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目的: 1.了解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临床意义 2.了解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方法。 3.了解几种常见异常骨髓象 教学要求: 1.正确的选择骨髓检查适应证。 2.熟悉骨髓穿刺的方法与穿刺步骤与骨髓穿刺注意事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模拟骨髓穿刺术 3.初步能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骨髓穿结果,为临床确立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教学内容: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骨髓细胞分化增殖及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3.红系、粒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态。 4.正常骨髓象及分析方法。 5.简述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及特发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和 髓象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骨髓细胞分化增殖及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2.骨髓各系各期细胞形态学特点及细胞结构发育的规律。 3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特发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血象及骨髓象的特点, 教学方式: 1.骨髓细胞学多媒体教学光盘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 2利用骨髓细胞投影胶片及挂图细胞形态学讲授。 3.显微镜示教 (1)粒、红两系统细胞的幼稚各阶段细胞,示教镜下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 (2)示教骨髓增生活跃与增生低下的骨髓象。 (③)示教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的骨髓象 (4)结合骨髓细胞检查进性病历讨论,培养学生诊断分析和诊断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骨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2.充分使用骨髓教学投影片。 3.显微镜示教骨髓各系、各期细胞。 4.编制临床与骨髓细胞学诊断有关的教学病历供实验课进行病例时论教学使用, 出血、凝血障碍的检查 教学目的: 1.掌握止血、凝血障碍检查的适应症。 2.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 1.熟悉上血与都血镜碍发生的常见原因 2.熟悉止血、凝血障碍常用检查法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3.熟悉出血性疾病常用实验诊断检查的选用原测。 教学内容: 1.简要复习止血、凝血及纤溶机理。 教学目的: 1.了解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临床意义。 2.了解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方法。 3.了解几种常见异常骨髓象。 教学要求: 1.正确的选择骨髓检查适应证。 2.熟悉骨髓穿刺的方法与穿刺步骤与骨髓穿刺注意事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模拟骨髓穿刺术 3.初步能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骨髓穿结果,为临床确立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教学内容: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骨髓细胞分化增殖及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3.红系、粒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态。 4.正常骨髓象及分析方法。 5.简述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及特发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和 髓象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骨髓细胞分化增殖及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2.骨髓各系各期细胞形态学特点及细胞结构发育的规律。 3.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特发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及骨髓象的特点。 教学方式: 1.骨髓细胞学多媒体教学光盘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 2.利用骨髓细胞投影胶片及挂图细胞形态学讲授。 3.显微镜示教 (1)粒、红两系统细胞的幼稚各阶段细胞,示教镜下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 (2)示教骨髓增生活跃与增生低下的骨髓象。 (3)示教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的骨髓象。 (4)结合骨髓细胞检查进性病历讨论,培养学生诊断分析和诊断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骨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2.充分使用骨髓教学投影片。 3.显微镜示教骨髓各系、各期细胞。 4.编制临床与骨髓细胞学诊断有关的教学病历供实验课进行病例讨论教学使用。 出血、凝血障碍的检查 教学目的: 1.掌握止血、凝血障碍检查的适应症。 2.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 1.熟悉止血与凝血障碍发生的常见原因。 2.熟悉止血、凝血障碍常用检查法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3.熟悉出血性疾病常用实验诊断检查的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简要复习止血、凝血及纤溶机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