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表象。他们强调文化和生物进化相似,是可以进化的系统。代表这一派的Cabora认为模因是基因之外的第 二种进化方式,它不仅能从社会角度探讨文化产物及概念的流变,而且能解释个体大脑中的表象如何产生、 储存、组织和表达。具有生物特征的模因能够传播,说明生物能对文化进化产生影响,也说明它可改变物种 的适应性。这种模因的文化进化综合观可以推进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为二者结合的潜在理论框架。 3.模因与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以与人相关的认知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人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关系来挖掘体现在人脑中的 概念意义或意象意义,进而反映语言的认知功能。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 一个中介层次一一认知,即:客观世界·认知加工·意义·语言符号(赵艳芳,2001:35)。 在这种观点下,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语言认知研究可 以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理论也是五花八门的。现在较为流行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信息加工理论,另一 个是连通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可以简化,它将复杂的心理过程具体简化为信息加工过 程。就语言而言,语言现象(包括声音和文字)可以作为语言系统的输入信息,记忆体中用来处理输入信 息的是语言系统,语言系统的输出也可以是语言现象。这与模因的输入(模仿复制)和输出(传播)有类 比性和关联性。语言在加工过程中的变体不仅仅是认知现象,也是模因影响。而思维是模因最相关的选择 环境,理解语言文化发展,就需要识别思维中成功地选择模因的认知原则。 3.1认知语言学中的解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理论和哲学主张是对现存的一切思想观念进行“解构”。后现代主义科学关注的是 无序性、不确定性、对抗性,由于它创造的是未知而不是已知,它正在改变知识的意义,其宗旨是要让“时 间性”成为历史的真正本源,它否认不需要媒介的、客观的世界存在,而是一个主观主义的意义实体。在 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不确定性、不规则性和随机性成了语言研究的首要对象。 认知领域的研究牵涉到社会、文化、哲学、生理、心理、乃至自然科学等多种因素,体现了“百科语 义原则”,这与晚期的海德格尔的后现代主义观点如出一辙。他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居所,语言容纳世界所 有一切。世界没有本质和现象之分,形式与内容之分,深层与表层之分,结构主义所设定的种种不平等概 念被取消了。 认知观中的联结主义、动态主义和符号主义,都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符号主义的认知语言学 以人的身体结构、身体功能、及人的活动(embodiment)作为一切认知行为的基础与出发点,包括隐喻关 系及各种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的确立。神经认知语言学将embodiment排除在它的理论之外,比后现 代主义“作为主体的人已经死了”的理论境界更进了一步。动态主义将认知理解为“动态过程”,否定了 认知语言学的“实在论”。 作为现代主义典范代表的结构主义就是与语言学相关的,后现代主义占领语言学领地已经成为一个发 展趋势,这意味着对认知语言学中的“意义”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研究。 3.2认知语言学与模因的切合点 “进化认知学”由Campbell首创,己经变成认知学中的主流趋势,将达尔文对于人类思维的分析置于 核心。结构主义中的达尔文思想是协调欧洲“后结构主义”思想和美国“认知论”思想的关键。语言学之父 Saussure的著名术语“能指”和“所指”已经由“后结构主义”学派(有时也称“解构”主义学派)更改, 只注重“能指”研究。这可以理解为企图消除“命题”(proposition)和“现实”(reality)之间一对一的关系。 这种方法对哲学研究形成了挑战,却接近了模因研究的方法论。Saussure最初的“能指”,“所指”和“符号” 之间的模糊关系己经消除。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将“能指”看作是主要的分析单位,可与文化传播中的“语 言模因也是文化的分析单位”产生类比。具体说来,解构主义认为语篇可分解成“能指”的组成部分,这类 30模因论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30 表象。他们强调文化和生物进化相似,是可以进化的系统。代表这一派的 Cabora 认为模因是基因之外的第 二种进化方式,它不仅能从社会角度探讨文化产物及概念的流变,而且能解释个体大脑中的表象如何产生、 储存、组织和表达。具有生物特征的模因能够传播,说明生物能对文化进化产生影响,也说明它可改变物种 的适应性。这种模因的文化进化综合观可以推进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为二者结合的潜在理论框架。 3. 模因与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以与人相关的认知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人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关系来挖掘体现在人脑中的 概念意义或意象意义,进而反映语言的认知功能。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 一个中介层次——认知,即:客观世界 认知加工 意义 语言符号(赵艳芳,2001:35)。 在这种观点下,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语言认知研究可 以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理论也是五花八门的。现在较为流行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信息加工理论,另一 个是连通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可以简化,它将复杂的心理过程具体简化为信息加工过 程。就语言而言,语言现象(包括声音和文字)可以作为语言系统的输入信息,记忆体中用来处理输入信 息的是语言系统,语言系统的输出也可以是语言现象。这与模因的输入(模仿复制)和输出(传播)有类 比性和关联性。语言在加工过程中的变体不仅仅是认知现象,也是模因影响。而思维是模因最相关的选择 环境,理解语言文化发展,就需要识别思维中成功地选择模因的认知原则。 3.1 认知语言学中的解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理论和哲学主张是对现存的一切思想观念进行“解构”。后现代主义科学关注的是 无序性、不确定性、对抗性,由于它创造的是未知而不是已知,它正在改变知识的意义,其宗旨是要让“时 间性”成为历史的真正本源,它否认不需要媒介的、客观的世界存在,而是一个主观主义的意义实体。在 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不确定性、不规则性和随机性成了语言研究的首要对象。 认知领域的研究牵涉到社会、文化、哲学、生理、心理、乃至自然科学等多种因素,体现了“百科语 义原则”,这与晚期的海德格尔的后现代主义观点如出一辙。他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居所,语言容纳世界所 有一切。世界没有本质和现象之分,形式与内容之分,深层与表层之分,结构主义所设定的种种不平等概 念被取消了。 认知观中的联结主义、动态主义和符号主义,都带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符号主义的认知语言学 以人的身体结构、身体功能、及人的活动(embodiment)作为一切认知行为的基础与出发点,包括隐喻关 系及各种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的确立。神经认知语言学将 embodiment 排除在它的理论之外,比后现 代主义“作为主体的人已经死了”的理论境界更进了一步。动态主义将认知理解为“动态过程”,否定了 认知语言学的“实在论”。 作为现代主义典范代表的结构主义就是与语言学相关的,后现代主义占领语言学领地已经成为一个发 展趋势,这意味着对认知语言学中的“意义”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研究。 3.2 认知语言学与模因的切合点 “进化认知学”由 Campbell 首创,已经变成认知学中的主流趋势,将达尔文对于人类思维的分析置于 核心。结构主义中的达尔文思想是协调欧洲“后结构主义”思想和美国“认知论”思想的关键。语言学之父 Saussure的著名术语“能指”和“所指”已经由“后结构主义”学派(有时也称“解构”主义学派)更改, 只注重“能指”研究。这可以理解为企图消除“命题”(proposition)和“现实”(reality)之间一对一的关系。 这种方法对哲学研究形成了挑战,却接近了模因研究的方法论。Saussure最初的“能指”,“所指”和“符号” 之间的模糊关系已经消除。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将“能指”看作是主要的分析单位,可与文化传播中的“语 言模因也是文化的分析单位”产生类比。具体说来,解构主义认为语篇可分解成“能指”的组成部分,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