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艰贞无咎。”(《泰卦》九三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恒卦》九三爻辞)“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解卦》六三爻辞)这几条筮辞都具有一定的客观内容和认识意义,与神的意旨无关(第1-27页)1,我 们称之为《周易》古经的“集成意义”:《易传》的元价值之源。就此而论,《易传》的贡献就在于,它从哲学 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对《周易》古经卦画、筮辞符号系统及其所体现的“集成意义”一“圣人之意”或“天地 之道”作了整体性的理解和诠释,并赋予了《周易》古经以深厚的哲学化的思想和价值意蕴,不仅实现了 《周易》古经由“卜筮之书”到“哲学之书”的历史性的根本转换,而且开义理易学和象数易学诠释学之先 河。从这个意义上说,《易传》的“言”、“象”、“意”之辨,显然既属于哲学形而上学的范畴,同时也属于经 典诠释学的范畴。而从经典诠释学的视角来看《易传》的“言”、“象”、“意”之辨,则主要涉及到《周易》的 结构问题。按照韩东晖先生的观点,“《周易》的表层结构是‘卦象十卦辞’,其深层结构则是‘吉凶之道+ 卦象与卦辞’。”(第59—68页)2不过,将这里的“吉凶之道”,理解为“天地之道”或“圣人之意”应该更为 恰当和确切。从这个意义上说,“意”无疑是《易传》经典诠释学的最高范畴。而《周易》的“意”+“象”+ 言”结构正由此形成,而这也正是《周易》经、传作为一个整体而相互发明的深层原因。 “意”是《易传》经典诠释学的最高范畴。《易传》之“意”,即圣人之意,是圣人对天地万物之道和宇宙 人生之理、之意的理解和感悟。《系辞上》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 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所谓“深”、“几”皆是对形上之道的深层 把握和深刻体验;而《周易》古经则是对天地万物之道和宇宙人生之理、之意的理解和感悟的独特表达 在这里,实际上已经蕴涵了宇宙万物运行的本然状态和规律,即形上之道和圣人对宇宙万物运行的本然 状态和规律,即形上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即圣人之意,以及对天地万物之道和宇宙人生之理、之意的理解 和感悟的独特表达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易传》所谓“意”,其 实就是“天人合一”之“意”,是人合于天之“意”,是人文创造之“意”,是意义生成之“意”,是理想境界之 意”,是文化创造的原动力:元文化之源,是圣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包括天地万物的起源与演 化;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如何认识自然之理、以及从中汲取人生哲理、如何 生产、如何发明创造先进的器具,等等;如此无限延伸、生生不已的天地之道和天人之理,非语言文字所 能容纳和承载。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易传》作者看来,圣人之所以要“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除了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原因以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与语言相比,“象”更具有无限大的容量,可以容纳 和承载那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而“象”之所以更具有无限大的容量,可以容纳和承载那说不完 道”“不尽”的“意”,从反面说,就是因为,“意”作为圣人对宇宙人生之“道”的体验和感悟,非名言所能 “举”;从正面说,是因为“象”本身就是“道”的存在状态,或者说是最真实的和非实体性的最高存在 象”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始见于《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老子》二十 章)“象”相对于“道”而言,而与“形”、“器”之“象”有别。所以老子说“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以 示区别。