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答:该反应的活化能为24.2 kJ-mol- 5.11若有人告诉你:同一反应,温度越高,温度升高引起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越高。你对此持 肯定意见还是否定意见?在回答上问后,作如下估算:设反应甲、乙两个反应的活化能分 别为:20Jmol和50kJmo1,试对比反应甲、乙温度从300K升高到310K和从500K升 至510K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并作出归纳如下:速率快的反应与速率小的反应对比,在 相同温度范围内,哪一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高?同一反应,在温度低时和温度高时,温度 升高范围相同时.哪个温度范围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高?试对归纳的结论做出定性的解释。 (此题的假定是:温度改变没有改变反应历程和活化能, 解根器会{ ,代入己知数据,可得 由300K到310K时 单冬=10:2套=191: 由500K到51OK时 =10:冬-127 答:在相同温度范圈内,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高,因为k与E成正比:同一反应, 温度升高范围相同时,较低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紫增大的倍数高,根据山k=一行+n4, k是条对数曲线,自变量越小,曲线越陡,即斜率变化越大,所以T在较低范围内变大时 k增大的倍数越大。 5.12试对比阿仑尼乌斯活化能(表观活化能或实验活化能)、碰撞理论活化能和过渡状态理论活 化能的物理意义,并由此说明表观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的不同性。 答:阿仑尼乌斯活化能:阿仑尼鸟斯公式k=A奇中的E,其中B,不随温度改变:碰撞理论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过波态理论活化能:反应物分 子平均能量与处在过渡态的活化络合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 表观动力学中的讨论的是宏观统计平均量:分子动力学是分子水平的平均表现。 5.13表观动力学方程得出的指前因子有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分别对指 前因子的物理意义是如何理解的?它们的理解是否解释了所有表观动力学方程中指前因了 的物理意义?为什么? 答:表观动力学方程得出的指前因子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碰撞理论的指前因子是频率因子,是 反应系统中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分子之间的碰撞数:过渡态理论的指前因子与过渡态的活 化嫡有关,它实际上是活化分子在全部分子中所占的分数。它们的理解并没有解释了所有表 观动力学方程中指前因子的物理意义。 5.14有人提出氧气氧化溴化氢气体生成水蒸气和溴蒸气的反应历程如下: HBr+O,HOOBr答: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24.2kJ∙mol-1 . 5.11  若有人告诉你:同一反应,温度越高,温度升高引起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越高。你对此持 肯定意见还是否定意见?在回答上问后,作如下估算:设反应甲、乙两个反应的活化能分 别为:20 kJ∙mol-1 和 50 kJ∙mol-1, 试对比反应甲、 乙温度从 300K 升高到 310K 和从 500K 升 至 510K 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并作出归纳如下:速率快的反应与速率小的反应对比,在 相同温度范围内,哪一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高?同一反应,在温度低时和温度高时,温度 升高范围相同时. 哪个温度范围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高?试对归纳的结论做出定性的解释。 (此题的假定是:温度改变没有改变反应历程和活化能) 解: 根据 1 1 2  2 1 2  ln E a  k T T  k R TT Ê - ˆ = Á ˜ Ë ¯ ,代入己知数据,可得 由 300K 到 310K 时 甲: 2  1  1.30 k  k = ;乙: 2  1  1.91 k  k = ; 由 500K 到 51OK 时 甲: 2  1  1.10 k  k = ;乙: 2  1  1.27 k  k = 答:在相同温度范圈内,活化能大的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高,因为 lnk 与 Ea 成正比:同一反应, 温度升高范围相同时,较低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高,根据ln ln E a  k A  RT = - + , lnk 是条对数曲线,自变量越小,曲线越陡,即斜率变化越大,所以 T 在较低范围内变大时, k 增大的倍数越大。 5.12  试对比阿仑尼乌斯活化能(表观活化能或实验活化能)  、碰撞理论活化能和过渡状态理论活 化能的物理意义,并由此说明表观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的不同性。 答:阿仑尼乌斯活化能:阿仑尼乌斯公式 E a  RT k = Ae 中的 Ea,其中 Ea 不随温度改变;碰撞理论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过渡态理论活化能:反应物分 子平均能量与处在过渡态的活化络合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 表观动力学中的讨论的是宏观统计平均量;分子动力学是分子水平的平均表现。 5.13  表观动力学方程得出的指前因子有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分别对指 前因子的物理意义是如何理解的?它们的理解是否解释了所有表观动力学方程中指前因子 的物理意义?为什么? 答:表观动力学方程得出的指前因子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碰撞理论的指前因子是频率因子,是 反应系统中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分子之间的碰撞数;过渡态理论的指前因子与过渡态的活 化熵有关,它实际上是活化分子在全部分子中所占的分数。它们的理解并没有解释了所有表 观动力学方程中指前因子的物理意义。 5.14  有人提出氧气氧化溴化氢气体生成水蒸气和溴蒸气的反应历程如下: HBr + O2→HOOBr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