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 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 1-6芽殖与裂殖:芽殖是指在母细胞表面(尤其在其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裂殖是指 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1-7细菌细胞壁与肽聚糖: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 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肽聚 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1-8英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称为英膜。 1-9伴孢结晶: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 形域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结晶。 1-10质粒:游离于原核染色体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双链 DNA分子。 1-11中间体:它是一种由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 状的泡囊。 1-12内含物颗粒:指细菌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造。如核糖体、质 粒、糖原颗粒、硫滴、PHB聚β羟基丁酸颗粒等。 1-13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其具体方法是:细菌 通过结晶紫初染后,所有的细菌都被染成蓝紫色。用碘媒染后,碘与结晶紫结合 成结晶紫一碘复合物,当再用乙醇脱色时,因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不同,细菌脱 色效果不同,最后用沙黄等染料复染后,一类细菌颜色不变,呈蓝紫色,称为革 兰氏阳性菌G+另一类被染成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菌G-。 1-14真菌、霉菌与酵母:真菌是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的微生物,无叶绿素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 吸收型、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陆生性较强。霉 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酵母菌一般 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1-15孢囊孢子与分生孢子:它们是典型的无性繁殖方式,在孢子囊中产生的孢 子为孢囊孢子;直接从菌丝或专化的菌丝细胞上产生的孢子为分生孢子。 1-16病毒与噬菌体: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 “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 21312 / 31 1-5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 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 1-6 芽殖与裂殖:芽殖是指在母细胞表面(尤其在其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 裂殖是指 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1-7 细菌细胞壁与肽聚糖: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 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肽聚 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1-8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称为荚膜。 1-9 伴孢结晶: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 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结晶。 1-10 质粒:游离于原核染色体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双链 DNA 分子。 1-11 中间体:它是一种由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 状的泡囊。 1-12 内含物颗粒:指细菌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造。如核糖体、质 粒、糖原颗粒、硫滴、PHB 聚β-羟基丁酸颗粒等。 1-13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其具体方法是:细菌 通过结晶紫初染后,所有的细菌都被染成蓝紫色。用碘媒染后,碘与结晶紫结合 成结晶紫—碘复合物,当再用乙醇脱色时,因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不同,细菌脱 色效果不同,最后用沙黄等染料复染后,一类细菌颜色不变,呈蓝紫色,称为革 兰氏阳性菌 G+;另一类被染成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菌 G-。 1-14 真菌、霉菌与酵母:真菌是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的微生物,无叶绿素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 吸收型、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陆生性较强。 霉 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酵母菌一般 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1-15 孢囊孢子与分生孢子:它们是典型的无性繁殖方式,在孢子囊中产生的孢 子为孢囊孢子; 直接从菌丝或专化的菌丝细胞上产生的孢子为分生孢子。 1-16 病毒与噬菌体: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 “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 DNA 或 RNA 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