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1卷第6期 周禄涛:精准治理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困境与破局 81 以上。效度检验KMO值为0.811,Bartlett球形 式”维度下,调查对象除对“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运 度检验Sig(P)值为0.000,适合做因子分析。 用”选项表达中立态度外(平均值3.32),对其他 数据显示(见表1),调查对象对当前大学生 测量指标均表达了认同态度,其中“意见建议难以 志愿者评价激励的总体效果不甚满意(平均值 反馈”“评价激励依据不够全面”“评价激励不够客 3.85),但对“评价激励无法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继 观”选项的平均值都在4以上。基于以上结果进 续参与志愿服务”选项保持了价值中立(平均值 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并 3.33),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志愿者对评价激励“呈 没有发挥应有效用,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高 现”“发展”功能的认同和对其改革完善的期待。 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在“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激励依据”“评价激励方 表1大学生志愿者对评价激励现有问题的态度调查结果 维度 测量指标 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平均值 评价激励满意度 对评价激励总体效果不满意 0.34 0.42 0.06 0.10 0.08 3.85 评价激励无法推动大学生志愿者 0.17 0.39 0.17 0.15 0.12 3.33 继续参与志愿服务 评价激励主体 评价激励主体多元 0.13 0.36 0.05 0.26 0.20 2.96 评价激励标准混乱 0.21 0.46 0.12 0.13 0.07 3.60 评价激励流程复杂 0.18 0.49 0.10 0.09 0.13 3.52 评价激励不够及时 0.33 0.42 0.16 0.05 0.04 3.96 意见建议难以反馈 0.37 0.51 0.05 0.03 0.04 4.14 评价激励依据 数字技术没有很好运用 0.29 0.45 0.10 0.12 0.04 3.83 志愿服务数据不够准确 0.15 0.49 0.18 0.12 0.05 3.58 申报材料存在造假风险 0.29 0.38 0.16 0.10 0.07 3.72 评价激励依据不够全面 0.36 0.47 0.10 0.03 0.04 4.08 评价邀励不够客观 0.37 0.41 0.16 0.04 0.02 4.06 评价激励方式 评价激励类型单一 0.19 0.40 0.20 0.15 0.06 3.52 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运用 0.15 0.46 0.09 0.16 0.14 3.32 激励方法不够灵活便捷 0.21 0.49 0.14 0.08 0.08 3.67 评价激励方式没有满足成长需求 0.16 0.63 0.09 0.08 0.05 3.78 (一)统一高效的系统性评价激励治理格局尚 查对象认为现有评价激励标准混乱、流程复杂,超 未形成 过七成调查对象认为现有评价激励不够及时。对 统一高效的系统治理格局是精准治理得以实 此,共青团系统作为“离学生最近、覆盖最广泛、活 施的制度性基础。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兼具“大学 动最经常”[们的管理主体理应发挥优势、主动作 生”和“志愿者”双重身份属性,对其评价激励涉及 为,担负起统筹协调各方的主抓主管责任。虽然 要素众多,包括共青团、文明办、教育部门、民政部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门、人社部门在内的主体均具有管理职权。各主 要求加强团教合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建立共青 体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分别 团与教育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但该机制职责宽 建构了涉及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管理闭环, 泛、组织松散,且并未囊括其他管理主体,因而无 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程序繁杂 法有效统合各方资源,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 的“九龙治水”窘境。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七成调 工作的指导协调作用有限,多元共治、协同高效的以上。效度检验 KMO 值为0.811,Bartlett球形 度检验Sig(P)值为0.000,适合做因子分析。 数据显示(见表1),调查对象对当前大学生 志愿者评 价 激 励 的 总 体 效 果 不 甚 满 意 (平 均 值 3.85),但对“评价激励无法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继 续参与志愿服务”选项保持了价值中立(平均值 3.33),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志愿者对评价激励“呈 现”“发展”功能的认同和对其改革完善的期待。 在“评价激励主体”“评价激励依据”“评价激励方 式”维度下,调查对象除对“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运 用”选项表达中立态度外(平均值3.32),对其他 测量指标均表达了认同态度,其中“意见建议难以 反馈”“评价激励依据不够全面”“评价激励不够客 观”选项的平均值都在4以上。基于以上结果进 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并 没有发挥应有效用,与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高 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表1 大学生志愿者对评价激励现有问题的态度调查结果 维度 测量指标 非常同意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平均值 评价激励满意度 对评价激励总体效果不满意 0.34 0.42 0.06 0.10 0.08 3.85 评价激励无法推动大学生志愿者 继续参与志愿服务 0.17 0.39 0.17 0.15 0.12 3.33 评价激励主体 评价激励主体多元 0.13 0.36 0.05 0.26 0.20 2.96 评价激励标准混乱 0.21 0.46 0.12 0.13 0.07 3.60 评价激励流程复杂 0.18 0.49 0.10 0.09 0.13 3.52 评价激励不够及时 0.33 0.42 0.16 0.05 0.04 3.96 意见建议难以反馈 0.37 0.51 0.05 0.03 0.04 4.14 评价激励依据 数字技术没有很好运用 0.29 0.45 0.10 0.12 0.04 3.83 志愿服务数据不够准确 0.15 0.49 0.18 0.12 0.05 3.58 申报材料存在造假风险 0.29 0.38 0.16 0.10 0.07 3.72 评价激励依据不够全面 0.36 0.47 0.10 0.03 0.04 4.08 评价激励不够客观 0.37 0.41 0.16 0.04 0.02 4.06 评价激励方式 评价激励类型单一 0.19 0.40 0.20 0.15 0.06 3.52 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运用 0.15 0.46 0.09 0.16 0.14 3.32 激励方法不够灵活便捷 0.21 0.49 0.14 0.08 0.08 3.67 评价激励方式没有满足成长需求 0.16 0.63 0.09 0.08 0.05 3.78 (一)统一高效的系统性评价激励治理格局尚 未形成 统一高效的系统治理格局是精准治理得以实 施的制度性基础。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兼具“大学 生”和“志愿者”双重身份属性,对其评价激励涉及 要素众多,包括共青团、文明办、教育部门、民政部 门、人社部门在内的主体均具有管理职权。各主 体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分别 建构了涉及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管理闭环, 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程序繁杂 的“九龙治水”窘境。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七成调 查对象认为现有评价激励标准混乱、流程复杂,超 过七成调查对象认为现有评价激励不够及时。对 此,共青团系统作为“离学生最近、覆盖最广泛、活 动最经常”[21]的管理主体理应发挥优势、主动作 为,担负起统筹协调各方的主抓主管责任。虽然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要求加强团教合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建立共青 团与教育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但该机制职责宽 泛、组织松散,且并未囊括其他管理主体,因而无 法有效统合各方资源,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 工作的指导协调作用有限,多元共治、协同高效的 第31卷第6期 周禄涛:精准治理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的困境与破局 8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