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什么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指青少年身心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依存、制约、促进和统一发展,是遗 传、教育、环境、主观因素相互依存、制约、作用、促进的结果:包括内外因 的关系,包括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部问题和动力,还包括青少年的年龄及其变 化规律问题。青少年年龄阶段上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指标及其变化的规律是青少 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 关于年龄阶段划分标准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①以生理 发展的成熟程度作为标准。②以牙齿成长来做标准。③内分泌腺的成熟。④以 种系的演化作为标准。⑤以教育上的时期来划分 一般将其划分为六个阶段。 1、乳儿期(0一1) 儿童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脑量增加,神经变长,大小肌肉动作、心理现 象发生,已初步出现人类特有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 2、婴儿期(1一3) 3岁时脑重量增加到900克,脑的结构细胞体逐增,有音节的口头言语开 始形成,能用语言跟成年人交往。各种心理知觉带有知觉行动思维特点,认识 的抽象概括、间接性还很养,萌芽了比较高级的社会情感(但不稳定),神经 的兴奋过程优于抑制过程,因而表现为比较天真。 3、幼儿期(3一6、7) 6、7岁时脑重量达到1250一1300克,已接近成年人的脑重,第二信号系 统进一步发展,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是解决幼儿心理活动最主要的 形式。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征,开始出现最初 的个性倾向性。 4、童年期(6一11、12) 进入小学正式学习,学习活动成为主导活动。心理特点是口头语言向书面 语言过渡,从具体向抽象思维过渡,知觉的随意性,随意注意和有意识记开始 发展起来。 5、少年期(11一14、15》 相当于初中教育,是儿童向青年过渡时期,处于青春发育期,成为青春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