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 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 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 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 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 《孝经》和《论语》。 一七、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 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 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 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 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 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 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 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 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 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 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 种空闲时间。” 八、推敲《诗话总龟》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 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 之,谓岛曰 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 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 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 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 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 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 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 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 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译文 :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 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 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 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 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 《孝经》和《论语》。 一七、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 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 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 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 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 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 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 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 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 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 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 一种空闲时间。” 一八、 推敲《诗话总龟》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 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 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 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 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 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 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 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 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 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 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