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l2 0.535 0.770 Br Br 1.065 所以,Fe3可氧化r,Br2可氧化Fe2 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衡量 氧化还原反应在达到平衡时进行的程度可山标准平衡常数K的大小来衡量,K值越 大,反应进行地越彻底。298.15K时,gK= 0.05917 n氧化还原反应所对应的原电池反应所转移的电子数 E—氧化还原反应所对应的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山氧化还原反应所对应的原电池的E值,就可计算出K值的大小 注意:电池反应方向确定后,E和E值的大小与反应式的写法无关,而K值的大小与 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例如:已知反应Zn(s)+Cu2(1 mol/ dm2)=Zn2(1 mol/dm)+Cu(s)的平衡常数为K1,标 准电动势为E1,反应2Zn(s)+2Cu2( mol/dm)=2zZn2( Imol/dm3)+2Cus的平衡常数K, 标准电动势为E2,反应Zn2( Imol/dm)+Cus)=Zms)+Cu2(1 mol/dm3)的平衡常数为K, 标准电动势为E3 那么,K2=(K月,=E K=1/K日,E3= 52.4电解 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实现电解过程的装置称为电解池。 电解池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或融盐)组成。在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 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极叫阳极。在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阳极发 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在电解池中电子流动的方向为:一方面,山电源负极→导线→电解池阴极;另一方面 山电解池的阳极→导线→电源正极。 1.分解电压和超电势 实际分解电压—能使电解顺利进行的最低电压 理论分解电压—电解产物所形成的原电池产生的电动势 实际分解电压>理论分解电压 b.电化学极化:是山电极表面性质或电解产物析出过程中某一步骤的反应速度迟缓所 引起的。 影响超电势的因素 ①电解产物:金属的超电势较小,气体的超电势较大,而氢气、氧气的超电势则史大 ②电极材料和表面状态。 ③电流密度:电流密度增大,超电势增大 2.电解池中两极的电解产物 在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的首先是析出电势(考虑超电势)代数值较小还原念物质 在阴极上进行还原反应的首先是析出电势(考虑超电势)代数值较大的氧化态物质 (1)以惰性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时,阳极各物质放电先后顺序为: OH,含氧酸根难被氧化 阴极放电先后顺序为:金属活动性在A以后的金属离子,H,而Na,Mg2,A1等 在水溶液中个易被还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