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居人与外界隔绝之深,寂寞苦闷之深,以景托情,词意深婉。李清照尤爱“庭院深深深 几许”句。下片写伤春,语意浑成,刻画深致。《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永叔词云: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 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 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 非层深而浑成也?” 第二节范仲淹、张先、王安石 范仲淹 1、生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 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实行“庆历新政”。有 《范文正公集》 2、《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多边塞、思乡怀人之作。如《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3、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 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张先 1、生平: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进士,先后作过嘉禾(今浙江嘉兴),永兴军(今陕西西安)通判等,官至都官郎中。有 《张子野词》 2、张先酬唱词和题序,如《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停,以病眠不赴府会》、《木兰花·乙 卯吴兴寒食》 3、张先词的影响 张先的词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 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 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 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 吴梅《词学通论》:“子野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在北宋诸家中适得其平。” 、王安石 1、咏史怀古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景,极写登高所见金陵壮丽的晩秋景 色,下片怀古,叙六朝之盛衰,伤时叹今,寄慨遥深,立意高远。全词风格豪健,写景 壮阔,笔力刚劲。《增修笺注草堂诗余·后集》卷上引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 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 野狐精也!” 2、影响居人与外界隔绝之深,寂寞苦闷之深,以景托情,词意深婉。李清照尤爱“庭院深深深 几许”句。下片写伤春,语意浑成,刻画深致。《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永叔词云: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 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 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 非层深而浑成也?” 第二节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 一、范仲淹 1、生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 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实行“庆历新政”。有 《范文正公集》。 2、《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多边塞、思乡怀人之作。如《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3、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 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二、张先 1、生平: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进士,先后作过嘉禾(今浙江嘉兴),永兴军(今陕西西安)通判等,官至都官郎中。有 《张子野词》。 2、张先酬唱词和题序,如《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木兰花·乙 卯吴兴寒食》。 3、张先词的影响 张先的词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 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 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 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 吴梅《词学通论》:“子野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在北宋诸家中适得其平。” 三、王安石 1、咏史怀古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景,极写登高所见金陵壮丽的晚秋景 色,下片怀古,叙六朝之盛衰,伤时叹今,寄慨遥深,立意高远。全词风格豪健,写景 壮阔,笔力刚劲。《增修笺注草堂诗余·后集》卷上引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 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 野狐精也!’” 2、影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