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进行了有关个性、行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研究共采用43个变量,用积分法衡量个人状况。 结果发现,这两组人在勇敢程度方面没有差别,而且同性爱者比异性爱者更为直率。 (二)社会交往 同性爱者的社会交往,目前在不少西方国家,多半是在专门的同性爱者酒吧和浴池中进 行。在缺乏这类设施的中小城市,就在公园、公厕和街道进行。在美国,同性爱者酒吧目前 己被大多数城市接受,就像异性爱的“单身者酒吧”一样。多篇国外文献资料中提到,西方国 家有一种专门由男同性爱者参加的活动,称为“巡回派对(circuit parties,CP)”,是一种历 史较长的庆祝活动,从一天到一星期不等,参加者主要是三四十岁的南通/双性爱者,这种 大型的跳舞派对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吸引成千的参加者。在派对中感染艾滋病病 毒的危险行为主要有药物滥用和不安全性行为,巡回派对总是遭到社会的批判,参加者对外 界的帮助持怀疑的态度。 中国男同性爱者社区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晚期,比女同性爱者社区的出现时 间约遭遇20年,它首先出现于少数大城市的免费公园、公测。通常有许多男同性爱者晚间 在这些地点聚集。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小城市普遍出现此类场所。 1996年,中国第一个主要为同性爱者服务的酒吧在北京出现。此后几年间,许多大中城市 出现了半公开或公开的同性爱者酒吧。 社区的出现,为大量的同性爱者提供了心理和现实的支特,使得部分同性爱者能够进行 较好的交流,并以固定伴侣形式生活。酒吧里公开的、文雅的交往和直接的浴池性活动,使 得许多不了解中国文化特点而且深深感受到西方宗教文化压力歧视的西方人士,无意外中国 是同性爱者的“天堂”。 我国社会学家李银河总结了同性爱者进行社会交往的几大功能:第一,提供同性爱伴侣, 这些伴侣多半是一次性的,但也不排除通过这种途径结交的陌生人会在日后演变成长期的固 定伴侣:第二,传播和交流信息:第三,同性爱者的社会交往还有“学习”的功能,有些同性 爱者是从社会上学习同性爱的:第四,同性爱者社会交往活动还有纯粹的娱乐功能:第五, 不少同性爱者还在个人生活、学业、生意、工作等方面互相帮助。 (三)首次性交年龄 大量资料表明,同性爱者与异性爱者相比,意识觉醒的年龄倾向于较早,首次性交的年 龄小。他们的性唤醒年龄多在18岁以前,由同性性活动引起。多数是通过与成年男性的性 接触学会的手脚。直至18岁时,很少参与异性爱的性活动,且未曾通过异性爱性活动达到 过高潮。那些自16-17岁及参与同性性活动者,同性爱倾向更强。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一项大样本调查发下,男同性爱者的首次性交年龄平均为18.97±5.01岁,双性爱者 的首次性交年龄平均为19.21±592岁,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男同性爱者与女性的首次 性交平均年龄大于双性爱者,反映出性取向对按男同性爱者在男女性关系方面的障碍性作 用,而双性爱者由于能相似性的感受到男女两种性别的性吸引力,所以能够较好的适应男女 关系。 首次性交年龄大小事多因素分析中影响男男性接触人群性传播感染(sex transmitted infection,STI)患病率的因素之一,即首次性交年龄越小,患性传播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四)性行为 由于社会主流文化对同性爱性取向的歧视,同性爱者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秘密进行交往, 很难建立良好和稳固的性关系,在一些曾经建立或正处于在一对一的同性固定伴侣关系的人 中,或多或少地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这便使固定的一对一的伴侣关系往往不能长期 维持,因此多性伴在同性爱者中较普遍存在。 同性爱者的性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接吻、抚摸、受刺激、口交和男性间的肛交等, 它与异性性行为的区别仅仅在于无阴道性交。