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①发行定价方式。在深市实际采用的三种发行定价方式中,上网/配售的抑价率最高,二级/ 上网和纯上网的PO抑价率差不多。理论上我们已经证明,基于固定价格的发行机制不存在均 衡。以上三种定价方式均是以固定价格为基础的定价方式,因此,很难从本质上消除PO发行 中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②发行价格。整体看来,发行价格处于8-13元区间的股票的抑价率最高。 ③IPO时机选择。发行时机对IPO抑价率有重要影响,从结果来看,若股票在代表市场循环 周期的四个周期后期首次公开发行,那么其PO的抑价率比较高(如以最短的周期为例,在0.9 个周期处PO的股票有最高的抑价率)。其可能解释是:市场处于其循环后期发行意味着新一 轮循环的到来,投资者对新的循环往往有较高期待,而在市场循环后期发行的股票一般在新一轮 循环的初期上市,因此,其抑价率较高。 ④承销商排名。尽管承销商排名的影响很复杂,但在排名靠前的10名承销商中,PO抑价 率随排名下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市场对于排名靠后的券商不信任。深市下降趋势比沪市 更明显。 ⑤立即可流通比例、含战略投资者持股的流通比例。对PO抑价率而言,立即流通比例在 25%左右时IPO抑价率最高,而含战略投资者持股的流通比例在30%左右时IPO抑价率最高。 ⑥法人持股比例、国家股比例、职工股比例、海外发行或者B股比例。法人对PO抑价率 的影响是,法人持股比例在15%时,PO抑价率达到了最高。这表明在目前的发行定价方式下, 15%的法人持股比例是比较受到市场肯定的:国家股比例对PO抑价率的影响不确定:职工股比 例对PO抑价率的影响是一个抛物线,职工股比例在10%左右时PO抑价率达到最高点:海外 发行或者B股比例在20%以下时,P0抑价率有随该比例提高而下降的趋势。在20%以上,则 有随比例提高而上升的趋势。 ⑦IP0前后一年的每股净利润。当P0前一年每股净利润在0-0.25元之间时,IPO抑价率 有随PO前一年每股净利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而在0.25元以上有一个上升的趋势。这暗示, 如果股票PO前后一年的每股纯利润在0.25元以下,将被市场看成不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⑧发行规模、总股本。随着发行规模的增加,PO抑价率有下降的趋势。这与一些文献中的 发现相吻合。总股本在12亿股左右的股票的抑价率最高,其他规模的股票对PO抑价率的影响 很不确定。 ⑨超额认购倍数、申购资金、中签率对PO抑价率的影响很不确定。而发行与上市时间间 隔与P0抑价率之间也没有确定的关系。 99 ①发行定价方式。在深市实际采用的三种发行定价方式中,上网/配售的抑价率最高,二级/ 上网和纯上网的 IPO 抑价率差不多。理论上我们已经证明,基于固定价格的发行机制不存在均 衡。以上三种定价方式均是以固定价格为基础的定价方式,因此,很难从本质上消除 IPO 发行 中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②发行价格。整体看来,发行价格处于 8-13 元区间的股票的抑价率最高。 ③IPO 时机选择。发行时机对 IPO 抑价率有重要影响,从结果来看,若股票在代表市场循环 周期的四个周期后期首次公开发行,那么其 IPO 的抑价率比较高(如以最短的周期为例,在 0.9 个周期处 IPO 的股票有最高的抑价率)。其可能解释是:市场处于其循环后期发行意味着新一 轮循环的到来,投资者对新的循环往往有较高期待,而在市场循环后期发行的股票一般在新一轮 循环的初期上市,因此,其抑价率较高。 ④承销商排名。尽管承销商排名的影响很复杂,但在排名靠前的 10 名承销商中,IPO 抑价 率随排名下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市场对于排名靠后的券商不信任。深市下降趋势比沪市 更明显。 ⑤立即可流通比例、含战略投资者持股的流通比例。对 IPO 抑价率而言,立即流通比例在 25%左右时 IPO 抑价率最高,而含战略投资者持股的流通比例在 30%左右时 IPO 抑价率最高。 ⑥法人持股比例、国家股比例、职工股比例、海外发行或者 B 股比例。法人对 IPO 抑价率 的影响是,法人持股比例在 15%时,IPO 抑价率达到了最高。这表明在目前的发行定价方式下, 15%的法人持股比例是比较受到市场肯定的;国家股比例对 IPO 抑价率的影响不确定;职工股比 例对 IPO 抑价率的影响是一个抛物线,职工股比例在 10%左右时 IPO 抑价率达到最高点;海外 发行或者 B 股比例在 20%以下时,IPO 抑价率有随该比例提高而下降的趋势。在 20%以上,则 有随比例提高而上升的趋势。 ⑦IPO 前后一年的每股净利润。当 IPO 前一年每股净利润在 0-0.25 元之间时, IPO 抑价率 有随 IPO 前一年每股净利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而在 0.25 元以上有一个上升的趋势。这暗示, 如果股票 IPO 前后一年的每股纯利润在 0.25 元以下,将被市场看成不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⑧发行规模、总股本。随着发行规模的增加,IPO 抑价率有下降的趋势。这与一些文献中的 发现相吻合。总股本在 1.2 亿股左右的股票的抑价率最高,其他规模的股票对 IPO 抑价率的影响 很不确定。 ⑨超额认购倍数、申购资金、中签率对 IPO 抑价率的影响很不确定。而发行与上市时间间 隔与 IPO 抑价率之间也没有确定的关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