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林毅夫章奇 刘明兴 后,并非所有的行业均会被大企业控制。行业的一 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分散与竞争性的银行体系 些具体特性,比如生产是否具有规模经济、产品是 中,投资者更易向企业施加预算硬约束,这在不确 否可贸易等,也有重要的影响。即使在发达的经济 定性较大的环境中尤为重要,它可使银行及时停 中,中小企业的影响与规模可能较发展中国家更 止为坏项目融资,从而有利于减少借款者的道德 为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毫不逊色。例如, 风险,降低银行可能会付出的成本。究竞哪一种效 目前美国有小企业约23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 应占据主导作用,只能通过经验分析数据来确定。 99%,其中,90%的企业员工少于20人,23的员 (三)金融体系的融资成本 工少于5人。这些企业就业人数占美国就业人数 我们这里不妨假定,国民经济中企业规模的 的2ǒ3,销售收入约占全部企业的50%。同时,根 分布和制造业数据所提供的事实是一致的,即企 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统计,全美50%以 业规模和禀赋结构之间存在一个正向的相关关 上的技术创新和高技术行业中30%以上的就业 系。按照前文的说法,金融体系是为产业的发展服 来自小企业。④因此,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 务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导致金融发展 产业规模结构是更加趋于分散化的。 水平和金融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 Rajan、Kum ar和Zingales(1999)在对15个 产业(技术)结构也必须不断地调整,以适应资源 欧洲国家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企业的规 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这最终将导致金融 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厂商面对的市场越大,垄断 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人均 性越强,物质资本越密集,工资越高(人力资本越 收入,或者说经济发展阶段和企业规模、金融结构 密集),厂商的平均规模也就越大。另外,一国的司 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各国的实际情况 法体系越有效,厂商的规模就越大。从金融发展的 差异很大。如果金融功能说的基本出发点是正确 角度看,一个行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越低,厂商 的,则跨国数据的这一复杂特性至少说明,禀赋结 的平均规模就越大,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上,同 构的变化并不仅仅单纯通过企业规模的变化来影 等的外部融资依赖性的行业,其厂商平均规模随 响金融结构。金融体系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本身也 着金融发达程度的上升而上升。同时,他们的经验 直接受到禀赋结构变化的影响。或者说,我们必须 分析也表明,那种认为国家越富有企业规模就一 要考虑资金供给过程中的某些特性。一般而言,企 定会越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业外部融资的成本应当高于内部融资。这个成本 3禀赋结构与技术风险。除了企业规模外,不 差额代表了金融体系为了融通资金而需要额外支 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 付的成本,金融体系越发达,该成本就会越低。这 这也对融资活动产生影响和要求。在早期的发展 至少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何种产业会 ·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金融电子和金融 获得利润较易判断,例如那些较多利用便宜劳动 管理的技术不断提高,银行对分支机构控制的信 力的产业(鞋玩具等),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流和利 息成本将不断下降,因此银行自身的规模经济效 润。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应增强,银行集中度也会有所上升。此外,信息和 逐渐具有比较优势。但此时究竞何种产业能够盈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同样大大降低了直接 利却是不确定的,特别是那些易受技术变化影响 融资的交易成本,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所占的比 的企业更是如此。由于投资者此时面临着较大的 重也会有所上升。 不确定性和风险,因而一方面需要有一个能够将 二是不同的企业在进入金融体系获取资金的 信息汇集并迅速处理的市场(证券市场);另一方 面,银行的集中度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变得比 ④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标准,员工人数在500 较复杂。信贷规模的上升、投资风险的增加和资金 人以下,资产净值低于1800万美元,连续两年年均税收不超过 周转期限的增长,均要求银行规模的增加,以提高 600万美元的赢利性经济实体都可称为小企业。 世界经济32003年第1期 9年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后, 并非所有的行业均会被大企业控制。