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软冰室书话 二 有的外国学者有这样一种观点:梁启超一生在政治上和学 术文化上画了一个圆,起点也就是他的终点。此话不无道理。 梁启超同任何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一样,是一个矛盾的对 立统一体。他参与领导戊戌变法,坚持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 领导的民主革命。先是拥护袁世凯,并出任袁政府司法总长, 1916年,梁启超与蔡锷联合,又反对衰世凯复辟帝制,同年8 月组织宪法研究会。1917年7月,张勋复辟垮台后,梁启超又 出任段棋瑞政府财政总长。1920年,宣扬儒家学说,抵制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晚年目睹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社会动 乱,他想干的事几乎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 近代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不少论者注意到梁启超“流 质易变”,有的将其一生概括为“七变”、“八变”,也有的概括 为“十变”。变是肯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终其一生,梁启超 的改良主义宗旨始终未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梁启超的起 点也就是他的终点。这也许是他的悲剧,但悲剧人物往往更动 人心弦。 政治上如此,那么,在学术文化方面情况又如何呢?梁启 超从告别官场到离开人间不过短短的10年,然而正是这10年, 成就了他的学术大业,成为他学术上的灿灿发皇期。尽管政治 家梁启超和学问家梁启超是同一个人,但就对后世影响而言,学 问家梁启超却远远超过了政治家梁启超。他在政治上画地为牢, 起点即终点。但在学术研究领域,他以史学为轴心,广收博取, 文、史、哲芥头并进,新论迭出,卓然成家,每每为后人称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