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 机会上,是不相同的。考虑两个同样的企业,包括 额度的资金划算,因为后者的贷款审批程序比较 企业的活动性质和资金投向等等,假定两个企业 简单。 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家,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 其次,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信 高的国家的企业可能会采取外部融资的形式。处 息与风险控制成本比较高。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 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的企业,由于外部融 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信审查,贷款发放之后 资的成本过高,便可能采取内部融资的形式。具体 要对所贷放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督。这些都依 讲,在发达国家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并不 赖于所掌握的关于企业从事项目的质量、企业的 具有高成长特性的小企业,依然可以通过金融体 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大银行由于规模大,所以 系筹资。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由于金融体系 必须采用多级的分支行代理体制。但是多级分支 的筹资成本太高(姑且不考虑政府干预的影响), 行代理体制的一个内在的特征是人员的流动性比 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⑤因此,随着经济的发 较大。银行的工作人员很难对一个地区的中小企 展,为了满足大规模的融资需要,金融体系本身应 业建立起足够的信息积累。同时,中小企业没有上 当变得相对集中,且直接融资应当日趋发达。而与 市公司那样的信息披露制度约束,其经营信息缺 此同时,由于总体外部融资成本的不断下降和金 乏透明度。这使得在贷款出现问题时分支机构的 融体系自身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均有获取外部融 经理人员很难向上级解释。与大银行的情形不同, 资的可能,结果金融部门的服务对象就日益多元 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比较集中于特定的较小的区 化了,从而金融体系也应当走向分散化和多元化: 域内。小银行对于所在地区内数量众多的中小企 同时,投资项目技术风险的提高,要求金融体系的 业的经营管理和资信状况比较了解,而且容易建 竞争程度必须加强,以便于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 立起持续的信息积累。所以从大银行角度来看,贷 而单个银行的规模应当上升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 款给中小企业就必须比中小支行付更多的信息成 力。这既刺激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要求以大银行 本。 为主导的银行体系不能太过垄断。上述几种复杂 再次,大银行由于资金庞大而拥有更多的机 的效应,使得金融服务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间的分 会,所以它们往往会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这就 布变得不确定,从而需要经验的验证,不能单凭逻 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 辑推理。 很难解决存在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 (四)金融体系的资金提供成本与金融分工 不对称问题。因此,大型金融机构倾向于较少地为 在前文的讨论中,我们始终暗含着一个假定 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即不同的融资方式满足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对 2和通过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相比,以 于不同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而对于同一种融资 证券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 形式,不同的企业从不同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 资服务时同样不具比较优势。 成本也存在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我 在直接融资中,由于交易是直接的,资金提供 们认为,这是金融中介在资金提供成本方面(作为 者必须亲自对资金使用者的状况进行了解和判 金融体系融资成本的一部分)的差异造成的。 断。由于这种了解和判断过程的成本高昂,一般情 1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相比,在为中小企业提 况下,作为个人的资金提供者是无法完成这一任 供融资服务上不具有比较优势。 务的。这就要求资金使用者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 首先是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 的会计、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经营状 单位资金的平均信贷审批成本相对较高。大银行 集中的资金量比较高,它们发放贷款的审批环节 ⑤Beck、Kunt和M aksmovic(2002)通过一个跨国的数据 多、审批链条长。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从 样本证明,金融发展的程度高低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增长会产生 大银行融入小额资金,不如从中小银行融入同样 不同的影响,中小企业要比大企业敏感得多。 世界经济32003年第1期·10·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机会上, 是不相同的。考虑两个同样的企业, 包括 企业的活动性质和资金投向等等, 假定两个企业 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家, 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 高的国家的企业可能会采取外部融资的形式。处 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的企业, 由于外部融 资的成本过高, 便可能采取内部融资的形式。具体 讲, 在发达国家众多的中小企业, 特别是那些并不 具有高成长特性的小企业, 依然可以通过金融体 系筹资。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由于金融体系 的筹资成本太高(姑且不考虑政府干预的影响) , 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⑤ 因此, 随着经济的发 展, 为了满足大规模的融资需要, 金融体系本身应 当变得相对集中, 且直接融资应当日趋发达。而与 此同时, 由于总体外部融资成本的不断下降和金 融体系自身的发展, 更多的企业均有获取外部融 资的可能, 结果金融部门的服务对象就日益多元 化了, 从而金融体系也应当走向分散化和多元化; 同时, 投资项目技术风险的提高, 要求金融体系的 竞争程度必须加强, 以便于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 而单个银行的规模应当上升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 力。这既刺激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也要求以大银行 为主导的银行体系不能太过垄断。上述几种复杂 的效应, 使得金融服务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间的分 布变得不确定, 从而需要经验的验证, 不能单凭逻 辑推理。 (四) 金融体系的资金提供成本与金融分工 在前文的讨论中, 我们始终暗含着一个假定, 即不同的融资方式满足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对 于不同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 而对于同一种融资 形式, 不同的企业从不同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 成本也存在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 我 们认为, 这是金融中介在资金提供成本方面(作为 金融体系融资成本的一部分) 的差异造成的。 1. 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相比, 在为中小企业提 供融资服务上不具有比较优势。 首先是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 单位资金的平均信贷审批成本相对较高。大银行 集中的资金量比较高, 它们发放贷款的审批环节 多、审批链条长。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 从 大银行融入小额资金, 不如从中小银行融入同样 额度的资金划算, 因为后者的贷款审批程序比较 简单。 其次, 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 信 息与风险控制成本比较高。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 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资信审查; 贷款发放之后 要对所贷放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督。这些都依 赖于所掌握的关于企业从事项目的质量、企业的 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大银行由于规模大, 所以 必须采用多级的分支行代理体制。但是多级分支 行代理体制的一个内在的特征是人员的流动性比 较大。银行的工作人员很难对一个地区的中小企 业建立起足够的信息积累。同时, 中小企业没有上 市公司那样的信息披露制度约束, 其经营信息缺 乏透明度。这使得在贷款出现问题时分支机构的 经理人员很难向上级解释。与大银行的情形不同, 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比较集中于特定的较小的区 域内。小银行对于所在地区内数量众多的中小企 业的经营管理和资信状况比较了解, 而且容易建 立起持续的信息积累。所以从大银行角度来看, 贷 款给中小企业就必须比中小支行付更多的信息成 本。 再次, 大银行由于资金庞大而拥有更多的机 会, 所以它们往往会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这就 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 很难解决存在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 不对称问题。因此, 大型金融机构倾向于较少地为 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2. 和通过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相比, 以 证券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 资服务时同样不具比较优势。 在直接融资中, 由于交易是直接的, 资金提供 者必须亲自对资金使用者的状况进行了解和判 断。由于这种了解和判断过程的成本高昂, 一般情 况下, 作为个人的资金提供者是无法完成这一任 务的。这就要求资金使用者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 的会计、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经营状 济经界世 3 3002 第年 1 · 期 01 ·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以制造业为例 ⑤ Beck、Kunt 和M ak simovic (2002) 通过一个跨国的数据 样本证明, 金融发展的程度高低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增长会产生 不同的影响, 中小企业要比大企业敏感得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