以此为基础,《易传》作者则从经典诠释学的角度,不仅凸显了“象”在古经中地位和作用,而且 赋予“象”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易传》所谓“象”,其一是指天地未“形”以前的或以上的存在状态。《系辞 上》云:“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从这个意义上说,“象”是“道”的存在状态,或者说,“象”就是“道”。 所以《系辞下》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说文》段注:“《周易·系辞》曰:象也者,像也。此 谓古《周易》象’字之假借。……故《周易》用象为想像之义,如用‘易’为简易、变易之义,皆于声得义,非 于形得义也。”段注以“象”为“想像”之义,成一家之言,然似未尽之。从认识论上讲,“像”出于“形”,有形 才有像,才有像与不像的标准;但从存在论上讲,“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楚 辞·天问》洪兴祖《补注》引《淮南子·天文训》云:“古者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郭璞《江赋》:“类胚 浑之未凝,象太极之构天。”可见,“形”是完成的定状,“像”是未定形的暂时之貌。戴震遍考群经,解《系 辞》之“形而上”、“形而下”为“形”之前与“形”之后,与此相合。(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形”之前为 “道”,为“太极”,有“像”无“形”;“形”之后为“器”,“形”有“器”,“器”有“形”,仿之而成“像”。可以看出 道”与“像”相关,由“像”可以通“道”;“器”与“形”相关,由“形”可以辨“器”。因此,存在论意义上的“象” (像)乃是“道”(无形)与“器”(有形)之间的环节和中介。(第59-68页)(其二是指《易》“象”:卦画符号 系统及其运演规律。就《易》之卦画符号系统的整体而言,“象”即“天地之道”或“道”,如《系辞上》云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艰贞无 咎 。 ” 《泰卦 》九三交辞 “ 不恒其德 , 或承之羞 , 贞吝 。 ” 《恒 卦 》九三艾辞 “ 负且乘 , 致寇 至 , 贞吝 。 ” 《解 卦 》六三艾辞 这几条笠辞都具 有一定 的客观 内容和认识意义 , 与神 的意 旨无关 第 一 页 〕, 我 们称之 为《周易 》古经 的 “ 集成意义 ” 《易传 》的元 价值之源 。 就此而论 ,《易传 》的贡献 就在 于 , 它从哲学 形 而上 学 的层 面上 , 对《周易 》古经卦画 、 笙辞符号系统及其所体现 的 “ 集 成意义 ”一 “ 圣人 之意 ”或 “ 天 地 之道 ”作 了整体性 的理解和诊 释 , 并赋予 了《周易 》古 经 以深厚 的哲学化 的思 想 和 价值意蕴 , 不 仅实 现 了 《周易 》古经 由 “ 卜盆之书 ”到 “ 哲学之书 ”的历史性 的根本 转换 , 而且 开义理 易 学和 象数 易学设 释学 之 先 河 。 从这个意义上说 ,《易传 》的 “ 言 ” 、 “ 象 ” 、 “ 意 ” 之辨 , 显然 既属 于哲 学形 而上 学 的范 畴 , 同时也属 于 经 典论释学 的范畴 。 而从 经典诊 释学 的视角来看《易传 》的 “ 言 ” 、 “ 象 ” 、 “ 意 ” 之辨 , 则 主要涉及 到《周 易 》的 结构 问题 。 按 照韩东晖先 生 的观点 , “《周易 》的表层结构是 ‘ 卦象 卦辞 ’ , 其深层 结构则是 ‘ 吉 凶 之道 卦象与 卦辞 ’ 。 ” 第 一 页 口不过 , 将这里 的 “ 吉凶之道 ” , 理解 为 “ 天地之道 ” 或 “ 圣人之意 ”应该更 为 恰 当和确切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 意 ”无 疑是《易传 》经典诊 释学 的最高范畴 。 而《周 易 》的 “ 意 ” 十 “ 象 ” “ 言 ” 结构正 由此形成 , 而这也正是《周易 》经 、 传作 为一个整 体而相互发 明的深层原 因 。 “ 意 ”是《易传 》经典淦释学 的最高范畴 。 《易传 》之 “ 意 ” , 即圣人之意 , 是圣人对天地 万物之道 和宇宙 人生 之理 、 之意 的理解 和感悟 。 《系辞上 》云 “ 夫《易 》 , 圣人 之所 以极 深 而研几 也 。 唯深 也 , 故 能通 天 下 之志 唯几也 , 故能成天下之务 唯神也 , 故不疾而 速 , 不行而 至 。 ”所谓 “ 深 ” 、 “ 几 ” 皆是对形上 之道 的深层 把握 和深刻体验 而《周易 》古经则是对 天地万物之道和 宇宙人生 之理 、 之意 的理 解 和感 悟 的独 特表 达 。 