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探讨易学研究方法之误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法无定法”。尽管如此,并非随便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很好地进 行易学研究。相对而言,方法本身也应该是有正误之分的。那么,哪些是错误的不当的易学研究方法呢? 或者说有哪些不当方法引致的不良后果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方法论批判问题,很难根据一个标准来 作判断,所以学界向来避而不谈或很少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为了使这个问题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探讨 使初学者或出偏者有所受益,在此笔者斗胆提出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易学研究 中较常见的思想方法失误体现在: 1、乱:不学无术,混为一谈。有汉以来,学易者多,乱者不少,当今尤甚。凡乱者,多因学识浅 薄,而不辨易史源流,不明主宾本末,不知学术有别,不得易学要旨,故弄玄虚,颠倒是非,以讹传讹, 害人害己。最常见的是,把许多神秘怪异之事、预言预测之术,跟易学混为一谈,有意无意地搅合等同, 让《易经》失去本来面目,让后学者误入歧途。以下流邪术掩盖真相,非乱何为? 2、妄:凭空猜测,企图解密。古之易家,注重师承,治学严谨,妄者不多:今之易家,思想开放 急于求成,妄者不少。凡妄者,多因学识杂乱,而不顾历史传统,不重文本依据,不讲实事求是,不求 精益求精,凭空杜撰,自以为是,过度怀疑,弄巧成拙。最常见的是,对于易学史上的许多无论如何也 不可能揭开的谜题,企图根据一些最新发现或偶然发现,得出自以为是可定性的研究结论,以为自己破 解了千古之谜。固然,对于已成权威的结论进行怀疑和久迷未解的难题展开探讨,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也都是研究的主要问题。问题是,类似的研究尽管能够提供新的材料或改变思维方式或引出新的问题 观点等,但却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的,自然也就无法作出定论。因为,事实本身早已隐而不宣,无法 还原,只能失事求似,以史替真。对此尚且无知或明知故犯,岂非妄者? 3、假:断章取义,曲解经传。圣人作易,先经后传,辞虽古奥,文蕴淳真,其义不二。后人解易 曲解经传,望文生义,随语生解,其解不一。古本易经,辗转流传,难免错漏,虽真亦假:新本易经, 转译而传,差强文意,以假乱真。凡假者,非乱即妄,多因急功近利,而不晓历史真相,不尊前辈时贤, 不管版本音韵,不怕自相矛盾,目空一切,弄虚作假,标新立异,自称一家。最常见的是,运用错误的 解释学方法解读,既不依传解经,又不得解读窍门,只好杂糅各种说解择一而从,或是仅凭臆解企图创 新。殊不知,经传文辞都有本义正义,不容随便曲解!若非自古传递相承之说,难以尽窥其本真原义 口耳相传,古义流失,致使孔子以来的解《易》潮流,日益高涨,蔚为大观,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既 然本义唯一,而万千说解,迥异不一,则倘有真传,余皆成假。既难为真,何苦作假? 4、狂:抛弃传统,消解历史。世易时移,其人其事,虽变不易,自有历史。自古及今,繁衍生息 由今知古,相推相承。凡狂者,乱之甚而妄之极也,多因乖张偏激,而不懂人情世故,不明时空变换 不顺历史规律,不能自我控制,目中无人,任性使气,全盘抛弃,自说自话。最常见的是,完全否定历 代易家的成就,打倒一切,或是置若罔闻,另起炉灶,自以为是古今唯一洞彻天机者,敢于重新对所有 易学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下结论。此类多因受异学邪说影响所致。心有所属,怎能不狂? 5、迷:盲人摸象,固执己见。真相消隐,不可得知:真相遮蔽,不可全知。窥斑见豹,并非真见 盲人摸象,亦非真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凡迷者有二,一是有自知之明,虽陷于迷局,仍不断在寻 找出路;二是虽已沉迷,尚浑然不知,以致一错再错。凡无知之迷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也,多因时空局限,能力有限,而不能总揽全局,不肯多维思考,不知来龙去脉,不审彼 此得失,孤陋寡闻,只信所见,注重体验,缺乏思辨,执迷不悟。最常见的是,局限在自己的学识里, 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或厚古薄今,或崇洋媚外,思想保守,思维定势,呆滞偏执,迂腐浅陋,认识片 面,看法极端,缺乏变革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真不知历朝历代,易家虽多,不迷者几何? 6、痴:东拉西扯,胡说八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况胡言以为知,无知而为言?凡痴者,迷 乱之至也,多因兴趣过度,而不惧禁区误区,不拘学术规范,不畏世俗非难,不论是非得失,痴心妄想, 似是而非,胡言乱语,滥竽充数。最常见的是,完全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随意把易学跟其它学说混为 一谈,不讲学理逻辑,不求学以致用,宛如痴人说梦,让人如坠雾里。研学至痴,偏差之至也! 7、偏:厚古薄今,有中无外。偏者不正,偏者必失。动机不纯,心术不正,自私自利,最易出偏 凡偏者,不中之谓也,多因主观成见,倾向明显,而不愿面对真实,不容对方存在,不思彼此联系,不 向和谐发展,不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就是鼠目寸光没远见,死心眼,老学究,迷途不知返,得理不饶人, 思前不顾后。最常见的是,以为事物界限泾渭分明,非此即彼,不可逾越,不能灵活运用变化的发展的 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停滞在易学故纸堆中而不能自拔,或过于激进和超前对现状传统而不能容忍 为学之偏,矫枉过正也! 8、空:漫无目的,游戏人生。空者虚妄,虚者不实。