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也是人的存在。人与动物同源,这指出人自身所拥有的第一个属性就是自然属性, 人被生产出来首先是一个自然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然人刚生产出来就被带到 动物界,不再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就失去了具有社会属性的机会,不会成 为一个社会人。印度“狼孩”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教育就是在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简言之,教 育使人一步步地社会化。因此可以得出人的生产与教育的关系图示。 生产 教育 白然人 +社会人 图1 人的社会化 人类新的生命体产生后,是一个自然人。单个的自然人由每口都在重新生产 自己生命的父母生产出来的。自然人生活在早已社会化的父母以及其他社会人所 营造的氛围中,接受他们的影响(即,教育),逐步地成长为一名社会人。而后, 他们又生产出另外一部分人(子女),重复、改造他们所经历的类似的过程。由自 然人转化成社会人的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会不时地表现出来。教育在此过程中 扮演者促进人社会化的角色。教育活动针对人是任何社会形态的教育具有的共性, 是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化”环节。 案例分析:炎炎夏日的“膀爷”,不晓人类生活规则的小孩吃饭穿衣的情形均 是其自然属性的“回归”。不论父母对孩子采取引导、恐吓、亦或威胁的方式,还 是媒体对“膀爷”的披露,都是推动人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反 复不断的生产、发展的。 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 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 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要使物质资料的生产得以进行,不 仅要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还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具备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两个方面,才能有社会生产。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本身就是物质生产力的 最根本部分。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教育的关系就相应的产生。它们的关系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