进行了有关个性、行为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研究共采用 43 个变量,用积分法衡量个人状况。 结果发现,这两组人在勇敢程度方面没有差别,而且同性爱者比异性爱者更为直率。 (二)社会交往 同性爱者的社会交往,目前在不少西方国家,多半是在专门的同性爱者酒吧和浴池中进 行。在缺乏这类设施的中小城市,就在公园、公厕和街道进行。在美国,同性爱者酒吧目前 已被大多数城市接受,就像异性爱的“单身者酒吧”一样。多篇国外文献资料中提到,西方国 家有一种专门由男同性爱者参加的活动,称为“巡回派对(circuit parties,CP)”,是一种历 史较长的庆祝活动,从一天到一星期不等,参加者主要是三四十岁的南通/双性爱者,这种 大型的跳舞派对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吸引成千的参加者。在派对中感染艾滋病病 毒的危险行为主要有药物滥用和不安全性行为,巡回派对总是遭到社会的批判,参加者对外 界的帮助持怀疑的态度。 中国男同性爱者社区的雏形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晚期,比女同性爱者社区的出现时 间约遭遇 20 年,它首先出现于少数大城市的免费公园、公测。通常有许多男同性爱者晚间 在这些地点聚集。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小城市普遍出现此类场所。 1996 年,中国第一个主要为同性爱者服务的酒吧在北京出现。此后几年间,许多大中城市 出现了半公开或公开的同性爱者酒吧。 社区的出现,为大量的同性爱者提供了心理和现实的支持,使得部分同性爱者能够进行 较好的交流,并以固定伴侣形式生活。酒吧里公开的、文雅的交往和直接的浴池性活动,使 得许多不了解中国文化特点而且深深感受到西方宗教文化压力歧视的西方人士,无意外中国 是同性爱者的“天堂”。 我国社会学家李银河总结了同性爱者进行社会交往的几大功能:第一,提供同性爱伴侣, 这些伴侣多半是一次性的,但也不排除通过这种途径结交的陌生人会在日后演变成长期的固 定伴侣;第二,传播和交流信息;第三,同性爱者的社会交往还有“学习”的功能,有些同性 爱者是从社会上学习同性爱的;第四,同性爱者社会交往活动还有纯粹的娱乐功能;第五, 不少同性爱者还在个人生活、学业、生意、工作等方面互相帮助。 (三)首次性交年龄 大量资料表明,同性爱者与异性爱者相比,意识觉醒的年龄倾向于较早,首次性交的年 龄小。他们的性唤醒年龄多在 18 岁以前,由同性性活动引起。多数是通过与成年男性的性 接触学会的手脚。直至 18 岁时,很少参与异性爱的性活动,且未曾通过异性爱性活动达到 过高潮。那些自 16-17 岁及参与同性性活动者,同性爱倾向更强。对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一项大样本调查发下,男同性爱者的首次性交年龄平均为 18.97±5.01 岁,双性爱者 的首次性交年龄平均为 19.21±5.92 岁,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男同性爱者与女性的首次 性交平均年龄大于双性爱者,反映出性取向对按男同性爱者在男女性关系方面的障碍性作 用,而双性爱者由于能相似性的感受到男女两种性别的性吸引力,所以能够较好的适应男女 关系。 首次性交年龄大小事多因素分析中影响男男性接触人群性传播感染(sex transmitted infection,STI)患病率的因素之一,即首次性交年龄越小,患性传播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四)性行为 由于社会主流文化对同性爱性取向的歧视,同性爱者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秘密进行交往, 很难建立良好和稳固的性关系,在一些曾经建立或正处于在一对一的同性固定伴侣关系的人 中,或多或少地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这便使固定的一对一的伴侣关系往往不能长期 维持,因此多性伴在同性爱者中较普遍存在。 同性爱者的性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接吻、抚摸、受刺激、口交和男性间的肛交等, 它与异性性行为的区别仅仅在于无阴道性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