游离目标,注定落空。黔驴技穷,徒劳无功4 三、探讨易学研究方法之误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法无定法”。尽管如此,并非随便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很好地进 行易学研究。相对而言,方法本身也应该是有正误之分的。那么,哪些是错误的不当的易学研究方法呢? 或者说有哪些不当方法引致的不良后果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方法论批判问题,很难根据一个标准来 作判断,所以学界向来避而不谈或很少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为了使这个问题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探讨, 使初学者或出偏者有所受益,在此笔者斗胆提出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易学研究 中较常见的思想方法失误体现在: 1、乱:不学无术,混为一谈。有汉以来,学易者多,乱者不少,当今尤甚。凡乱者,多因学识浅 薄,而不辨易史源流,不明主宾本末,不知学术有别,不得易学要旨,故弄玄虚,颠倒是非,以讹传讹, 害人害己。最常见的是,把许多神秘怪异之事、预言预测之术,跟易学混为一谈,有意无意地搅合等同, 让《易经》失去本来面目,让后学者误入歧途。以下流邪术掩盖真相,非乱何为? 2、妄:凭空猜测,企图解密。古之易家,注重师承,治学严谨,妄者不多;今之易家,思想开放, 急于求成,妄者不少。凡妄者,多因学识杂乱,而不顾历史传统,不重文本依据,不讲实事求是,不求 精益求精,凭空杜撰,自以为是,过度怀疑,弄巧成拙。最常见的是,对于易学史上的许多无论如何也 不可能揭开的谜题,企图根据一些最新发现或偶然发现,得出自以为是可定性的研究结论,以为自己破 解了千古之谜。固然,对于已成权威的结论进行怀疑和久迷未解的难题展开探讨,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也都是研究的主要问题。问题是,类似的研究尽管能够提供新的材料或改变思维方式或引出新的问题、 观点等,但却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的,自然也就无法作出定论。因为,事实本身早已隐而不宣,无法 还原,只能失事求似,以史替真。对此尚且无知或明知故犯,岂非妄者? 3、假:断章取义,曲解经传。圣人作易,先经后传,辞虽古奥,文蕴淳真,其义不二。后人解易, 曲解经传,望文生义,随语生解,其解不一。古本易经,辗转流传,难免错漏,虽真亦假;新本易经, 转译而传,差强文意,以假乱真。凡假者,非乱即妄,多因急功近利,而不晓历史真相,不尊前辈时贤, 不管版本音韵,不怕自相矛盾,目空一切,弄虚作假,标新立异,自称一家。最常见的是,运用错误的 解释学方法解读,既不依传解经,又不得解读窍门,只好杂糅各种说解择一而从,或是仅凭臆解企图创 新。殊不知,经传文辞都有本义正义,不容随便曲解!若非自古传递相承之说,难以尽窥其本真原义。 口耳相传,古义流失,致使孔子以来的解《易》潮流,日益高涨,蔚为大观,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既 然本义唯一,而万千说解,迥异不一,则倘有真传,余皆成假。既难为真,何苦作假? 4、狂:抛弃传统,消解历史。世易时移,其人其事,虽变不易,自有历史。自古及今,繁衍生息, 由今知古,相推相承。凡狂者,乱之甚而妄之极也,多因乖张偏激,而不懂人情世故,不明时空变换, 不顺历史规律,不能自我控制,目中无人,任性使气,全盘抛弃,自说自话。最常见的是,完全否定历 代易家的成就,打倒一切,或是置若罔闻,另起炉灶,自以为是古今唯一洞彻天机者,敢于重新对所有 易学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下结论。此类多因受异学邪说影响所致。心有所属,怎能不狂? 5、迷:盲人摸象,固执己见。真相消隐,不可得知;真相遮蔽,不可全知。窥斑见豹,并非真见; 盲人摸象,亦非真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凡迷者有二,一是有自知之明,虽陷于迷局,仍不断在寻 找出路;二是虽已沉迷,尚浑然不知,以致一错再错。凡无知之迷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也,多因时空局限,能力有限,而不能总揽全局,不肯多维思考,不知来龙去脉,不审彼 此得失,孤陋寡闻,只信所见,注重体验,缺乏思辨,执迷不悟。最常见的是,局限在自己的学识里, 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或厚古薄今,或崇洋媚外,思想保守,思维定势,呆滞偏执,迂腐浅陋,认识片 面,看法极端,缺乏变革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真不知历朝历代,易家虽多,不迷者几何? 6、痴:东拉西扯,胡说八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况胡言以为知,无知而为言?凡痴者,迷 乱之至也,多因兴趣过度,而不惧禁区误区,不拘学术规范,不畏世俗非难,不论是非得失,痴心妄想, 似是而非,胡言乱语,滥竽充数。最常见的是,完全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随意把易学跟其它学说混为 一谈,不讲学理逻辑,不求学以致用,宛如痴人说梦,让人如坠雾里。研学至痴,偏差之至也! 7、偏:厚古薄今,有中无外。偏者不正,偏者必失。动机不纯,心术不正,自私自利,最易出偏。 凡偏者,不中之谓也,多因主观成见,倾向明显,而不愿面对真实,不容对方存在,不思彼此联系,不 向和谐发展,不是闭着眼睛说瞎话,就是鼠目寸光没远见,死心眼,老学究,迷途不知返,得理不饶人, 思前不顾后。最常见的是,以为事物界限泾渭分明,非此即彼,不可逾越,不能灵活运用变化的发展的 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停滞在易学故纸堆中而不能自拔,或过于激进和超前对现状传统而不能容忍。 为学之偏,矫枉过正也! 8、空:漫无目的,游戏人生。空者虚妄,虚者不实。游离目标,注定落空。黔驴技穷,徒劳无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