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g人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核心课程高级研修班 的事物就是主客观统一的物乙。他常用黄山青松来举例说明,当松树被从科学的 角度或者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是无所谓美的;黄山青松只有摆脱了功利性的考虑 才会出现美。比如来了一个商人,计算它的价值,这样看这棵树看不到美,只看 到经济价值;来了一个木匠,考虑这棵树可以作书橱衣柜,怎么来安排、使用木 材,当然他也看不到松树的美;来了一个植物学家,研究树的植物学属性等,也 不会对这棵树产生美感;最后来了一个审美的人,不带有任何功利,就是来观赏, 他把这棵松树的实际存在就是物甲置之度外,只关注这棵松树的外在形象(物乙 它的挺拔的姿态,枝干的刚劲,耸立在蓝天白云下的黄山上,观赏者沉浸在 对青松形象的审美愉悦中。只有当观赏者把黄山青松看作“直觉的形象”(物乙) 时,只有当人的主观情感被投射到它上面时,它才是美的。所以美主客观的统一。 蔡仪对这种观点批评是:表面上看是肯定物甲的客观存在,但实际上只美只是投 射了人的主观情感的物乙,所以仍然是主观唯心主义,是假的主客统一。 第四派主张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代表人物是李泽厚。他的理论依据是马 克思的《巴黎手稿》,这本书当时刚刚翻译过来,学界还没有广泛了解和深入研 究。李泽厚把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中的主观性替换成社会性。他一方面认为美具 有客观性,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但同时,美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 性,社会性不是纯主观的东西。承认美是客观的,但这种客观不是在人以外的纯 粹自然界,而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存在的。美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 出来的,然后才有了美的价值,美的意义。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美。美是一种社 会性的现象。人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即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无所谓 美还是不美。这派观点不是像客观派说的那样认为美是与人无关的、永恒不变的, 它也承认了美有主观性因素,但认为这种主观性是人类的、社会的,或者说是时 代性、民族性的,而不是个体的。一定时代还是有稳定的的美的尺度和标准。李 泽厚批评朱光潜先生的人是抽象的、主观的而不是现实的,不考虑社会关系的变 化,没有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但他同时也批评蔡仪先生单纯地强调美 的客观性而没有将美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忽视了美的社会性。当然它也批评了 高尔泰的纯粹的主观论。应该说,李泽厚的观点在当时是最有理论水平的,也是 最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四派当中,他的影响后来是最大的。 美学上的四个派别在“文革”以后也结合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一书的讨论都做出了一些理论上的修正和发展。李泽厚将自己的观点推进到 了实践美学的阶段;蒋孔阳先生也基本上属于实践美学,并有所突破。主观派和 客观派则渐渐式微,高尔泰的主观论和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说并有向实践派接 近、靠拢的迹象。从以上四派的曲折道路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美学大致的发展之路。 但是,毋庸讳言,以上四派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美是什么”即美的 本质问题展开的,它们实际上都把美和美的本质的探求当作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 要任务,它们对美学学科的认识基本上还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种主张。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思想解放运动的 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热”,而这种美学热在全世界是罕见的,美学 成了一门显学、“热”学,热到甚至文汇报用了整个版面来进行全民的美学知识 测试,社会上什么都要讲美学。另外还出现了一种生活审美化的认识,认为审美 生活化,生活亦可以审美化,把生活中的一切都与美学挂上钩,出现了美学的“泛 化”。如有人提出什么家具美学、广告美学,甚至厕所美学等,我认为这不是美 学的荣幸,而是美学的悲哀。蒋孔阳先生就认为美学不能泛化,美学应该保持其 哲学的品格。看中国美学百年的历史,总括一句,就是,美学经历了“冷” “泛”的过程。与这种热相比,美学在国际上却又是一门“冷”学5 工商管理核心课程高级研修班 的事物就是主客观统一的物乙。他常用黄山青松来举例说明,当松树被从科学的 角度或者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是无所谓美的;黄山青松只有摆脱了功利性的考虑 才会出现美。比如来了一个商人,计算它的价值,这样看这棵树看不到美,只看 到经济价值;来了一个木匠,考虑这棵树可以作书橱衣柜,怎么来安排、使用木 材,当然他也看不到松树的美;来了一个植物学家,研究树的植物学属性等,也 不会对这棵树产生美感;最后来了一个审美的人,不带有任何功利,就是来观赏, 他把这棵松树的实际存在就是物甲置之度外,只关注这棵松树的外在形象(物乙) ——它的挺拔的姿态,枝干的刚劲,耸立在蓝天白云下的黄山上,观赏者沉浸在 对青松形象的审美愉悦中。只有当观赏者把黄山青松看作“直觉的形象”(物乙) 时,只有当人的主观情感被投射到它上面时,它才是美的。所以美主客观的统一。 蔡仪对这种观点批评是:表面上看是肯定物甲的客观存在,但实际上只美只是投 射了人的主观情感的物乙,所以仍然是主观唯心主义,是假的主客统一。 第四派主张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代表人物是李泽厚。他的理论依据是马 克思的《巴黎手稿》,这本书当时刚刚翻译过来,学界还没有广泛了解和深入研 究。李泽厚把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中的主观性替换成社会性。他一方面认为美具 有客观性,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但同时,美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 性,社会性不是纯主观的东西。承认美是客观的,但这种客观不是在人以外的纯 粹自然界,而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存在的。美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 出来的,然后才有了美的价值,美的意义。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美。美是一种社 会性的现象。人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即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无所谓 美还是不美。这派观点不是像客观派说的那样认为美是与人无关的、永恒不变的, 它也承认了美有主观性因素,但认为这种主观性是人类的、社会的,或者说是时 代性、民族性的,而不是个体的。一定时代还是有稳定的的美的尺度和标准。李 泽厚批评朱光潜先生的人是抽象的、主观的而不是现实的,不考虑社会关系的变 化,没有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但他同时也批评蔡仪先生单纯地强调美 的客观性而没有将美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忽视了美的社会性。当然它也批评了 高尔泰的纯粹的主观论。应该说,李泽厚的观点在当时是最有理论水平的,也是 最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四派当中,他的影响后来是最大的。 美学上的四个派别在“文革”以后也结合着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一书的讨论都做出了一些理论上的修正和发展。李泽厚将自己的观点推进到 了实践美学的阶段;蒋孔阳先生也基本上属于实践美学,并有所突破。主观派和 客观派则渐渐式微,高尔泰的主观论和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说并有向实践派接 近、靠拢的迹象。从以上四派的曲折道路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美学大致的发展之路。 但是,毋庸讳言,以上四派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美是什么”即美的 本质问题展开的,它们实际上都把美和美的本质的探求当作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 要任务,它们对美学学科的认识基本上还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种主张。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思想解放运动的 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热”,而这种美学热在全世界是罕见的,美学 成了一门显学、“热”学,热到甚至文汇报用了整个版面来进行全民的美学知识 测试,社会上什么都要讲美学。另外还出现了一种生活审美化的认识,认为审美 生活化,生活亦可以审美化,把生活中的一切都与美学挂上钩,出现了美学的“泛 化”。 如有人提出什么家具美学、广告美学,甚至厕所美学等,我认为这不是美 学的荣幸,而是美学的悲哀。蒋孔阳先生就认为美学不能泛化,美学应该保持其 哲学的品格。看中国美学百年的历史,总括一句,就是,美学经历了“冷”—— “热”——“泛”的过程。与这种热相比,美学在国际上却又是一门“冷”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