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只包括物理学和化学。如郑观应在《考试一文中提开“格致科,凡声学、光学、 电学、化学之类皆属焉”。①大概由此提炼出“声光化电”作为“格致”的同义语,后经张 之洞《劝学篇·(1898)的鼓吹,更使人们作此理解。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到南京的江 南水师学堂“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这也应是指声光化电的“格致”。 4。专指物理学。京师同文馆分设天文馆、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和英、法、德、 俄、东文馆。据《清会典载“凡格致之学有七”,一日力学,二日水学,三曰声学,四日 气学,五日火学(即热学),六曰光学,七日电学®很明显,这都在物理学的范围内。 五、孔德·西周·康有为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打效了中国的洋务运动, 一纸“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割让了出去,紧接着就是各国列强从几处下手强占或租借中 国领土,瓜分中国之势加速了中国知识家的觉醒,迫纯的悲倚、仇外是于事无补的,一些人 从中日两国的比较中。意识到向日本学习变法图强经验的必要性。这一点从梁启超的文章中 可以看出来, 梁启原曾在《西学书目表序例”(.《时务报》1896年10月17日)中提出:“国家欲自 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然而,在整整一年之后,他在《大 同译书局叙例·(《时务报1897年10月16日)一文中又改说:“联合同志,创为此局。以东 文(指日文)为主,而辅以西文”。 大同译书局由维新派人士筹资创办于上海,开局后很快就抛出一批书来,其中包括康有 为编的《日本书目志》。新书广告见于《申报*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十七日,不过, 梁启超先在1897年11月15日的《时务报”上曾以《读<日本书目志>后》为题做过介绍,表明 该书当完成在此之前。弄清这一时间是重要的,因为在《日本书目志》的“一册,卷二,理 学门”中列有: “《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 虽然中日两国的“科学”在写法上没有差别,但中文从前无此词,康有为的书目志意味 着把日文的“科学”译为中文,是中文第一次出现“科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其特殊 意义。 我国学者有人认为是梁启超于1896年在《变法通议中第一次使用了“科学”一词。③日 本学者铃木修次在袁氏之前提到过这一点,他又同时指出,梁氏“在文中写的‘科学不改'似 特指学制问题,用意近乎手说要破坏它。”④ 铃木氏感到费解的原因,来自检字排版的错误。作为梁氏著作的权威性版本*饮冰室合 集·,在属于《变法通议》的《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一文中,的确印着“科学不改,聪明 之氏,皆务习帖括,以取富贵,…”,各种选编本大多依此,但近年有人指出了《合集” 排印之误,此文当年初载于《时务报·时,写的是“科举不改”,®这才与前后文相符,此 ①《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12页。 ②《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第77页。 ③袁翰青《科学、技术两词湖源),《北京晚报》,1985年9月19日,第三版。 ④Nakayama,Shigeru,Translation of“Science”to“kagaku,kexue科学”,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讨论 会(北京,1984)会议论文,英文打印稿,第7页。 4 ®李华兴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页。 -45-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只包括物理 学和化学 。 如郑观应在 《 考试 》 一文 中提开 “ 格致科 , 凡 声学 、 光学 、 电学 、 化学 之类皆属焉 ” 。 ①大概 由此提炼出 “ 声光化电 ” 作为 “ 格致 ” 的 同义语 , 后经张 之 洞 《 劝学篇 》 的鼓吹 , 更使人们作此理解 。 鲁迅在 《 呐喊 》 自序里 说到南京的江 南水师学堂 “ 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 , 算学 ·“ …” , 这也应是指声光化 电的 “ 格致 ” 。 专指物理学 。 京师同文馆分设天文馆 、 算学馆 、 化学馆 、 格 致 馆 和 英 、 法 、 德 、 俄 、 东文馆 。 据 《 清会典 》 载 “ 凡格致之学有七 ” , 一 日 力学 , 二 日 水学 , 三 曰 声学 , 四 日 气学 , 五 日火 学 即热学 , 六 日光学 , 七 日 电学⑧很明显 , 这都在物理学的范围内 。 五 、 孔德 · 西周 · 康有为 年的 中日甲午 战争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是 日本的 明治维新打败 了中国的洋务运动 , 一纸 “ 马关条约 ” 把 台湾 、 澎湖割让 了出去 , 紧接 着就是各国列强从几处下手强 占或租借 中 国领土 , 瓜分 中国之势加速 了 中国知识界的觉醒 , 单纯的悲愤 、 仇外是于事无补的 , 一些人 从 中 日两 国的 比较 中 , 意识到向 日本学习变铸图强经验 的必要性 , 这一点从 梁启超的文章中 可 以看出来 。 梁启超原 曾在 《 西 学书 目表序例 》 《 时务报 》 年 月 日 中提 出 “ 国家欲 自 强 , 以多译西书为本 , 学者欲 自立 , 以多读西书为功 ” 。 然而 , 在整整一 年之后 , 他在 《 大 同译书局叙例 》 《 时务报 》 年 月 日 一文 中又改说 “ 联 合 同志 , 创为此局 。 以东 文 指 日文 为主 , 而辅以西文 ” 。 大 同译 书局 由维新派人士筹资创办于上海 , 开局后很快就抛 出一批书来 , 其中包括康有 为编的 《 日本书 目志 》 。 新书广告见于 《 申报 》 光绪二十四年 五 月十七 日 , 不 过 , 梁 启超先在 年 月 日的 《 时务报 》 上 曾以 《 读 日本书 目志 后 》 为题做过介绍 , 表明 该书当完成在此之前 。 弄清这 一时 间是重要的 , 因为在 《 日本书 目志 》 的 “ 一册 , 卷二 , 理 学 门 ” 中列有 “ 《 科 学入 门 ” , 普及舍译 《 科学之原理 》 , 本村骏吉著 。 ” 虽然 中 日两国的 “ 科学 ” 在写法上没有差别 , 但 中文从前无此 词 , 康 有为的书 目志意味 着把 日文的 “ 科学 ” 译为 中文 , 是 中文第一 次 出现 “ 科学 ” , 在 中国近代科学史 上有其特殊 意义 。 我国学者有人认为是梁启超 于 年在 《 变法通议 》 中第一次使用 了 “ 科学 ” 一 词 。 ③ 日 本学者铃 木修次在袁 氏之前提到过这一点 , 他 又 同时指出 , 梁氏 “ 在文 中写的 ‘ 科学不改 ’ 似 特指学制问题 , 用意近乎于说要破坏它 。 ” ④ 铃木 氏感到费解的原因 , 来 自检字排版的错误 。 作为梁 氏著作的权威性版本 吠饮冰室合 集 》 , 在属于 《 变法通议 》 的 《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 一文 中 , 的确印着 “ 科学不改 , 聪 明 之氏 , 皆务习帖括 , 以取富贵 , ”一 ” , 各种选 编本大 多依此 , 但近年有人指 出 了 《 合集 》 排 印之误 , 此文 当年初载于 《 时务报 》 时 , 写的是 “ 科举不改 ” , ⑥这才 与前后文相符 , 此 ‘ 中国近代学制 史料 》 , 第一辑下册 , 第 页 。 《 中国近代学制史 料 》 , 第一辑上 册 , 第 ”页 。 袁翰青 《 科学 、 技术两词溯源 》 , 《 北京晚报 , , 年 月 日 , 第三版 。 , , “ ” “ , 科学 ” , 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讨论 会 北京 , 会议论文 , 英文打印稿 , 第 页 。 李华兴编 ‘ 梁启超选集 , , 上 海人 民出版社 , 翻年 , 第 页 。 ③⑥①②④ 一 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