对复杂桥梁结构的动力分析可以通过结构的位 移和曲率实现‚也就是广义位移的动力响应量‚通常 这两个量分别在墩柱顶部和墩柱底部达到最大值. 当桥墩处于弹性状态时‚对于桥梁墩柱同样的顶部 位移来说‚墩柱本身高度不同‚那么其底部发生的曲 率也不同.本文用 Pushover 法计算出在各个外荷载 方向时曲线桥墩柱底部曲率‚通过建立曲率与地震 波输入最不利角度的计算公式‚进而使实际工程基 于最不利角度进行的时程反应计算分析中的工作量 大大简化. 1 基于 Pushover 法的曲线桥地震波输入最 不利角度估算公式 1∙1 单墩位移与曲率关系 对于单柱式桥墩‚假设塑性铰形成于柱底部‚水 平地震产生荷载作用在质量中心‚也就是说不考虑 扭转效应‚水平变形主要由墩柱在地震过程中受到 的弯矩作用产生‚则在弹性范围内时‚墩柱顶部位移 Δ为: Δ=∫ L∫0 y 0 φ( y)d yd y= ML 2 3EI (1) 桥梁墩柱底截面曲率 φ与桥墩柱底所受到弯矩 M 满足: φ= M EI (2) 因此‚ Δ= φL 2 3 (3) 其中‚L 为墩柱高度‚EI 为抗弯刚度. 如果墩柱底部进入塑性状态‚假设塑性铰长度 为 Lp‚假定墩柱本身曲率保持极限屈服状态不变‚ 而所有塑性变形集中在墩柱底部的塑性铰长度范围 内‚塑性铰区域内的曲率为 φu‚如图1.于是‚墩柱 顶部的位移可以用下式表示: Δ=Δ0+(φu—φ0) Lp( L—0∙5Lp) (4) 其中‚Δ0 为墩柱底部达到屈服极限时的顶部位移. 图1 单墩底部曲率与顶部位移关系图 Fig.1 Relation between bottom curvature and top displacement of a single pier 把两种状态统一成一个形式‚也就是: Δtop=Δ0+b(φb—φ0) (5) 其中‚ Δ0= φb L 2 3 (φb<φ0) φ0L 2 3 (φb≥φ0) b= Lp( L—0∙5Lp) (φb<φ0) 0 (φb≥φ0) Lp=0∙2H—0∙1D‚且0∙1D≤ Lp≤0∙5D. 式中‚φ0 为墩柱底部的屈服曲率‚φb 为墩柱底部曲 率‚H 为桥墩高度‚D 为桥墩直径. 1∙2 二维双向地震输入 当单向地震波由结构水平面内任意方向输入 时‚产生如图2所示位移最大反应 u‚假设输入角度 与 x 轴夹角为α‚那么对地震响应量作分解可以 得到: u= uxcosα+ uysinα (6) ·1224·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0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