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PE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 面界定,对中国的相关研究议程进行了全面布局。① 此后,PE的教学与研究逐渐在中国主要高校的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 的相关系所开枝散叶。②1999年,宋新宁和陈岳共同完成了中国第一本国 际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③不过该书致力于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框架,强调突出中国特色,从而与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拉 开了距离。 由于学科基础薄弱,无论是在相对成熟的国际安全领域,还是在相对 落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总是与西方理论范 式的引进相伴而生。在中国PE发展的早期,就己经有中国学者开始了对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已有成果进行介绍,比如任东来最早对美国PE中 影响很大的霸权稳定论进行了评论:④李滨等较早地依据吉尔平的分类, 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流派的理论来源和新近的一些发展特点进行了论 述,⑤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介绍了英国学派的PE代表人物苏珊·斯特兰 奇的结构主义思想:6王正毅不仅全面评介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 人物沃尔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还创造性地运用了该理论来解释东南亚和中 国的发展。⑦此外,作为中国引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位先驱,王逸舟 ①宋新宁《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挑战·困境·出路》,载袁明主编《跨世纪的挑 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343一368页。该次会议还邀请了美国 PE研究的领袖性学者罗伯特·吉尔平与会,介绍了当时西方PE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参见罗伯 特·吉尔平:《经济区域主义的挑战》,载袁明主编《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 第280一318页。 ②对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学科发展历程,可以参见王正毅、张岩贵: 《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前言,第11一13页。 ③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宋新宁 还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参见宋新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0,《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第30一36页。 ④任东米《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霸权稳定论》,《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6期,第 15一22页。 ⑤李滨、姚鸿《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学术渊源 和当代代材,《欧洲》1999年第5期,第3一13页。 ⑥李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分粉,《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3期,第19一23页。 ⑦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王 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1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IPE 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 面界定,对中国的相关研究议程进行了全面布局。① 此后,IPE 的教学与研究逐渐在中国主要高校的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 的相关系所开枝散叶。② 1999 年,宋新宁和陈岳共同完成了中国第一本国 际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③ 不过该书致力于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框架,强调突出中国特色,从而与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拉 开了距离。 由于学科基础薄弱,无论是在相对成熟的国际安全领域,还是在相对 落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总是与西方理论范 式的引进相伴而生。在中国 IPE 发展的早期,就已经有中国学者开始了对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已有成果进行介绍,比如任东来最早对美国 IPE 中 影响很大的霸权稳定论进行了评论; ④ 李滨等较早地依据吉尔平的分类, 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流派的理论来源和新近的一些发展特点进行了论 述,⑤ 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介绍了英国学派的 IPE 代表人物苏珊·斯特兰 奇的结构主义思想; ⑥ 王正毅不仅全面评介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 人物沃尔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还创造性地运用了该理论来解释东南亚和中 国的发展。⑦ 此外,作为中国引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位先驱,王逸舟 14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宋新宁: 《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挑战·困境·出路》,载袁明主编: 《跨世纪的挑 战: 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重庆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43—368 页。该次会议还邀请了美国 IPE 研究的领袖性学者罗伯特·吉尔平与会,介绍了当时西方 IPE 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参见罗伯 特·吉尔平: 《经济区域主义的挑战》,载袁明主编: 《跨世纪的挑战: 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 第 280—318 页。 对于 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学科发展历程,可以参见王正毅、张岩贵: 《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前言,第 11—13 页。 宋新宁、陈岳: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宋新宁 还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参见宋新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教学与研究》2000 年第 6 期,第 30—36 页。 任东来: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霸权稳定论》, 《战 略 与 管 理》1995 年 第 6 期,第 15—22 页。 李滨、姚鸿: 《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学术渊源 和当代代表》,《欧洲》1999 年第 5 期,第 3—13 页。 李滨: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 年第 3 期,第 19—23 页。 王正毅: 《边缘地带发展论: 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王 正毅: 《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