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历史研究 2003年第3期 但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以及对印度独立后所推行的外交政策的评价,苏联领导人显然更倾向于 相信印度的政策并非是“不结盟”的中立政策。《真理报》1949年11月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 尼赫鲁政府逐步把印度变成“英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宪兵”。① 苏联对独立后印度的性质的判断,还体现在对甘地和“甘地主义”的评价。《苏联大百科全 书》指出甘地广泛利用宗教上的歧视,是一个鼓吹种姓制度的反动派;他背叛人民,以蛊惑人 心的方式把自己伪装成印度独立的支持者和英国的敌人,并帮助帝国主义者反对人民。因此 “甘地主义”是“反革命的意识形态”。当印度驻苏大使梅农(Krishna P.S.Menon)提请苏联 驻印大使诺维科夫(K.V.Novikov)注意上述问题时,诺维科夫回答说,如果在苏联的书中找 到一句贬低甘地的话,那么就会在印度出版的书中找到一百句贬低列宁和斯大林的话。诺维科 夫还说,在苏联,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从事研究,并得出诸如像上述评价甘地的结论。② 共产党情报局1950年对印度共产党的批评和直接干预,同样是这一时期苏联对印度政策的 必然结果。1950年1月27日,共产党情报局机关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殖民地与附属国民族解放 运动的巨大发展》的文章,号召印度共产党“根据中国和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自然 应该是加强工人阶级与全体农民的联盟,为实现急迫需要的土地改革而斗争,并在争取自由与 国家独立、反对压迫他们的英美帝国主义者、反对与英美帝国主义者合作的反动大资产阶级和 封建王公而进行的共同斗争的基础上,团结一切愿保卫印度民族独立与自由的阶级、党派和团 体”③。而当时印共内部对于是否应在印度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存在着严重分歧。共产党情报 局的猛烈批评,造成了印共党内严重的思想混乱,并导致印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改组。新 中央与新政治局制定新的政治路线,赞成印度革命要走中国的道路,而本来就反对开展武装斗 争的丹吉(Shripad Amrit Dange)等人组成新反对派,反对这条新路线,致使印共公开分裂为不 同的派别。印共党内在中印边界冲突期间产生严重分歧也起因于此。 这一时期苏印经济关系的变化,也清楚地反映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印政策的基本特征。苏 联从印度的进口额,从1948年的1620万美元,下降到1953年的70万美元;同时期苏联对印度 的出口额,从980万美元下降到90万美元④。 导致苏联对印度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在冷战中所采取的政策,特别是印度 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斯大林开始意识到,“尼赫鲁真正的兴趣在于从西方列强对亚洲的冷战中追 求印度的独立”⑤。1952年3月5日,斯大林在同印度驻苏大使拉达克里希南(S.Radhakrish nan)会谈时,对印度的进步表示了“友善的兴趣”,并严重关注西方正对印度施加压力以便把印 度拉入西方阵营。苏联其他领导人也强调印度对加强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斯大林逝世后,苏联 开始明显调整对印度的政策。马林科夫1953年8月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称赞印度在朝鲜战 争期间所做出的和平努力,希望苏联和印度的关系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会更加密切。布尔加宁 ①参见Jyotsna Bakshi,,Russia and India: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1947一I998,p.4;Shri Ram Sharma,Indicr USSR Relations,1947-71:From Ambivalence to Steadfastness,pp.16-23. Shri Ram Sharma,India USSR Relations.1947-71:From Ambivalence to Steadfastness,pp.22-23. ③共产党情报局的这篇文章以及苏联对印共干涉的情况,参见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一一个特殊的国 际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18319页。 4 Arthur Stein,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The Nehru Er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p.196. 5 Arthur Stein,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The Nehru Era,p.37. 6 S.P.Singh,Political Dimensions of Indiar USSR Relations.New York:Asia Book Corporation of Ameri- ca,1987,pp.42,46. ·60·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但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以及对印度独立后所推行的外交政策的评价 , 苏联领导人显然更倾向于 相信印度的政策并非是“不结盟”的中立政策。