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两个人,一个是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另一个是明斯基。例如明斯基指出(1977) 传统的理论之所以显得软弱无力,主要是没有一个恰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他认为传统的研 究方法是 乡村集市(illage fair)范式 ,即从物物交换中抽象出有关的经济规律 视了很多重要的变量。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图景与这种集市贸易完全不同,因为人们首先 看到的是资金、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运动,然后才看到货物的流动,所以应该先分析金 融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经济中所存在的问恩。他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称作为“华 你街(Wall Street)范式”,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假说”,强调金融市场 对现实经 的影 并抛弃了 新谓的MM定理 他认为 ,正是因为金融市场在资 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才使得这一经济变得越来越脆弱。在研究金融市场作用问题时,金德 尔伯格和明斯基发现,另一位剖析大萧条的经济学大师欧文·费雪(I.Fisher)早在40年前 (1933年)在其“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中就把他们现在所关心的问题提出来了。 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不同的是,费雪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解读大萧条的,他认为大萧 条是企业的过 负债所 费雪扑 0年之的 由于受经济繁荣前景的鼓励 从金融机构获得了大量的贷款,其债务比率急剧增长。在危机爆发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负 累紫,并出现了 ~些企业由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被迫破产重组的现象。当这种债务重组成 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债务一桶货紧缩”的故事就开始了。该故事的且体“情节”是 这样的:企业的普编性债务重组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商业信用,从而导致企业销售量的全面 降,企业销售量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存款货币增长速度和整个货币流通速度的下滑,这种 双重下滑引致了物价总水平的下跌(回 程 所揭示的有关原理) 物价的下 降低了企业的净值和利润率,净值和利润率的降低意味者企业资信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 融机构贷款规模的收缩,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总水平又因此而下降(即通货紧缩越来越习 重)。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货紧缩会提高债务的真实利率,真实利率的上升则意味 若企业真实负债的扩大(根据费雪的计算,到1933年3月,由于价格和收入的下降,整个 社会企业的平均 真实负债 已经比1929年 初上升 大约40%)。这样, 上述逻辑过程又再一次 重现。从上述故事“情节 我循环和自我加速的特点。 以看曲金市场对法观经济波动的影以及道紧箱所具有自 尽管费雪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为大萧条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但由于罗斯福新 政的原因及人们对古典理论的逆反,使凯因斯的观点流行开来。费舌的这一思想知被不话当 地忽视了(格特制 1988)。所以,当金德尔伯格和明斯基在70年代重新就费雪的上述思想 进行表述时,人们才认识到它的深刻性和金融市场在宏 经济所扮演的角色 由 于费雪 金 德尔伯格和明斯基的理论没有形式化,因而金融市场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来。 文种情况到了80年代便有了很大的改观。 从8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开始运用数学的语言试图把“金融市场”写进主流宏观经 济模型。以增强传统模型的解拯能力或提供 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由于对通货紧缩的研究 始终是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联系在 起的 所以这 一理论新动 也标志着通 紧缩研究的 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发展趋势始终遵循了费雪1933年的“债务 一通货紧缩”理 论(Bernanke et al.,l998),所以,尽管宏观经济学有很多发展方向,但只有把金融市场引 入宏观模型这条脉络才真正体现通货紧缩理论研究的发展。综合有关文献可以发现,金融市 场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讲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之中。 1扩大凯恩斯S一LM分析框架中金融商品的种类,或把金融资产的差异性引入模型 在IS一LM模型中,金融市场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商品,而真正进入到这一模型中的则只有货 币(因为瓦尔拉斯定律的缘故),其作用被浓缩于LM曲线中。因此,要把金融市场的作用 引入则必须至少存在三种金融产品。伯南科和布林德(Blinder)198年的CC一LM模型两个人,一个是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另一个是明斯基。例如明斯基指出(1977), 传统的理论之所以显得软弱无力,主要是没有一个恰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他认为传统的研 究方法是一种“乡村集市(Village fair)范式”,即从物物交换中抽象出有关的经济规律,忽 视了很多重要的变量。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图景与这种集市贸易完全不同,因为人们首先 看到的是资金、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运动,然后才看到货物的流动,所以应该先分析金 融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他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称作为“华 尔街(Wall Street)范式”, 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假说”,强调金融市场 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并抛弃了所谓的 MM 定理。他认为,正是因为金融市场在资本主义经 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才使得这一经济变得越来越脆弱。在研究金融市场作用问题时,金德 尔伯格和明斯基发现,另一位剖析大萧条的经济学大师欧文·费雪(I.Fisher)早在 40 年前 (1933 年)在其“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中就把他们现在所关心的问题提出来了。 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不同的是,费雪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解读大萧条的,他认为大萧 条是企业的过度负债所致。费雪指出,在 1929 年之前,由于受经济繁荣前景的鼓励,企业 从金融机构获得了大量的贷款,其债务比率急剧增长。在危机爆发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负债 累累,并出现了一些企业由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被迫破产重组的现象。当这种债务重组成 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债务—通货紧缩”的故事就开始了。该故事的具体“情节”是 这样的:企业的普遍性债务重组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商业信用,从而导致企业销售量的全面下 降,企业销售量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存款货币增长速度和整个货币流通速度的下滑,这种 双重下滑引致了物价总水平的下跌(回想“费雪方程式”所揭示的有关原理),物价的下跌 降低了企业的净值和利润率,净值和利润率的降低意味着企业资信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金 融机构贷款规模的收缩,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总水平又因此而下降(即通货紧缩越来越严 重)。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货紧缩会提高债务的真实利率,真实利率的上升则意味 着企业真实负债的扩大(根据费雪的计算,到 1933 年 3 月, 由于价格和收入的下降,整个 社会企业的平均真实负债已经比 1929 年初上升大约 40%)。这样,上述逻辑过程又再一次 重现。从上述故事“情节”可以看出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通货紧缩所具有自 我循环和自我加速的特点。 尽管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大萧条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但由于罗斯福新 政的原因及人们对古典理论的逆反,使凯恩斯的观点流行开来,费雪的这一思想却被不适当 地忽视了(格特勒,1988)。所以,当金德尔伯格和明斯基在 70 年代重新就费雪的上述思想 进行表述时,人们才认识到它的深刻性和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所扮演的角色。由于费雪、金 德尔伯格和明斯基的理论没有形式化,因而金融市场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来。 这种情况到了 80 年代便有了很大的改观。 从 80 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开始运用数学的语言试图把“金融市场”写进主流宏观经 济模型,以增强传统模型的解释能力或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由于对通货紧缩的研究 始终是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一理论新动向也标志着通货紧缩研究的 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发展趋势始终遵循了费雪 1933 年的“债务—通货紧缩”理 论(Bernanke et al.,1998),所以, 尽管宏观经济学有很多发展方向,但只有把金融市场引 入宏观模型这条脉络才真正体现通货紧缩理论研究的发展。综合有关文献可以发现,金融市 场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进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之中。 1.扩大凯恩斯 IS—LM 分析框架中金融商品的种类,或把金融资产的差异性引入模型。 在 IS—LM 模型中,金融市场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商品,而真正进入到这一模型中的则只有货 币(因为瓦尔拉斯定律的缘故),其作用被浓缩于 LM 曲线中。因此,要把金融市场的作用 引入则必须至少存在三种金融产品。伯南科和布林德( Blinder)1988 年的 CC—LM 模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