在这 里 , 实际上 已 经蕴涵 了宇宙万物运行 的本然状态 和规律 , 即形上 之道和圣人对宇宙万物运行 的本然 状态 和规律 , 即形上之道 的理解 和感悟 , 即圣人 之意 , 以及对 天地万物之道 和宇宙人生 之理 、 之意 的理解 和感悟 的独特表达 之间 的关 系问题 , 即主体 、 语 言和存在 之间 的关系 问题 。 可 以说 ,《易传 》所谓 “ 意 ” , 其 实就是 “ 天人合一 ” 之 “ 意 ” , 是人合 于 天 之 “ 意 ” , 是 人 文创 造 之 “ 意 ” , 是 意义 生 成 之 “ 意 ” , 是 理 想 境界 之 “ 意 ” , 是文化创造 的原动力 元 文化 之源 , 是圣人对宇宙和人生 的体验 和感 悟 , 包括天地万 物 的起源与演 化 人与天 地万物 的关系和人 与人 、 人与 自我 的关系 如何认识 自然 之理 、 以及 从 中汲 取人 生哲理 、 如何 生产 、 如何发 明创造先进 的器具 , 等等 如此无 限延伸 、 生生不 已 的天 地 之道 和 天人 之 理 , 非语 言文 字所 能容纳 和承载 。 正 因为如此 , 所 以在《易传 》作者看来 , 圣人 之所 以 要 “ 立象 以尽意 , 设 卦 以尽情伪 ” , 除 了 “ 书不尽 言 , 言不尽 意 ”的原 因以外 , 最根本 的原 因是 , 与语 言相 比 , “ 象 ”更 具有无 限大的容量 , 可 以容 纳 和 承载那说不 完 “ 道 ”“ 不尽 ” 的 “ 意 ” 。 而 “ 象 ” 之 所 以更 具有 无 限大 的容 量 , 可 以 容 纳 和 承 载 那说不 完 “ 道 ”“ 不尽 ” 的 “ 意 ” , 从反面说 , 就 是 因为 , “ 意 ” 作 为圣人对 宇宙 人 生 之 “ 道 ” 的体验 和感悟 , 非 名 言 所 能 “ 举 ” 从正 面说 , 是 因为 “ 象 ”本身就是 “ 道 ” 的存在状态 , 或者说是最真实 的和非实体性 的最高存在 。 “ 象 ”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 始见 于《老子 》 “ 道之为物 , 惟恍惟惚 。 恍兮惚兮 , 其 中有象 。 ” 老子 》二 十 一章 “ 象 ”相对 于 “ 道 ” 而言 , 而与 “ 形 ” 、 “ 器 ” 之 “ 象 ”有别 。 所 以老子说 “ 大象无形 ” 《老子 》四 十一章 , 以 示 区别 。 以此 为基础 ,《易传 》作者则从 经典诊 释学 的角度 , 不仅凸显 了 “ 象 ”在 古经 中地位 和 作用 , 而 且 赋予 “ 象 ” 以丰富的思 想 内涵 。 《易传 》所谓 “ 象 ” , 其一是指天 地未 “ 形 ” 以前 的或 以 上 的存在状态 。 《系辞 上 》云 “ 见乃谓 之象 , 形 乃 谓 之器 。 ”从这 个 意 义 上说 , “ 象 ” 是 “ 道 ” 的存在 状 态 , 或 者说 , “ 象 ” 就 是 “ 道 ” 。 所 以《系辞下 》云 “ 易者 , 象也 。 ”“ 象也者 , 像此者也 。 ”《说 文 》段 注 “《周易 · 系辞 》曰 象 也者 , 像 也 。 此 谓古《周 易 》 ‘ 象 ’字之假借 。 … …故《周易 》用象为想像之义 , 如用 ‘ 易 夕为简易 、 变易之义 , 皆于声得义 , 非 于形得义也 。 ”段 注 以 “ 象 ” 为 “ 想像 ” 之义 , 成一 家之言 , 然 似未尽 之 。 从认识论上讲 , “ 像 ” 出于 “ 形 ” , 有形 才有像 , 才有像 与不像的标准 但从存在论上讲 , “ 上下未形 , 何 由考之 … …冯翼惟像 , 何 以识 之 ” 《楚 辞 · 天 问 》洪兴祖《补注 》引《淮南子 · 天文训 》云 “ 古者未有天 地之 时 , 惟 像无形 。 ” 郭璞《江赋 》 “ 类胚 浑之未凝 , 象太极 之构天 。 ” 可 见 , “ 形 ” 是完成 的定状 , “ 像 ” 是未定形 的暂 时 之貌 。 戴震 遍 考群 经 , 解《系 辞 》之 “ 形而上 ” 、 “ 形 而下 ” 为 “ 形 ” 之前与 “ 形 ” 之后 , 与此 相合 。 戴震《孟子 字义 疏证 · 理 “ 形 ”之前 为 “ 道 , , 为 “ 太极 ” , 有 “ 像 ”无 “ 形 , “ 形 ” 之后 为 “ 器 ” , “ 形 ”有 “ 器 ” , “ 器 ” 有 “ 形 ” , 仿 之而成 “ 像 ” 。 可 以看 出 , “ 道 ” 与 “ 像 ”相关 , 由 “ 像 ” 可 以通 “ 道 ” “ 器 ” 与 “ 形 ” 相关 , 由 “ 形 ” 可 以辨 “ 器 ” 。 因此 , 存在 论 意义上 的 “ 象 ” 像 乃 是 “ 道 ” 无 形 与 “ 器 ” 有形 之间的环节和 中介 。 第 一 页 幻 其二是指《易 》 “ 象 ” 卦 画符号 系统及其运 演规律 。 就《易 》之 卦 画符 号 系统 的整 体而 言 , “ 象 ” 即 “ 天 地 之 道 ” 或 “ 道 ” , 如《系辞上 》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