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表112例手术前后UCA评分比较(均数±标准差) 总分 疼猪 功能前屈角度 前屈肌力 术前16.9±4.03.3±1.35.2±2.04.0±1.54.4±0.7 术后32.5±1.48.5±1.29.2±1.04.9±0.3 4.9±0.3 t值 -14.027 8.983 5.745 -2.303 -2.569 P值<0.01 <0.01 <0.01 <0.05 0.05 4例无疼痛,7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1例剧烈运动时疼痛。7例完全正 常活动,5例可从事肩以上水平工作。 术后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11例超过150°,1例90°~120°之间。 术后前屈及外展肌力:5级11例,4级1例。 所有病人均恢复日常生活及运动,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3讨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系肩部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 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检。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和活动受 限1,4)。疼痛通常位于肩峰前外侧,可以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区域。在肩前屈上举 时加重,部分患者有夜间痛。由于疼痛,患肩主动运动受限,但被动运动往往正 常。本组患者均有肩部疼痛,夜间痛5例。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11例。诊断试 验中阳性率较高的有Neer撞击征14,5、痛弧征14,5及肩峰前外缘压痛4,5。前两 项试验阳性说明肩峰下组织与喙肩弓存在撞击,并引起疼痛,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肩峰前外缘压痛提示肩峰下滑囊炎。本组Nr撞击征阳性9例(75%),肩峰 前外缘压痛10例(83%),痛弧征阳性6例(50%)。为了鉴别疼痛是否源于 肩峰下间隙,Nr提出肩蜂下间隙封闭试验1,该试验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 义。本组中Neer撞击征阳性患者该试验均为阳性。 Biglianil2]将肩峰分为三型:I型平直形肩峰,Ⅱ型弧型肩峰,I型钩状肩峰。 并认为Ⅱ、Ⅲ型肩峰更易出现肩峰下撞击。本组均为Ⅱ、型肩峰,说明肩峰形 状与肩峰下格击综合征的发牛有一定关系。但有学者认为贿若年龄的增加,与三 角肌相比,肩袖肌力的下降更为明显。肩部外展时,肩袖对肱骨头的压抑力量下 降,肱骨头上移,肩峰下间隙变窄,肱骨头反复与肩峰前缘撞击,肩峰前下缘骨 赘形成,出现Ⅱ、Ⅲ型肩峰6。 对于肩袖撕裂,特别是全层撕裂,文献报道B超和MRA的准确性均很高刀 本组中7例行B超检查,5例诊断正确。10例行MRI或MRA检查,7例诊断正 确12 表 1 12 例手术前后 UCLA 评分比较(均数± 标准差) 总 分 疼 痛 功 能 前屈角度 前屈肌力 术前 16.9± 4.0 3.3± 1.3 5.2± 2.0 4.0± 1.5 4.4± 0.7 术后 32.5± 1.4 8.5± 1.2 9.2± 1.0 4.9± 0.3 4.9± 0.3 t 值 -14.027 -8.983 -5.745 -2.303 -2.569 P 值 ﹤0.01 ﹤0.01 ﹤0.01 ﹤0.05 ﹤ 0.05 4 例无疼痛,7 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1 例剧烈运动时疼痛。7 例完全正 常活动,5 例可从事肩以上水平工作。 术后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11 例超过 150°,1 例 90°~120°之间。 术后前屈及外展肌力:5 级 11 例,4 级 1 例。 所有病人均恢复日常生活及运动,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3 讨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系肩部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 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1]。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检。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和活动受 限[1,4,5]。疼痛通常位于肩峰前外侧,可以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区域。在肩前屈上举 时加重,部分患者有夜间痛。由于疼痛,患肩主动运动受限,但被动运动往往正 常。本组患者均有肩部疼痛,夜间痛 5 例。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 11 例。诊断试 验中阳性率较高的有 Neer 撞击征[1,4,5]、痛弧征[1,4,5]及肩峰前外缘压痛[4,5]。前两 项试验阳性说明肩峰下组织与喙肩弓存在撞击,并引起疼痛,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肩峰前外缘压痛提示肩峰下滑囊炎。本组 Neer 撞击征阳性 9 例(75%),肩峰 前外缘压痛 10 例(83%),痛弧征阳性 6 例(50%)。为了鉴别疼痛是否源于 肩峰下间隙,Neer 提出肩峰下间隙封闭试验[1],该试验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 义。本组中 Neer 撞击征阳性患者该试验均为阳性。 Bigliani[2]将肩峰分为三型:Ⅰ型平直形肩峰,Ⅱ型弧型肩峰,Ⅲ型钩状肩峰。 并认为Ⅱ、Ⅲ型肩峰更易出现肩峰下撞击。本组均为Ⅱ、Ⅲ型肩峰,说明肩峰形 状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有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与三 角肌相比,肩袖肌力的下降更为明显。肩部外展时,肩袖对肱骨头的压抑力量下 降,肱骨头上移,肩峰下间隙变窄,肱骨头反复与肩峰前缘撞击,肩峰前下缘骨 赘形成,出现Ⅱ、Ⅲ型肩峰[6]。 对于肩袖撕裂,特别是全层撕裂,文献报道 B 超和 MRA 的准确性均很高[7]。 本组中 7 例行 B 超检查,5 例诊断正确。10 例行 MRI 或 MRA 检查,7 例诊断正 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