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前 在这个修订本中,我试图收入最近16年来的所有主要课程。 这些课程的份量极大,使全书的宗旨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得到了修 正(这一点我在下面会有详细论述),因此,尽管重写的部分并不太 多,我也仍然认为这是一次全面的实质性增补和修订。 本书的初版诞生于1954年。当时,它实质上是试图在已有的 传统心理学派的基础上有所建树,并未想要摒弃这些学派或者建 立一个与之抗衡的心理学派。它试图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级” 层次,来扩展我们对于人格的理解。(我最初想给本书起的书名就 是,《人性的高境界)如果要我把本书的宗旨浓缩为一句话,那我 就会这样说,除了当时的各种心理学漾对人性所橄的描述之外, 人也还有一种更高的本性,这种本性是似本能的(instinctoid); 也就是说,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如果我还可以再说一句的话,那 我就要强调人性的高度整体性质,这与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 分析学的分析一分解-一原子论一牛顿式方法是水火不相容的。 或者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我当然接受并且依赖实验心理学和 精神分析学的现成资料。我也赞成前者的经验主义和实验精神, 以及后者对真实面目的揭露,对内心深处的探索:,但我却拒绝接受 它们制造出来的人的形象。也就是说,本书代表着一种不词的人 性观念,一种人的崭新形象。 我当时认为,这只不过是心理学家族内部的一场争论。但后 来的事实证明,情况恰恰相反。这原来是一种新的Zeitgeist〔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