《真理报》1949 年 11 月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 , 尼赫鲁政府逐步把印度变成“英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宪兵”。① 苏联对独立后印度的性质的判断 , 还体现在对甘地和“甘地主义”的评价。《苏联大百科全 书》指出甘地广泛利用宗教上的歧视 , 是一个鼓吹种姓制度的反动派 ; 他背叛人民 , 以蛊惑人 心的方式把自己伪装成印度独立的支持者和英国的敌人 , 并帮助帝国主义者反对人民。因此 “甘地主义”是“反革命的意识形态”。当印度驻苏大使梅农 ( Krishna P. S. Menon) 提请苏联 驻印大使诺维科夫 ( K. V. Novikov) 注意上述问题时 , 诺维科夫回答说 , 如果在苏联的书中找 到一句贬低甘地的话 , 那么就会在印度出版的书中找到一百句贬低列宁和斯大林的话。诺维科 夫还说 , 在苏联 , 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从事研究 , 并得出诸如像上述评价甘地的结论。② 共产党情报局 1950 年对印度共产党的批评和直接干预 , 同样是这一时期苏联对印度政策的 必然结果。1950 年 1 月 27 日 , 共产党情报局机关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殖民地与附属国民族解放 运动的巨大发展》的文章 , 号召印度共产党“根据中国和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 , 自然 应该是加强工人阶级与全体农民的联盟 , 为实现急迫需要的土地改革而斗争 , 并在争取自由与 国家独立、反对压迫他们的英美帝国主义者、反对与英美帝国主义者合作的反动大资产阶级和 封建王公而进行的共同斗争的基础上 , 团结一切愿保卫印度民族独立与自由的阶级、党派和团 体”③。而当时印共内部对于是否应在印度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 , 存在着严重分歧。共产党情报 局的猛烈批评 , 造成了印共党内严重的思想混乱 , 并导致印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改组。新 中央与新政治局制定新的政治路线 , 赞成印度革命要走中国的道路 , 而本来就反对开展武装斗 争的丹吉 (Shripad Amrit Dange) 等人组成新反对派 , 反对这条新路线 , 致使印共公开分裂为不 同的派别。印共党内在中印边界冲突期间产生严重分歧也起因于此。 这一时期苏印经济关系的变化 , 也清楚地反映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印政策的基本特征。苏 联从印度的进口额 , 从 1948 年的1 620万美元 , 下降到 1953 年的 70 万美元 ; 同时期苏联对印度 的出口额 , 从 980 万美元下降到 90 万美元 ④。 导致苏联对印度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在冷战中所采取的政策 , 特别是印度 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斯大林开始意识到 , “尼赫鲁真正的兴趣在于从西方列强对亚洲的冷战中追 求印度的独立”⑤。1952 年 3 月 5 日 , 斯大林在同印度驻苏大使拉达克里希南 (S. Radhakrish2 nan) 会谈时 , 对印度的进步表示了“友善的兴趣”, 并严重关注西方正对印度施加压力以便把印 度拉入西方阵营。苏联其他领导人也强调印度对加强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⑥。斯大林逝世后 , 苏联 开始明显调整对印度的政策。马林科夫 1953 年 8 月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称赞印度在朝鲜战 争期间所做出的和平努力 , 希望苏联和印度的关系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会更加密切。布尔加宁 ·60 · 历 史 研 究 2003 年第 3 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S. P. Singh ,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India2USS R Relations. New York : Asia Book Corporation of Ameri2 ca , 1987 , pp. 42 , 46. Arthur Stein , 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 : The Nehru Era , p. 37. Arthur Stein , 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 : The Nehru Era.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69 , p. 196. 共产党情报局的这篇文章以及苏联对印共干涉的情况 , 参见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 ———一个特殊的国 际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0 年) 第 318 —319 页。 Shri Ram Sharma , India2USS R Relations , 1947 —71 : From A mbivalence to S teadf astness , pp. 22 —23. 参见 J yotsna Bakshi , Russia and India : 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 , 1947 —1998 , p. 4 ; Shri Ram Sharma , India2USS R Relations , 1947 —71 : From A mbivalence to S teadf astness , pp. 16 —2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