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碰到不理解的科学术语,我通常联系上下文来 理解,或者査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生2:在阅读的时候,我在书中写了不少批注,还写了读书笔记呢! 生3:读科普作品,我长知识啦!读完后,我准备制作一份科普小报。 生4:科普作品中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读完后,我要和同学演一演。 4制订小组读书计划 (1)出示表格。 (2)小组商讨,完成表格 (3)各小组介绍读书计划。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这一本”走向“这 类”。采用思维导图、试题设计等形式,整体规划、设计选读书目的阅读过程、 方法以及交流方式,真正实现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质的飞跃。 《十万个为什么》精品教案(第三课时) 课型:读后分享课 课时目标: 1.交流对选读书目内容的初步理解。 2.交流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成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活动,检测能力 1.师引导: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 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 很美好的事。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普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 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 2.知识竞猜。 (1)连一连。 课件出示 李四光《灰尘的旅行》 9/169 / 16 生 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碰到不理解的科学术语,我通常联系上下文来 理解,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生 2:在阅读的时候,我在书中写了不少批注,还写了读书笔记呢! 生 3:读科普作品,我长知识啦!读完后,我准备制作一份科普小报。 生 4:科普作品中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读完后,我要和同学演一演。 4.制订小组读书计划。 (1)出示表格。 (2)小组商讨,完成表格。 (3)各小组介绍读书计划。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这一本”走向“这一 类”。采用思维导图、试题设计等形式,整体规划、设计选读书目的阅读过程、 方法以及交流方式,真正实现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质的飞跃。 《十万个为什么》精品教案(第三课时) 课型:读后分享课 课时目标: 1.交流对选读书目内容的初步理解。 2.交流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成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活动,检测能力 1.师引导: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细心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 找的书,是件很棒的事。如果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别人,也会是一件 很美好的事。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普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 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吧! 2.知识竞猜。 (1)连一连。 课件出示: 李四光 《灰尘的旅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