行业的一 些具体特性, 比如生产是否具有规模经济、产品是 否可贸易等, 也有重要的影响。即使在发达的经济 中, 中小企业的影响与规模可能较发展中国家更 为庞大,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毫不逊色。例如, 目前美国有小企业约 2300 万家, 占企业总数的 99% , 其中, 90% 的企业员工少于 20 人, 2 3 的员 工少于 5 人。这些企业就业人数占美国就业人数 的 2 3, 销售收入约占全部企业的 50%。同时, 根 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 ) 的统计, 全美 50% 以 上的技术创新和高技术行业中 30% 以上的就业 来自小企业。④ 因此, 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 产业规模结构是更加趋于分散化的。 R ajan、Kum ar 和 Zingales(1999) 在对 15 个 欧洲国家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之后提出, 企业的规 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厂商面对的市场越大, 垄断 性越强, 物质资本越密集, 工资越高(人力资本越 密集) , 厂商的平均规模也就越大。另外, 一国的司 法体系越有效, 厂商的规模就越大。从金融发展的 角度看, 一个行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越低, 厂商 的平均规模就越大, 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上, 同 等的外部融资依赖性的行业, 其厂商平均规模随 着金融发达程度的上升而上升。同时, 他们的经验 分析也表明, 那种认为国家越富有企业规模就一 定会越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3. 禀赋结构与技术风险。除了企业规模外, 不 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 这也对融资活动产生影响和要求。在早期的发展 阶段,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何种产业会 获得利润较易判断, 例如那些较多利用便宜劳动 力的产业(鞋、玩具等) , 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流和利 润。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逐渐具有比较优势。但此时究竟何种产业能够盈 利却是不确定的, 特别是那些易受技术变化影响 的企业更是如此。由于投资者此时面临着较大的 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而一方面需要有一个能够将 信息汇集并迅速处理的市场(证券市场); 另一方 面, 银行的集中度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变得比 较复杂。信贷规模的上升、投资风险的增加和资金 周转期限的增长, 均要求银行规模的增加, 以提高 抗风险的能力。同时, 在分散与竞争性的银行体系 中, 投资者更易向企业施加预算硬约束, 这在不确 定性较大的环境中尤为重要, 它可使银行及时停 止为坏项目融资, 从而有利于减少借款者的道德 风险, 降低银行可能会付出的成本。究竟哪一种效 应占据主导作用, 只能通过经验分析数据来确定。 (三) 金融体系的融资成本 我们这里不妨假定, 国民经济中企业规模的 分布和制造业数据所提供的事实是一致的, 即企 业规模和禀赋结构之间存在一个正向的相关关 系。按照前文的说法, 金融体系是为产业的发展服 务的, 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导致金融发展 水平和金融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 产业(技术) 结构也必须不断地调整, 以适应资源 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这最终将导致金融 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 人均 收入, 或者说经济发展阶段和企业规模、金融结构 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各国的实际情况 差异很大。如果金融功能说的基本出发点是正确 的, 则跨国数据的这一复杂特性至少说明, 禀赋结 构的变化并不仅仅单纯通过企业规模的变化来影 响金融结构。金融体系作为一个产业部门, 本身也 直接受到禀赋结构变化的影响。或者说, 我们必须 要考虑资金供给过程中的某些特性。一般而言, 企 业外部融资的成本应当高于内部融资。这个成本 差额代表了金融体系为了融通资金而需要额外支 付的成本, 金融体系越发达, 该成本就会越低。这 至少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由于金融电子和金融 管理的技术不断提高, 银行对分支机构控制的信 息成本将不断下降, 因此银行自身的规模经济效 应增强, 银行集中度也会有所上升。此外, 信息和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 同样大大降低了直接 融资的交易成本, 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所占的比 重也会有所上升。 二是不同的企业在进入金融体系获取资金的 济经界世 3 3002 第年 1 · 期 9· 林毅夫 章 奇 刘明兴 ④ 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 ) 的标准, 员工人数在 500 人以下, 资产净值低于 1800 万美元, 连续两年年均税收不超过 600 万美元的赢利性经济实体都可称为小企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