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9期 宋波等: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大跨度钢拱桥地震反应分析 ,1083 动,其变形远小于容许的最大塑性率,满足了结构的 安全性 4.8 1.5 (a) (b) -.0 16 16 时间s 时间s 图7主拱轴力历时曲线,(a)中点轴力历时曲线;(b)1/4跨轴力历时曲线 Fig.7 Axis force time history curve of the arch:(a)axis force time history curve at 1/2 span of the arch:(b)axis force time history curve at 1/4 span of the arch 1.25 (a) (b) 0.75 百· 0.25 0 0.25 -0.75 5.0 -2.5 0 2.5 5.0 75 -120 -0.5 0 0.5 1.0 1.5 曲率10一 应变/103 图8桥墩底部的弯矩曲率()及应力应变滞回曲线(b) Fig.8 Moment-curvature curve(a)and stress"strain(b)curves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r 另外,各地震动输入条件下结构的反应也反映 了部分监测断面内力响应改变,各截面弯矩反应 出,Tft波输入下结构的动力反应最为剧烈,而E- (El-Centro波)如图9所示 Centro波次之,这与地震波加速度反应谱的峰值加 速度相一致,综上所述,以构件截面的塑性受力阶 段极限状态作为强度计算的依据,可以使构件的强 度潜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使构件的变形 性能得到更加明确的体现, 2.3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分析 20 为探究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200 -100 0 通过顺桥向分别输入选定的三条地震波,表4给出 100 200 桥轴坐标m 表4不同地震输入条件下各控制截面内力响应变化 图9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下主梁最大弯矩包络图 Table 4 Change in structural seismic response at different control see Fig.Bending envelope of the main beam considering pile-soil inter- tions action 考察点内力 El-Centro Taft 人工波 梁拱结合点弯矩 5.9% 6.3% 5.1% 对比基础固结模型与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的地震 主梁1/4处弯矩 6.9% 6.8% 5.7% 反应结果发现: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由于基础平动 主梁中点处弯矩 10.1% 11.3% 9.3% 和摇摆分量的参与,各控制截面内力响应较基础固 拱梁结合点轴力 10.8% 10.5% 10.1% 结模式下的内力响应要低,这与土结构物共同作 主拱1/4处轴力 8.6% 9.2% 8.2% 用的理论相一致.其中在主梁的弯矩和剪力等内力 主拱中点处剪力 9.5% 8.3% 7.9% 响应值中,剪力值的减小量比弯矩值更加明显,而随动‚其变形远小于容许的最大塑性率‚满足了结构的 安全性. 图7 主拱轴力历时曲线.(a) 中点轴力历时曲线;(b)1/4跨轴力历时曲线 Fig.7 Axis-force time history curve of the arch:(a) axis-force time history curve at1/2span of the arch;(b) axis-force time history curve at1/4 span of the arch 图8 桥墩底部的弯矩—曲率(a)及应力—应变滞回曲线(b) Fig.8 Moment-curvature curve(a)and stress-strain(b)curves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r 另外‚各地震动输入条件下结构的反应也反映 出‚Taft 波输入下结构的动力反应最为剧烈‚而 E-l Centro 波次之‚这与地震波加速度反应谱的峰值加 速度相一致.综上所述‚以构件截面的塑性受力阶 段极限状态作为强度计算的依据‚可以使构件的强 度潜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使构件的变形 性能得到更加明确的体现. 2∙3 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分析 为探究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通过顺桥向分别输入选定的三条地震波.表4给出 表4 不同地震输入条件下各控制截面内力响应变化 Table4 Change in structural seismic response at different control sec￾tions 考察点内力 E-l Centro Taft 人工波 梁拱结合点弯矩 5∙9% 6∙3% 5∙1% 主梁1/4处弯矩 6∙9% 6∙8% 5∙7% 主梁中点处弯矩 10∙1% 11∙3% 9∙3% 拱梁结合点轴力 10∙8% 10∙5% 10∙1% 主拱1/4处轴力 8∙6% 9∙2% 8∙2% 主拱中点处剪力 9∙5% 8∙3% 7∙9% 了部分监测断面内力响应改变‚各截面弯矩反应 (E-l Centro 波)如图9所示. 图9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下主梁最大弯矩包络图 Fig.9 Bending envelope of the main beam considering pile-soil inter￾action 对比基础固结模型与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的地震 反应结果发现: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由于基础平动 和摇摆分量的参与‚各控制截面内力响应较基础固 结模式下的内力响应要低‚这与土—结构物共同作 用的理论相一致.其中在主梁的弯矩和剪力等内力 响应值中‚剪力值的减小量比弯矩值更加明显‚而随 第9期 宋 波等: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大跨度钢拱桥地震反应分析 ·108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